财政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财政学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

1. 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

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T

2.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F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

为。T

4. 国防作为公共物品主要体现在它的非竞争性上。F

5. 一项政策当且仅当表现出帕累托改进时才能提高社会福利。F

6.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

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收入分配的特色机制与手段。T 7. 由于公平与效率具有统一性,因此,在财政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将两者放

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考虑。F

8. 若有一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则认为该产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和生

产。T

9. 在政府为保证公共物品提供管理而选用公共定价时,选用平均成本定价法可

以实现最大利润。F

10在成本—效益分析法中,NPV的求解公式中的折现率采用的是社会折现率。T 10. 在成本—效益分析法中,公共项目的投入、产出物的价格应该采用市场平均

价格。F

11. 所有的公共项目在实施前都应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评价判断,从而根

据所的结论进行决策。F

12. 税收的特征包括强制性、无偿性和灵活性。F

13. 当今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支出,而教育产品既具有私人产品的

性质又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F

14. 公共物品的最优效率提供水平发生的条件是,每一社会成员对最后一单位的

评价都有相同的水平。T

15. 如果一种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则它绝不会由私人部门来生产,而必

须由政府部门负责生产。T

16. 俱乐部产品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特征使其在任何时候都具有非竞争性。F 17. 严格意义上说,只有利益外溢的产品才可称为准公共物品。 18.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可分为转移性支出和购买性支出。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 20.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21. 政府债务利息支付属于转移支付。

22. 衡量财政活动的规模,通常可以使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占GNP的比重作

为指标。

23. 财政购买性支出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 24. 中国政府推行的九年义务教育是混合物品。 25. 社会保险支出属于经常性支出。

26. 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既属于经常性支出,又属于购买性支出。

27. 用于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领域的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但用于其他

的支出属于生产性支出。

28. 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属于公共物品范畴。

29.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险制度必须由政府来组织实施。

30. 财政投融资是将政府投资的良好信誉与金融投资的高效运作结合起来,它不

以市场参数作为配置资金的重要依据,而表现出计划性与政策性。

31. 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之一是资本劳动比率最小化,即在资本不变的情况下实

现就业劳动人数最大。

32. 政府主要投资于周期短、见效快的公共项目。

33. 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高级阶段的需要。 34. 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

35.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业务只能是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和农副产品合同

收购、农业开发等业务中的政策性贷款,代理财政支出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使用。

36. 社会保险资金的运作分为现收现付制和完全基金制。

3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险制度具有“内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