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序地层学笔记 主讲操应长教授

层序界面—测井曲线基值发生明显变化的转折点。 层序界面—河流下切—箱状砂体的底部。 层序界面—能谱测井—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富集 3)岩性标志

古风化面:根土层、古风化壳、古土壤 河流滞留沉积的底部 岩相突变 沉积旋回

事件沉积:风暴事件、洪水事件、火山事件等。 4)古生物标志

生物数量、生物种群、植物根迹、遗迹化石等 5)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等

层序类型

根据沉积滨线坡折处海平面下降速率与盆地沉降速率之间的关系,及层序边界不整合类型:

I型层序—I型不整合面(低位域、海侵域、高位域)

II型层序—II型不整合面(陆棚边缘体系域、海侵域、高位域) III型层序—III型不整合面(海侵域、高位域)

二、体系域及其界面

沉积体系:是指具有成因联系的、沉积相三维空间组合。

同一物源、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体或者沉积相的空间组合。 体系域:定义为同期沉积体系的组合。

体系域的划分:每个体系域都根据边界处的地层几何形态、在层内的位置及内部准层序叠加方式客观地加以定义。

每一个体系域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的某一特定时间段相半生。 沉积趋势:

海侵海退旋回:低位正常海退、高位正常海退、强制海退、海侵

(海侵、海退与岸线的变化。海平面的变化与基准面的变化不一定同步,要考虑沉积作用。) 体系域单元:

低位正常海退—低位体系域 高位正常海退—高位体系域 强制海退—下降体系域 海侵—海侵体系域 体系域界面:

最大洪泛面、强制海退底界面、海侵浪蚀面、 相对应整合面、陆上不整合面 一)高位体系域及其界面

高位体系域:形成于基准面上升的晚期阶段。当上升速率小于沉积速率的时候,就产生滨线的正常海退。 界面:

底界面:最大洪泛面

顶界面:强制海退底界面—始降面

(基准面缓慢上升,上升速率小于沉积速率,海退。地质作用的平衡点) (最大洪泛面—滨线所达的最远的位置时)

洪海(湖)泛面:是一个新老地层的分界面。穿过此界面水深存在一个明显增大的证据。

这种水深的突然增加,常伴随着小规模的水下侵蚀作用和无沉积作用。 (洪泛面,是一种地质事件所留下的记录,是一个地表一个时间段的面) 最大洪泛面:又称最大海侵面,是一个层序中最大海(湖)侵时所形成的界面,一般对应最远滨岸上超点。标志着滨线海侵的结束,分隔下伏退积地层和上覆前积地层。

高位域沉积体系:相似于海侵域,但河流作用明显,河道砂发育,潮汐影响小,泻湖和煤系地层不太发育。 二)下降体系域及其界面

下降体系域:包括在滨线强制海退期间所有堆积在沉积盆地中的地层,相当于早期的低位扇沉积期。 下降体系域的界面: 底界面:强制海退底面

顶界面:复合作用面,即陆上不整合面和与之对应的整合面。(相当于早期提出的低位扇沉积时期。具有明显的楔状沉积体,在深海盆地形成盆底扇。) 强制海退底面:强制海退时期海洋环境下所有沉积的底面,对应于滨线处基准面下降开始时的古海面—始降面。

是将下伏高位正常海退地层与上覆强制海退地层分开的界面。

(顶积层不发育,削截)(基准面由上升到下降的分界面)(岸线后退速率的转折点) 始降面:

(1)界面一下沉积地层地震相以平行、亚平行为主,连续性好,以上常是斜交、具有前积反射结构。

(2)湖平面快速下降且未进入稳定期前,湖盆以“广盆、广水”为特征,气候潮湿,常欠补偿。上面浅盆小水,三角洲发育,以滨浅湖沉积为主。 (3)加积变为退积,水体由相对稳定变为快速下降。

下降体系域特征:伴随快速进积和具有超覆叠加模式的浅海沉积,下超陆坡的陆架边缘三角洲、盆地水下扇。

超覆叠加可能被后期陆上或者海侵所侵蚀而表现的不明显。 三)低位体系域及其界面

低位体系域:限于在上升早期阶段的正常海退堆积的所有沉积物。 低位体系域界面:

底界面:陆上不整合面及与之对应的整合面。 顶界面:最大海退面。

(沉积物供给速率大于基准面上升速率)

以正常海退沉积为特征,沉积物沉积速率大于基准面上升速率。河流河道充填、海岸、三角洲、海底扇等体系。

河流河道充填:海岸加积作用引发河流体系下游部分坡度降低,河流能量降低,沉积物粒度变细,形成低可容空间下的河流的充填沉积。

河流的加积和上升,低位体逐渐向陆地扩展(顺河道向源充填,下切谷大规模发育,充填是在海侵时期)

浊积扇:低位期,河流到浅海环境中,陆架的加积减少了沉积物向深盆的供给,此时以低密度浊流为特征,不同于强制海退时期的高密度浊流。 四)海侵体系域及其界面

海侵体系域:形成于滨线处于沉积速率小于基准面上升速率的沉积时期。 海侵体系域界面: 顶界面:最大洪泛面。 底界面:最大海退面。

最大海退面;标志着滨线海退至海侵的变化,分隔了其下前积地层和其上的退积地层,代表了海侵作用的开始。

初始海泛面:海平面大规模上升的初始海泛面,一般对应于第一个滨线上超点。 初始海泛面特征:

1)界面以上为典型的退积式准层序,界面以下为加积式—弱进积式准层序,反映湖平面由相对稳定到上升的变化过程。

2)界面上下沉积环境差异:界面以上多半为半深湖—深湖环境,界面以下多为滨浅湖或者暴露环境。

3)在盆地边缘,首泛面有时与层序界面重合。 海侵体系域特征:

1)沉积作用缓慢,低砂泥比,一个或者多个退积准层序

2)沉积体系:陆架沉积、三角洲沉积、海岸平原沉积及障壁岛、泻湖、潮汐沉积。

3)顶部沉积以沉积慢、分布广、富含有机质、沉积物细为特征。(顶面以CS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