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实验范式

注:每次试验都从被试注视中央的注视点开始,随后出现提示和目标。

(采自Steven & Shaun,2002)

源,然后把对这一输入源的加工和对其他输入源的加工作比较。其实,提示就是对注意指向的引导。这种范式主要用于:(1)研究注意指向被提示信息的过程;(2)比较对被注意到的刺激和对未被注意到的刺激在加工过程上的差别。

空间提示范式是提示范式的典型代表。在图6-10的空间提示范式中,每次试验开始时都提示被试:在两个位置中的某一位置上会出现目标刺激。然后延迟几百毫秒,呈现一个目标,要求被试尽可能快地作出反应。

(一)提示范式的自变量

提示范式中常用的自变量主要有提示的有效性和提示类型。

有效性即指实验中提示指向的位置和紧接着刺激出现位置的吻合程度。在图6-10中,列举了提示有效性这一自变量的三个水平:当某个位置被提示后,目标就在该位置呈现,这种情况被称为有效试验(valid trial),该条件下注意指向目标位置的可能性较大;当某个位置被提示后,目标却在其他的位置上呈现,被称为无效试验(invalid trial),此条件下注意指向目标位置的可能性较小;提示同时出现在两个位置上,没有向被试提供随后呈现的目标可能出现的位置信息,被称为中立试验(neutral trial),该条件下注意指向目标位置的可能性介于有效试验和无效试验之间。

图6-11空间提示范式实验的结果

(采自Steven & Shaun,2002)

因此,提示有效性这个自变量可以控制注意指向目标出现位置的可能性大小。使用提示有效性为自变量,并以觉察反应的反应时为因变量,则典型实验结果是:有效试验的反应时最短,无效试验的反应时最长,而中立试验的反应时介于两者之间(如图6-11所示)。这说明注意集中于被提示的位置会导致对被该位置的加工时间缩短,而对未被提示位置的加工则要延长(两者都是相对中立试验来说的)。

提示范式下的注意研究采用的第二种常见自变量,是提示类型,这一自变量的水平可以有多种划分方式,下面是两种最常见的情况。

首先,根据提示是否直接出现在将被注意的位置,提示可以分为外围提示和符号提示。外围提示(peripheral cues)指提示直接出现在将被注意的位置,此类提示能自动引起注意,也被称为外源(exogenous)提示。图610的例子中使用的就是外围提示。符号提示(symbo 指提示只是指出注意应指向某个位置的一个符号,如从注视点指向可能目标位置的箭头。这种提示不会自动使注意指向被提示的位置,因此也被称为中间提示(central cues)或内源提示(endogenous cues)。图612中的“<”就是一个符号提示。

图6-12符号提示示意

(采自Steven & Shaun,2002)lic cues)

另外,根据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和无效试验的比例来区分,提示也可以分为预言性提示(predictive cues)和非预言性提示(nonpredictive cues)两类。预言性提示指在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多于无效试验次数的提示。也就是说,在整个实验中,与不被提示的位置相比,目标更频繁地出现在被提示的位置上。对整个实验来说这种提示是有预言性的,因此此类提示将鼓励被试有意地注意被提示位置。非预言性提示指在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次数与无效试验次数接近的提示。也就是说,目标出现在被提示位置的次数并不比不被提示的位置多。这样的提示不具有预言性,因而在此条件下被试对被提示位置的任何注意分配都能提供研究注意自动引发过程的素材。

将以上提到的自变量组织起来,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具体的提示都能被归为符号或外围和预言性或非预言性的组合,即非预言性的符号提示、预言性的符号提示、预言性的外围提示和非预言性的外围提示。同时每一个提示又分别有可能是有效提示、中性提示或无效提示。这样,如果研究者测量每种提示条件下,无效试验的反应时和有效试验的反应时的时间差随着提示和目标之间延迟的变化,就可以得到在不同提示条件下注意的一些规律。

(二)提示范式的研究范例

注意的早期选择理论和晚期选择理论相互矛盾,却又各自得到不同实验的支持,这或许说明早期选择和晚期选择都是注意的机制,只不过存在于不同条件之下。如果是这样的话,研究者就必须找到决定注意选择位点早晚的条件,提示范式的实验研究对此作出了贡献。

拉维(Lavie,1995,1997)认为,决定注意在早期还是晚期阶段起作用的关键变量是刺激或任务所施加的知觉负载量。拉维认为,如果知觉系统没有超负荷,那么所有的刺激都应该被识别,选择可以在更晚的阶段发生。拉克和希尔亚德(Luck & Hillyard,1999)发展了这一知觉负载假说,提出只要某个特定的认知子系统面临来自多个输入的干扰,注意就在这个系统中起作用。就是说,选择的位点是由干扰的位点决定的。如,知觉负载大(知觉加工过程面临干扰),则注意在知觉加工过程起作用(早期选择);工作记忆负载大,则注意在工作记忆阶段的加工过程起作用(晚期选择)。

沃格尔(Vogel,2000)用基于提示范式的变化觉察(change-detection)实验检验了上述知觉负载说,他在实验中比较了两个提示任务中的注意性质。这两个任务中:一个任务可使工作记忆超负荷,另一个任务可使知觉加工过程超负荷。

工作记忆超负荷的任务如图6-13上图所示。在该范式中呈现包含10个彩色正方形(大大超过工作记忆储存量)的记忆矩阵(memory array)和延迟1 000毫秒后再呈现测试矩阵(test array)。在有的试验中测试矩阵与记忆矩阵相同,而其他试验中测试矩阵中有一个正方形的颜色与记忆矩阵不同。要求被试判断测试矩阵和记忆矩阵是否相同,实验时不要求被试快速反应。实验者记录判断的准确性。每个测试矩阵之前都有一个符号提示来指示颜色变化可能在显示屏的哪一侧发生。测试矩阵只在被提示的区域含有项目。这项任务通过呈现大大超过工作记忆储存量的项目来使工作记忆超负荷,而先前的研究已经证明这项任务的操作不会受知觉因素限制(Vogel,et al.,2001)。因此,实验者预测:提示会影响知觉信息转入工作记忆的过程,而不会影响对彩色正方形的知觉过程。实验结果与这个推理相符,实验者发现无论提示在记忆矩阵之前还是之后出现,提示有效性对准确率都有相同的作用(如图613下图)。就是说,即使提示在记忆矩阵呈现结束之后250毫秒出现,提示还是有效的。显然,这种提示不可能改善250毫秒之前就已结束的刺激的知觉加工。因此提示带来的注意作用只可能是改善了工作记忆阶段的加工过程。这个结果说明了在高工作记忆负载时,发生的是晚期选择。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