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知识(句法+虚词)

(2)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史记·魏公子列传》)──【注】晋鄙:魏国将军。

(3)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吴子·治兵》)

例(1)“惧其无礼于公”意思是“因为他们曾对(鲁国)国君无礼而害怕”;例(2)“怒公子之盗兵符矫杀晋鄙”意思是“因为公子(信陵君)偷盗兵符矫命杀了(将军)晋鄙”;例(3)“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意思是“因为自己不能做(却勉强去做)的事情而死,因为自己不熟悉(却勉强去做)的事情而招致失败”。

如果谓语中心语由及物动词充当,可以构成双宾语。例如:

(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贾谊《论积贮疏》)

这里“受之饥”“受之寒”都是双宾语结构,两个“之”分别指代“一夫不耕”“一女不织”,是表示原因的宾语。“受之饥”即“因之而受饥饿”,“受之寒”即“因之而受寒”。

古代汉语里,名词出现在谓语中心语位置上带宾语,也可以构成普通的行为与受事的关系。例如:

(5)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左传·定公十年》) (6)帝馆甥于贰室。(《孟子·万章下》)

(7)完母死,庄公令夫人齐女子之。(《史记·卫康叔世家》)

例(5)“兵之”意思是“用兵器攻击他”,“兵”是名词,这里作谓语中心语,是用兵器攻击的意思,“兵之”是一般的行为与受事关系;例(6)“馆甥于贰室”意思是“把外甥安排在贰室住下”,“馆甥”是普通的行为与受事关系;例(7)“子之”意思是“把他当作儿子”,但不是意谓关系,而是一种实际行动,是普通的行为与受事关系。

古代汉语的特殊述宾结构情况复杂,是学习古代汉语的一个难点。分析辨别的主要方法在于充分理解语境, 只要把上下文语境弄清楚了,理解起来也就不太困难了。

- 9 -

第三节 语序

汉语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体词向心结构的语序是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从甲骨文开始就是这样。不过,在上古文献当中,尤其是先秦时期的文献当中,也存在一些与基本语序不一致的情况。这些与基本语序不一致现象,有些是临时性的移位,有些则是当时的语法规律。临时性移位将在“强调与省略”中讨论,这里分析几种有一定规律的异常语序。

一、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否定词(包括否定副词、否定代词和表示否定意义的动词)的数量比较多。在讨论副词的时候,已经指出,否定副词“弗”“勿”一般都与及物动词搭配,但动词后面通常不出现宾语;

“不”“毋(无)”“未”以及否定代词“莫”不限于与及物动词搭配。当这几个否定词与及物动词搭配的时候,该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如果宾语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总是分布在动词的后面,而如果宾语是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往往分布在动词的前面、否定词的后面。例如:

(1)宴尔新昏,不我屑以。(《诗经·邶风·谷风》)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3)不是过也。(《国语·鲁语下》)

(4)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5)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弃。(《左传·襄公十四年》)──【注】蠲(juān):明。翦:同“剪”。

(6)邻国未吾亲也。(《管子·小匡》)

(7)昔君之惠也,寡人未之敢忘。(《国语·晋语三》) (8)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9)知道之莫之若也,而不从道者,无之有也。(《荀子·正名》)

“弗”和“勿”所在的句子如果出现代词宾语,也可以分布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10)故作事不以礼,弗之敬矣;出言不以礼,弗之信矣。(《礼记·礼器》) (11)勿之有悔焉耳矣。(《礼记·檀弓上》)

人称代词作宾语分布在动词前面,都是直接前置;指示代词作宾语前置则可以加结构助词“之”标记。当指示代词宾语前置加标记助词“之”时,总是位于否定词之前。例如:

(12)吾斯之未能信。(《论语·公冶长》)

(13)亲逐尔君,尔父为厉。是之不忧,而何以田为?(《左传·襄公十七年》)──【注】厉:祸患。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一般都认为是上古汉语的一条语法规律,但这条规律并不很严格,例外的情况有不少。例如:

(14)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5)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论语·阳货》)

