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土壤学-东北林业大学 - 图文

损失对地球自然环境具有重大影响。从全球来看,土壤有机碳水平的不断下降,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将不亚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影响。

第三节 土壤生物

土壤动物

土壤动物指长期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土壤或地表凋落物层中的动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土壤动物通过取食、排泄、挖掘等生命活动破碎生物残体,使之与土壤混合,为微生物活动和有机物质进一步分解创造了条件。土壤动物活动使土壤的物理性质(通气状况)、化学性质(养分循环)以及生物化学性质(微生物活动)均发生变化,对土壤形成及土壤肥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 土壤动物的分类及其主要的土壤动物介绍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量最大的一类生物,门类齐全、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在土壤中它们与植物、土壤微生物组成土壤生态系统,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土壤动物的分类有多种类型,下面列举较常见的四种分类方法。 (一)土壤动物的分类

1、系统分类

表2-1 主要的土壤动物门类

门 原生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线形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环节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脊椎动物门 2、按体形大小分类

纲 涡虫纲 轮虫纲、线虫纲 腹足纲 寡毛纲 蛛形纲、甲壳纲、多足纲、昆虫纲 两栖纲、爬行纲、哺乳纲

21

①小型土壤动物,体长在0.2毫米以下,主要包括鞭毛虫、变形虫等原生动物,轮虫的大部分和熊虫、线虫等。

②中型土壤动物,体长0.2-2毫米,主要有螨类、拟蝎、跳虫等微小节肢动物,还有涡虫、蚁类、双尾类等。

③大型土壤动物,体长2-20毫米,主要有大型的甲虫,蝽象、金针虫、蜈蚣、马陆、蝉的若虫和盲蛛等。

④巨型土壤动物,体长大于20毫米,脊椎动物中,有蛇、蜥蜴、蛙、鼠类和食虫类的鼹鼠等,无脊椎动物中,有蚯蚓和许多有害的昆虫(包括蝼蛄、金龟甲和地蚕)。

3、按食性分类:分为落叶食性、材食性、腐植食性、植食性、藓苔类食性、菌食性、藻食性、细菌食性、捕食性、尸食性、粪食性、杂食性和寄生性土壤动物。

4、按土壤中生活时期,分为全期土壤动物,周期土壤动物,部分土壤动物,暂时土壤动物,过渡土壤动物和交替土壤动物。

(二) 重要的土壤动物介绍

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令人惊叹,难以计数。这里仅介绍几种对土壤性质影响较大,且它们的生理习性及生态功能较为人类熟知的优势土壤动物类群。

1、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是生活于土壤和苔藓中的真核单细胞动物,属原生动物门,相对于原生动物而言,其他土壤动物门类均称为后生动物。原生动物结构简单、数量巨大,只有几微米至几毫米,而且一般每克土壤有10~10个原生动物,在土壤剖面上分布为上层多,下层少。已报导的原生动物有300种以上,按其运动形式可把原生动物分为三类:①变形虫类(靠假足移动),②鞭毛虫类(靠鞭毛移动),③纤毛虫类(靠纤毛移动)。从数量上以鞭毛虫类最多,主要分布在森林的枯落物层;其次为变形虫,通常能进入其他原生动物所不能到达的微小孔隙;纤毛虫类分布相对较少。原生动物以微生物、藻类为食物,在维持土壤微生物动态平衡上起着重要作用,可使养分在整个植物生长季节内缓慢释放,有利于植物对矿质养分的吸收。

2、土壤线虫

45

线虫属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是一种体形细长(1毫米左右)的白色或半透明无节动物,是土壤中最多的非原生动物,已报导种类达1万多种,每平方米土壤的线虫个体数达10-10条。线虫一般喜湿,主要分布在有机质丰富的潮湿土层及植物根系周围。线虫可分为腐生型线虫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