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上海市嘉定区物理八年级(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血量的10%,则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恢复。请估算一个中学生血液的质量约为( ) A.4kg

B.40kg

C.400g

D.4N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力的大小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B.物体质量的大小跟它所受的重力成正比,其比值是定值 C.提高物体稳定程度的方法之一是降低物体的重心 D.物体的质量和所受的重力都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 3.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被观察物体要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内 B.望远镜的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C.照相时被拍者距离相机在一倍焦距以外 D.投影仪成放大的虚像

4.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P中,发现在光屏上重新呈现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那个光学器件

A.只能是凹透镜 B.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厚平板玻璃

C.只可能是凹透镜或是凸透镜 D.凹透镜、凸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能 5.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倒影

C.手影游戏

D.树下阴影

6.下列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日食 B.猴子捞月 C.海市蜃楼 D.天空的彩虹 7.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升华 B.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液化

C.深秋的早晨,“雾淞”晶莹﹣﹣凝华 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熔化 8.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白雾茫茫 B.雾凇的形成

C.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D.柜子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无关 B.“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C.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0.人们能分辨出笛子、钢琴等不同乐器的演奏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声速 二、填空题

11.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来测物体的________,实验时,物体应放入________盘.电学实验中,电流表应________在电路中,电压表应________在电路中.(后两空均选填“串联”或“并联”) 12.为了打击不法犯罪行为,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安装了“天网”监控。监视街道的摄像头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镜,摄像头离被拍物体的距离应在_____的范围,能形成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

13.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株洲长江北路茂密的樟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光的______ 现象,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

14.火山爆发时往往会有岩浆涌出。如图所示,从火山口通出的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_______(写出一种物态变化名称)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横石一辉石一角闪石一黒云一正长石一白云母一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15.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于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 (1)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 (2)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 (3)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 上述三种方案中, (1)是在_____中减弱:

(2)是在_____处减弱噪声; (3)是在_____处减弱噪声。

16.单位换算:500m=_____km,10min=_____s,500g=_____kg,5m/s=_____m/min。 三、计算题

17.“五·一”黄金周,宁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1)请你帮宁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18.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

(1)若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采用“区间测速”时,这辆汽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2)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则它需要多长时间? 四、实验题

19.小惠同学为了测量茶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操作情景如图甲所示,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小惠测出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0g,然后将一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剩余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量筒中茶油的体积_______cm3,量筒中茶油的质量是_______ g,茶油的密度是_________g/cm3

20.小民和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的关系时,他们先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然后三次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并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测量出三次实验中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实验中收集的数据如下表:

(1)分析实验数据,小民他们得到的实验结论应该是:________ .

(2)实验中,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18cm,光屏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________cm至________cm之间移动时,在某一位置上光屏会出现一个清晰的________立的、________的________像 . 2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器材:带底座的玻璃板、自纸、笔、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 B,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

(2)在竖直的玻璃板放点燃的蜡A,未点燃的站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4)当蜡烛A像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大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蜡烛A和B可以放在刻度尺上通过前后移动来观察像的大小情况,实验中使用刻度尺,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

A.观察能否成像B.观察像的大小C.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D.观察像的虚实

(6)实验中,仔细观察像的位置,会看到平面镜中有两个像,请你分析产生两个像的原因:___. 22.如图所示,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A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B所示,沸点为______℃,说明此时气压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C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23.如图所示,将一只发声的小闹钟放在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