- 10 -

(16)以天下之民莫为之也,然而是子独为之。(《荀子·君道》)

(17)子晰,上大夫,女嬖大夫,而弗下之,不尊贵也。(《左传·昭公元年》)──【注】嬖大夫,因受君王宠倖而加封的大夫。

(18)房喜谓韩王曰:“勿听之也。”(《战国策·韩策二》)

相对来说,在先秦时期,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律更强一些,例外不多。指示代词总体上说,不前置的反而更多些,但不同的词有不同的情况。

“之”在否定句中作宾语,总体上是前置占优势,其中否定词是“未”“莫”“无”(义同“未”),一般都前置,不前置的极少。否定词是“不”“毋”“无”(义同“毋”),例子不多,但一律不前置。例如:

(19)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论语·泰伯》)──【注】侗(tóng):童蒙无知,幼稚。愿:老实。悾(kōng)悾:诚恳的样子。

(20)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庄子·人间世》) (21)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荀子·宥坐》)

(22)彼自多其力,则毋以其难概之也。(《韩非子·说难》)──【注】自多其力,自己认为自己的能力强。概,限制。

“是”和“此”的情况与“之”差不多正好相反,总体上是不前置占优势。它们极少与“未”搭配。与“不”搭配比较常见,此时它们的分布位置可前置也可不前置,但不前置的占绝对优势。以“此”字为例,据对先秦18部文献的统计,“此”在否定句中作宾语前置的只有6例(否定词都是“不”),而不前置的有56例。与其他否定词搭配的情况与跟“不”搭配时差不多一致,其中与“莫”搭配时一律不前置。例如:

(23)在慎取相,道莫径是矣。(《荀子·君道》)

(24)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孟子·公孙丑下》) (25)吾早从鞅之言不及此。(《左传·哀公十四年》)

(26)莫如此不从其伍之令。(《国语·吴语》)──【注】伍:伍长。

其他指示代词一般很少在否定句中作宾语,如果在否定句中作宾语,分布的情况与“是”“此”基本一致。

二、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先秦时期,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律要比指示代词在否定句中作宾语前置的规律强得多,一般情况下,都分布在动词或介词之前。例如:

(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2)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3)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4)君奚为不见孟轲也?(《孟子·梁惠王下》) (5)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 11 -

(6)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欤?(《墨子·兼爱下》) (7)(晏子)曰:“君死,安归?”(《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8)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左传·襄公三十年》) (9)(亡国之君)虽闻,曷闻?虽见,曷见?虽知,曷知?(《吕氏春秋·任数》) (10)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孟子·尽心上》)

疑问代词作宾语不前置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作动词“云”的宾语不前置。例如:

(11)子夏云何?(《论语·子张》)

(12)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

2.作介词“于”“于”的宾语不前置。例如:

(13)哀我人斯,于何从禄?(《诗经·小雅·正月》) (14)礼起于何也?(《荀子·礼论》)

(15)盗窃之行,于谁责而可乎?(《庄子·则阳》)

3.当动词“谓”作“认为”讲时,疑问代词宾语不前置。例如:

(16)民其谓我何?(《左传·桓公六年》)

(17)秦伯曰:“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慼,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左传·僖公十五年》)

4.在“如(若、奈)??何”这种固定结构中不前置。例如:

(18)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19)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 (20)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5.而“何”单独作动词“如”“若”的宾语构成一个固定结构时则可以前置也可以不前置。例如:

(21)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论语·颜渊》)

(22)请问委蛇之状何若?(《庄子·达生》)──【注】委蛇:一种紫身朱冠的大蛇。 (23)古而无死,其乐若何?(《左传·昭公二十年》) (24)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孟子·离娄下》)

汉代以后,疑问代词作宾语不前置的逐渐多起来,除了上述几种情况外,一般情况下也可以不前置。例如:

(25)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史记·儒林列传》) (26)武帝曰:“言何?”(《汉书·酷吏传》) (27)寡人将去斯而之何?(《列子·力命》)

- 12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