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笔记

橘皮:

1.寒湿困中的脾胃气滞证尤宜---凡湿阻中焦,脾胃气滞、气逆勿论虚实均可用---呕吐、呃逆。 2.为治寒痰、湿痰的要药---寒痰、湿痰咳嗽。 3.行气通痹止痛---胸痹,以胸闷气短为特点者。

橘核 :主入肝—理气散结止痛—肝郁气滞的疝气痛,睾丸肿痛,乳房结核等。 橘络: 入肝---行气通络——痰滞经络的胸痛 入肺---化痰止咳——咳嗽气喘和胃痛

橘叶:入肝,疏肝理气,散结消肿---胁痛、乳房疾病。 化橘红:作用与橘皮相似。

佛手: 1.兼入肝经,故又善疏肝解郁,因此,最宜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和肝胃不和的胸脘胀闷,食少嗳呕等。 2.作用缓和,可长时间使用。 香橼:功同佛手,但力稍逊

枳实--薤白--青皮 共性:

——辛行苦泄 ——归胃经 ——行气导滞 ——常相须合用。 ——均可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食痛胸闷,噫败卵气 枳实:

1.善破气除痞化痰,消积导滞止痛,气锐力猛,有冲墙倒壁之功,故为破气要药。---- 凡痰阻、气滞的胸痹、结胸、胸胁痛、湿热泻痢、胃肠积滞、产后瘀痛皆可。 2.与补气、升阳药相配,可用于脏器下垂。 枳实、枳壳性能功效相似

枳实---作用峻猛,以破气消积为主。 枳壳---作用缓和,以行气除胀为主。 青皮:

1.主入肝胆,善疏肝破气,消积化滞-----肝郁气滞诸证,尤乳房包块,气滞血瘀之癥瘕积聚,久疟痞块,寒疝腹痛。 2.消积化滞-----善治肝胃不和证、食积脘胀腹痛。

青木香 香附 乌药 沉香 川楝子 荔枝核

共性: ——行气止痛 ——均可治胸中或腹中气滞作痛 ——常相须配用。 木香(云木香、广木香、川木香)青木香

共性:皆芳香行气止痛 ,疏肝健脾胃 川木香 :

---温通,主入脾胃。善通脾胃之滞气,为行气止痛的要药,健脾消食的佳品。 ---善行大肠气滞, 为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的要药。 ----长于治肝脾不和,湿热郁蒸之黄疸、脘腹胁痛。 ----行气力强,煨用力缓,用于止泻 。 青木香:

1. 苦寒,主入肝胃,善治肝胃气滞胸胁脘腹胀痛。

2.解毒辟秽,行气止痛,常用于夏季饮食不洁、暑湿内阻之泻痢腹痛。 3、解毒消肿,清热祛湿,治湿疮肿毒。 注意:量大致呕,伤胃肠。 香附:“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入肝脾三焦,为疏肝理气,行气调经止痛的要药。

----善治肝郁气滞诸痛(痛经、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胁痛)证。 -----醋炙止痛力强。

乌药:1.温散,善散寒顺气,善治寒凝气滞诸痛,不论上、中、下均可用。 2.入肾与膀胱经,为温肾治疝要药,又可温肾缩尿止遗---尿频遗尿。 沉香:1、温散苦降,善温降,主归脾胃

29

---善散胸腹阴寒,行气止痛,温中止呕,

---为治冷气、逆气、气结要药---寒凝气结胸腹胀痛和中焦虚寒脘腹冷痛呕逆- (檀香功同力弱)----以丁桂散煎汤送服沉香粉。 2、兼入肾,温肾纳气,降逆平喘--肾不纳气之虚喘。

用法用量:煎服1—3克/日,宜后下,宜入丸散,0.5—1克/次(因树脂不溶于水) 川楝子:

1.苦寒有毒,善清泄肝火郁热,行气止痛----肝郁化火诸痛。

2.湿热生虫,蛔得苦则下,苦寒清热燥湿,有毒,以毒攻毒,可杀虫疗癣,常用治头癣和蛔虫腹痛。 荔枝核:行散:辛行苦泄温通,入肝胃经,善行散肝胃滞气,散寒散结(以形治 形)。多用治肝气犯胃的胃痛,寒滞肝脉的寒疝及妇人产后腹痛。 柿蒂 平降—通治各种呃逆,为治呃逆要药 降气止呃

