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
1.咸寒入肝胃,性善走窜,达脏腑,达关节,破血消癥---癥积、经闭、疮痈瘰疠,风湿痹痛、中风偏瘫 2.通经下乳---为治疗产后乳汁不通的要药。 3.消痈排脓---为治疮疡肿痛的要药。 水蛭--虻虫--斑蝥 共性:
——有毒,入肝 ——破血逐瘀消癥
——多用治血结所致癥积、经闭、干血成劳,外伤瘀痛等。 水蛭:咸苦和血而破泄,破血逐瘀消癥强。
虻虫: 有小毒,苦泄性烈,专入肝经血分,故除破血逐瘀消癥外,还能遍行经络,通利血脉。
斑蝥:辛行温通,大毒,故有以毒攻毒,消肿散结作用,故可用治多种癌肿尤肝癌、痈疽肿硬不破、顽癣、瘰疬、瘘疮等。
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掌握:半夏 贝母 瓜蒌 苏子 杏仁
熟悉:桔梗 紫苑 款冬花 枇杷叶
一、含义: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二、适应证: 1.痰证:
痰阻于肺——咳喘痰多 痰蒙心窍——昏厥、癫痫 痰蒙清阳——头痛眩晕 肝风夹痰——中风、惊厥 痰火互结——瘰疬、瘿瘤
痰凝肌肉,流注关节——阴疽流注
痰阻经络——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2.外感和内伤所致的咳嗽病和喘证。 第一节 化痰药
一、性能特点:大多辛、苦、咸,入肺脾经。 二、分类: 1.温化寒痰药 2.清化热痰药 一、温化寒痰药:
1.性能特点:温燥,部分有毒。 2.功效:温肺祛痰,燥湿化痰。
2.适应证:主治寒痰、湿痰证以及由寒痰、湿痰所致头痛眩晕、肢体麻木、阴疽流注等。
3.应用:①根据痰形成的病因,配治本药。常配解表药、温里药、祛湿药、补虚药和通阳散结药、平肝息风药等。 ②配理气药,因“气滞则痰凝,气行则痰消”。 半夏-天南星-禹白附 共性:
——辛散温燥,有毒
——燥湿化痰,散结消肿止痛,以毒攻毒
——均可用治寒痰、湿痰所致的咳喘胸闷及痰结之瘰疬、痰核。生用捣敷治跌打损伤瘀痛,毒蛇咬伤,疮痈肿毒,癌症等。
天南星:燥湿化痰强于半夏尤治顽痰阻肺,咳喘胸闷。 半夏:
1.首入脾胃经,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为治寒痰、湿痰之要药,尤治脏腑之湿痰。 2. 降逆止呕,为止呕要药。治各种呕逆,尤善治寒饮或胃寒呕逆 。
37
3.辛散温通, 消痞散结,可用治: 湿热阻滞—心下痞满
痰热互结—结胸,胸脘痞满,按之则痛
痰气凝结—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用法:
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
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 半夏曲---长于化痰消食
竹沥半夏--药性寒凉,长于清热化痰,治热痰、风痰 天南星:
-----长于祛风痰止痉-----善走经络
-----风痰上壅或风痰阻络:眩晕,头痛,呕吐。半身不遂,手足麻木,口眼歪斜。破伤风,痉挛抽搐,癫痫 禹白附---同功用天南星,但更偏辛温燥烈善治风痰中头面部经络, 偏正头痛 白芥子:
1.辛温入胃肺,善温肺,化寒痰冷涎---寒痰喘咳,悬饮胸胁满痛。
2.药味极辛辣而能利气通络,散结止痛。善治皮里膜外之痰:阴疽流注,寒痰阻络之肢体麻木,关节肿痛. 3.应用:临床多用治寒痰、胁下之痰和皮里膜外之痰。
皂荚:味咸软化胶结之痰,故善祛胶结顽痰。辛散走窜温通,性极锐利,通上下诸窍而开闭
1.走肺开鼻取嚏,顽痰阻肺,咳嗽痰多色白难出。开喉涌吐风痰:中风痰厥、癫痫、喉痹;走大肠通便。 2. 辛散祛风,以毒攻毒。故能祛风杀虫止痒。
3.研末加蜜做栓,塞入肛门,通便以治便秘和肠梗阻。 旋复花-白前 ——辛开苦降,微温,入肺 ——降气化痰平喘咳
——凡咳喘胸闷痰多者,勿论寒热新久均可用。
白前:专入肺,祛痰降气作用较强,尤其是治寒痰湿痰
旋复花:
1.“诸花皆升,惟旋覆独降。”味咸浸润,故善降肺胃之气,治胸中痞满和痰气互结的梅核气。 2.本品苦味降泄而降逆止呕(止噫),又利水湿---痰浊中阻,胃气上逆的嗳气,脘痞。 二、清化热痰药 1.性能特点:寒凉,清润和缓。
2.功效:清热化痰,润燥化痰,软坚散结。
3.适应证:主治热痰、燥痰以及痰蒙心窍之癫痫;肝风挟痰之中风、惊厥;痰火互结的瘰疬、瘿瘤等。 4.应用:
①根据痰形成的病因配治本药。常配清热泻火药、养阴润肺药、开窍药、平肝息风药、安神药以及软坚散结药等 ②配理气药,因“气滞则痰凝,气行则痰消”。 贝母--瓜蒌 共性:
——苦甘凉入肺
——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散结消肿 ——热痰、燥痰、痰结皆可用。
----肺热痰咳,燥咳,瘰疠痰核,痈毒,肺痈,乳痈 贝母:
