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用量差异
11.按照三差异法,可将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解为以下内容,包括( )。 A.开支差异 B.生产能力差异 C.效率差异 D.预算差异 E.能量差异
12.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差异处理方法的有( )。 A.直接处理法 B.递延法 C.稳健法 D.边际分析法 E.年末一次处理法
13.下列各项中,属于预防成本的有( ) A.原材料验收检测 B.工序检验费
C产品的检验费 D.质量计划工作费用 E.人员培训费用
14.在制定标准成本时,可选择的标准成本包括( ) A.理想标准成本 B.正常标准成本 C.现实标准成本 D.平均标准成本 E.期望可达到的标准成本
15.在传统质量成本控制中,可用以确定最优质量成本的方法有( ) A.直接处理法 B.递延法 C.稳健法 D.边际分析法 E.合理比例法
16.根据合理比例法,可将质量总成本曲线分为以下若干个区域,具体包括( ) A.改善区 B.增长区 C.适宜区 D.成熟区 E.至善区
17.显性质量成本是指可以直接从企业记录中取得数据的成本,即( ) A.预防成本 B.检验成本
C.内部质量损失成本 D.外部质量损失成本 E.标准成本
18.成本控制的程序是指实施成本控制需要依次经过的步骤,通常包括( ) A.确定成本控制的目标或标准 B.分解落实控制的目标 C.计算并分析成本差异 D.进行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E.进行质量成本评价
19.下列各项中,属于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构成内容的有( ) A.原始成本 B.运用维护成本 C.生产成本 D.预防和检验成本 E.损失成本
20.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时,下列各项中计算公式正确的有( )
A.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
B.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C.固定性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实际工时)
D.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能力差异+预算差异
E.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耗费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 (三)判断题
1.广义成本控制是指对产品生产阶段全过程的控制 ( )
2.成本控制按其控制时期可分为经营期成本控制和使用寿命期成本控制 ( )
3.按照例外原则,那些具有重要性、一贯性、可控性或特殊性特征的成本差异属于例外项目 ( ) 4.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就是要求进行全过程控制 ( )
5.混合差异是指将总差异扣除所有纯差异后的剩余差异,它等于价格差与用量差之积( ) 6.理想标准成本是以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处于最佳状态为基础确定的最低水平的成本,在实际工作中被广为采用。( )
7.标准成本不同于预算成本,标准成本是一种总额的概念,而预算成本则是一种单位的概念 ( ) 8.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计算价格差异的用量基础是实际产量下的标准耗用量 ( ) 9.单位产品任何一项成本的标准成本都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