刀豆 温降—主治虚寒呃逆,温肾助阳 大腹皮:---辛微温

----脾胃大小肠

---为宽中行气,利水消肿之捷药,尤善治胃肠气滞诸证,及水肿,脚气肿满。

第十六章 消 食 药 【教学内容】

掌握:神曲 山楂 麦芽 熟悉:鸡内金

一、含义:凡以消积导滞,促进消化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饮食积滞病症的药物,称消食药。 二、性能特点:大多味甘性平,主归脾胃经。 三、作用:消食导滞,开胃和中。

四、适应证:饮食积滞,脾胃虚弱的消化不良证。饮食积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失常(大便如败卵)等。

五、应用:根据饮食积滞的病理机制,酌情配伍他药。 阻滞气机——配理气药,如陈皮、木香等。 郁而化热——配泄热导滞药,如大黄、槟榔等。 食积 生湿——配化湿醒脾药,如藿香、豆蔻等。 伤脾——配调补脾胃药,如山药、茯苓等。

山楂: *味酸甘,性温,消各种食积,尤长于消肉积和乳积;能行气散瘀止痛。 应用:1.油腻肉食积滞证。 2.小儿乳食积滞腹泻。

3.泻痢腹痛、疝气痛、产后腹痛,气滞血瘀胸痛等。 神曲:辛不甚散,甘而不壅,温而不燥。

1、为消食健胃,和中止泻佳品。尤宜于食积至吐泻肠鸣者; 2、因其兼有解表作用,所以对感冒兼食积者也尤为适宜。

3、此外,凡丸药中有金石、贝壳类药物者,以本品糊丸以助消化,如磁朱丸。 麦芽:

---消食健胃----主消米面薯芋食积

----回乳除胀-----断乳乳房胀痛(小剂量催乳,大剂量回乳)。 ----生麦芽长于消食健胃,炒用回乳30g以上。 谷芽(稻芽)

消食健胃----主消米面薯芋食滞,作用较麦芽为缓,常相须为用。用时生品长于和中,炒用偏于消食。 莱菔子:辛甘平---脾胃肺,生升熟降,长于消食除胀

尤善行气消胀,治食积气滞诸证。又可降气化痰,善治喘咳痰多,胸闷食少。

30

使用注意:生用---风痰; 炒用---消食下气化痰

辛散耗气,气虚,或无食积痰滞者,需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鸡内金: 甘平

1.入脾胃小肠—-消食健胃力强---各种食积、小儿疳积。

2.入膀胱——涩精止遗,通淋化石---各种结石,肾虚遗精遗尿。

第十七章 驱 虫 药

一、含义: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寄生虫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驱虫剂。 二、性能特点:多具毒性,入脾、胃、大肠经。 三、作用:毒杀麻痹,促其排出体外。 四、适应证:主要用于肠道寄生虫病。

五.应用:据寄生虫的种类及病人的体质强弱,证情缓急,选择相应的驱虫药。

视兼证作适当配伍。部分驱虫药,性能甘温,有健脾和胃,消积化滞作用,配以清疳热、消积滞药还可用治小儿疳积。 六、使用注意:部分药物具相当毒性,应严格掌握剂量、用药次数,以防蓄积中毒。 发热、腹部剧痛时、暂不用。孕妇、老弱者慎用。 使君子 雷丸 鹤虱 榧子 芜荑 共性:杀虫,消疳积。