1.川贝母甘润,长于润肺止咳,多用治燥痰,内伤久咳,阴虚久咳和肺虚劳咳。 2.浙贝母苦泄,长于清热开郁散结,多用治热痰、痰结和风热咳嗽等。 瓜蒌:
38
瓜蒌皮:质轻力薄,长于宽胸利气,清热化痰(散结),常用治胸痹,结胸(按之则痛,胸膈痞满)。 瓜蒌仁:质润多脂,长于润肠通便,用治肠燥便秘。 全瓜蒌:包括皮仁的作用。 竹茹 :
1.甘寒滑利---走肺,善清热化痰除烦,治肺热痰咳,痰热内扰,心烦不眠,惊悸。 2.入胃,除热止呕哕, 为治胃热呕逆之要药。 3.凉血止血---血热出血。
共性:清热化痰----痰热咳嗽 竹茹--除烦止呕,胃热呕逆
竹沥--有寒滑之弊,清热化痰力强于竹茹,涤痰定惊利窍力强—-大人痰热惊痫中风癫狂,肺热顽痰胶结难出者。 天竹黄--无寒滑之弊清热化痰力同竹沥。清心定惊力强---小儿痰热惊痫,热病神昏 前胡--桔梗
共性——辛开专入肺——化痰宣肺——痰壅于肺,肺气不宣的胸闷、咳嗽痰多。 前胡:
1.苦降肺气,用治痰热阻肺。
2.辛凉入肺而发散风热,而用治风热外感咳嗽有痰者。 桔梗 :
1. 宣肺祛痰——凡肺气不宣,胸闷、咳嗽痰多,无论寒热外感、内伤,均可配用。 2.宣肺利咽开音---咽喉肿痛,失音 3.宣肺排脓---肺痈吐脓
4.宣肺通利二便---肺气不宣之便秘,癃闭 5.诸药之舟楫,载药上升---肺之引经药 胖大海:
1.甘寒入肺,清热化痰,利咽开音----肺热咽痛,音哑。 2.入大肠,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黄药子 昆布 海藻 海蛤壳 瓦楞子 海浮石
共性:消痰软坚(散结)——多用治痰火郁结的瘰疬、瘿瘤、痰核等.
黄药子—有毒,为治瘿专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疮痈肿毒,毒蛇咬伤,血热妄行. 瓦楞子---化瘀散结,治癥瘕痞块(制胃酸)
海蛤壳---清肺化痰,治肺热痰喘(制胃酸、利水消肿) 海藻---清热力强 昆布---软坚力强 第二节 止咳平喘药
一、性能特点:苦、泄、甘、辛(归肺经)寒温均有。
二、功效机理:宣肺、敛肺、清肺、温肺、润肺、降肺,止咳、平喘。 三、适应证:外感、内伤所致各种咳嗽或喘证。
四、应用:根据病因随证配药,常配理气药和化痰药。 苦杏仁--苏子 共性:
——归肺、大肠经,辛温开泄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肺气不降的咳喘和津枯肠燥便秘。 苦杏仁:
1.苦温,长于宣降肺气,止咳平喘,为治咳喘之要药,除阴虚咳嗽外,各种咳喘均可配用。 2.宣利开通肺气而用治湿温初起。
苏子:辛温,长于降气消痰,凡痰涎壅盛,咳嗽喘息,胸膈满闷,常用苏子。 紫苏叶 长于行气而散表寒 紫苏梗 理气 长于顺气而利胸膈
39
紫苏子 长于降气而化痰浊 百部--紫菀--款冬花 共性:甘润苦泄温通 ——润肺止咳
—--均治多种咳嗽,勿论新久寒热虚实均可。 ——常相须合用。
百部:长于润肺,且灭虱杀虫。常用治久咳、劳咳、百日咳,虱癣蛲滴虫.
紫菀:长于化痰,且止血利尿。治各种咳嗽有痰者或痰中带血者以及肺气郁闭的小便不通。 款冬花:长于止咳。
马兜铃--枇杷叶 共性:
——苦寒清泄下降,入肺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凡肺热咳嗽喘息,勿论虚实证皆可配用。 马兜铃:
1.味甚苦而清肃开泄,故清肺化痰作用较强,尤宜于肺热咳嗽痰喘。 2.清肺以清肠,用治痔疮肿痛,尤咳喘而伴便秘者更为适合。
枇杷叶:清降肺胃逆气,化痰止咳,降逆止呕,-----肺热咳嗽,喘咳气急。胃热呕哕。 桑白皮--葶苈子 共性:—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均可用治肺中伏火,或肺中伏水所致之喘息胀满,不得平卧和小便不利,面目肌肤浮肿、胸腹水肿等属实证者。 桑白皮:
1.味甘性缓,长于泻肺中伏火,故多用治 肺热咳喘痰黄者。 2.治水肿,偏治风水、皮水。
3.清肝降压止血:治衄血,咯血,肝阳上亢之高血压 葶苈子:
1.辛苦大寒,长于泻肺中水饮及痰火,故多用治肺热咳喘痰多者。 2.治水肿,偏治胸水、腹水。 白果:
1.苦涩性平,上能敛肺化痰定喘,凡哮喘痰嗽,无论外感、内伤、偏寒偏热皆可配用。 2.下能收敛固涩、缩尿止带---肾虚不固,带下过多,白带黄带及小便频数、遗尿。
第二十一章 安神药
一、含义:凡以安定神志为主要作用,用治神志失常病证的药物。 二、性能特点;主入心、肝经。
三、适应证:心神不宁、惊悸、失眠、健忘、多梦及惊风、癫痫、癫狂等。 四、 应用:审因配药:
心火亢盛——配清心降火药 痰热扰心——配清热化痰药 肝阳上亢——配平肝潜阳药 血瘀气滞——配活血化瘀药 阴虚血亏——配养阴补血药 心脾气虚——配补益心脾药
惊风癫痫狂——以化痰开窍或平肝息风药为主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