使君子:有毒主驱蛔、蛲虫,甘温益脾胃,缓泻,为驱蛔的要药. 雷丸:有小毒,长于驱杀绦虫。 鹤虱:有小毒,广谱杀虫。

榧子:广谱杀虫。润肠通便,润滑脂肺止咳。 芜荑:主杀蛔、蛲、绦虫

南瓜子:长于杀绦虫,杀虫不伤正。 槟榔:广谱驱虫杀虫,尤长于驱绦虫,

1.善行胃肠之气,有消积导滞,缓泻,利水之功----食积气滞,泻痢后重,水肿、脚气肿痛。 2.截疟—疟疾久发不止

苦楝皮:以毒攻毒,广谱驱虫杀虫 ---缓泻,长于杀蛔、蛲、钩虫 ---清热燥湿,外用疗湿疮疥癣。

第十八章 止 血 药 【教学内容】

掌握:大蓟 、小蓟、茅根、茜草、三七、白及、炮姜 熟悉:地榆、槐花、蒲黄、血余炭、 仙鹤草、艾叶 一、含义: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血药。 二、作用:止血。

三、适应证:血证(吐、衄、咯、咳、便、尿血,崩漏,紫癜、外伤出血等)。 四、分类及应用

1.凉血止血药(清血分之热,而止血) 2.化瘀止血药 3.收敛止血药 4.温经止血药 五、使用注意:

1.前贤有“下血必升举,吐衄必降气”之说,所以对吐衄可配降气药如郁金、大黄等;便血崩漏可配升举药,如升麻、柴胡、黄芪等。

31

2.前贤有“红见黑即止”之说,故有些止血药必须炒炭用,才能加强止血效果。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清血分之热而止血) ——寒凉,入血入肝

----血热妄行或阴血虚阳亢之出血---配清热泻火凉血药或滋阴潜阳药。 ——为防凉遏留瘀或挟瘀,配化瘀止血或少佐化瘀行气药。 ——急性出血,配收敛止血药。

——虚寒性出血证,不宜单独使用。 大蓟--小蓟--白茅根

共性: ---甘凉(寒)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常相须合用。 1.血热妄行出血,血热兼瘀

2.热毒痈肿

大蓟—散瘀作用较强,尤治吐、咯、崩血,治各种内外痈。 小蓟—利尿作用较强,尤治血尿、血淋,治各种外痈。

白茅根:甘而不壅,寒而不遏,清灵活泼,不积瘀,降泄火逆甚捷。长于清肺胃热,利尿

1.肺胃火热之咳嗽咳血,呕血,呕哕,烦渴 2.热淋、血淋、水肿等。

白茅根 清热利尿 兼入血分,凉血止血可用治多种血热出血

芦根 生津止呕 主入气分,清肺止咳主治肺痈及肺热咳嗽 地榆--槐花 共性: ——苦,凉,入肝、大肠经 ——凉血止血 ——常相须合用。 ——治血热所致吐、衄、便(血痢、痔血、肠风)血等。

槐花:1.苦凉,善清大肠火,凉血止血。----尤长于治下消化道出血:痔血、便血等 2. 入肝,而能清泄肝火而明目降压----肝火上炎和肝阳上亢头痛、目疾。 地榆:1.各种血热出血,尤其治下焦血热出血:崩漏(胎前产后)、便血、痔血、血痢。 2.解毒敛疮,疮疡痈肿湿疮,酸涩收敛,为治水火烫伤的要药。 侧柏叶--苎麻根 共性:

——凉,入肝 ——凉血止血 ——血热出血,如吐、衄、咯血、崩漏等。 侧柏叶: 1.味涩,收敛止血---各种出血,勿论血热或虚寒,但尤长于血热者。 2.苦凉入肺而清肺化痰止咳,尤宜于肺热痰咳者。

苎麻根:1.性寒,长于清热安胎,为热盛胎动不安,胎漏下血之要药。 2. 甘淡利尿----妊娠水肿,妊娠热淋。 3. 清热解毒----热毒痈肿,丹毒等。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药性苦或香散

——瘀血内阻,血不循经的出血或跌打损伤、经闭及瘀滞心腹疼痛 ——配行气活血药。

三七-茜草-蒲黄-降香 共性:

——入肝 ——化瘀止血,止痛 ——止血不留瘀 ——均尤宜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的出血。

三七:1.止血力卓,化瘀不伤血,止血不留瘀,为血证良药,各种内外出血,有无瘀血皆可,尤以有瘀者为宜。 2.微苦轻泄,性温能通,故又能活血定痛,化瘀生新,尤宜于跌打损伤,瘀滞疼痛,为伤科要药、首药。 3.有一定的补益强壮之功。

3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