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统计学复习资料

2.次数分布:或频数分布,在统计分组基础上,把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的分布。 组成要素:各组名称和各组次数或频率(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3.向上累计:是将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由变量值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组累计。 向下累计:是将各组的频数和频率从变量值高的最后一组开始按相反的顺序向变量值低的组累计。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1.总量指标: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规模或水平的指标。表现形式是绝对数。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数、劳动力数量、土地总面积、粮食总产量、国民生产总值,一家公司或企业的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等。 2.按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是总体中的单位总数,由每个总体单位相加汇总而得。 总体标志总量,是总体各单位的某一数量标志值的总和。 3.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数量。如产品产量、商品销售额、利润总额、粮食产量、人口出生数等。 特点:1)可以累计相加,表明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活动过程的总成果,仍是时期指标。 2)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计算时期的长短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时期越长,指标数值越大。 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或某一时刻)上所处状况的总量指标。如某一时点上的人口数、商品库存数、牲畜存栏数、储蓄存款余额等。 特点:1)不能累计相加。时点指标表明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状况,只能按时点所表示的瞬间计数,若累计相加,则所得到的结果包含着大量重复计算。 2)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的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4.相对指标,也称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而得到的指标。 表现形式:无名数(系数或倍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翻番数),有名数(主要用于强度相对指标,例人口密度用 人/km2)。

1)结构相对指标,是总体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数值与总体的全部数值对比所得到的比值。表明总体中各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反映总体内部构成情况,又称比重指标。如产品合格率、设备利用率等。

结构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 ×100%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2)比例相对指标,是反映总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分析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如人口的性别比例关系等。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百分比或比例的形式)

3)比较相对指标,是两个同类指标,在同一时间不同地区(单位)之间的数值之比。用来说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条件下发展的不均衡程度和差异程度。 比较相对指标=甲地区某一指标数值/乙地区同类指标数值 (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

4)强度相对指标,是同一时期两个性质不同而又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之比,用来表明现象的强度、密度、普遍程度。 分子分母可以互换,形成正指标与逆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某种现象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现象总量指标数值(复名数,由分子数值与分母属值的计量单位组成,例人口密度用 人/km2)

作用:(1)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部门的经济实力并便于对比分析,如人均国民收入,人均粮食产量、人均刚产量等。(2)可以说明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如按人口均摊的医生数或病床数、商业网点密度等。(3)可以考虑企业或社会的经济效益,如利润率、资金占用率等。

5)动态相对指标,又称发展速度,是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对比的比值,说明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发展、变动程度。报告期是研究的时期,基期是作为对比标准的时期。

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数值/基期数值 ×100% (用百分数表示)

6)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现象在某一时期内实际完成数与计划完成数对比的比值,用来表示某一时期实际完成计划的程度,分子分母不能互换。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计划任务数 ×100%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1)①计划任务数为绝对数,适用于考核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或水平的计划完成程度。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水平/计划水平 ×100%

②计划任务数为相对数,适用于考核社会经济现象的降低率、增长率的计划完成程度。

计划完成程度=(1+实际提高率)/(1+计划提高率)×100%

计划完成程度=(1-实际降低率)/(1-计划降低率)×100%

注:如果计划指标是以最低限额规定的,如产品产量、产值、利润、商品销售额等劳动成果指标,指标数值越大越好,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数值大于100%才算超额完成计划;若以最高限额规定,如单位产品成本、原材料消耗量、销售费用等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指标,指标数值越小越好,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数值小于100%才算超额完成计划。

③计划任务数为平均数,适用于考核以平均水平表示的技术经济指标的计划完成程度。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平均水平/计划平均水平×100% (2)计划进度执行情况检查,考核计划执行的均衡性。

计划执行进度=从计划期初至某一时期止的累计实际完成数/全期计划任务数×100%

(3)中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指五年或五年以上的计划。

①水平法:如果计划任务只规定最后一年(第五年)应达到的水平,则应采用水平法检验计划的完成情况。在计划期内,只要有连续一年时间(12个月)的实际完成水平恰好达到了最后一年规定达到的水平,就完成了计划,剩余为提前完成计划时间。

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五年计划末年实际达到的水平/五年计划末年规定达到水平×100%

②累计法:如果规定在整个计划期内累计应达到的总量为计划任务,也采用累计法。只要在从计划期开始到某一时期止,实际累计完成数达到了计划任务规定的累计数,就完成了任务,剩余时间为提前完成计划时间。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五年计划期内实际累计完成数/五年计划规定的累计数×100%

第五章 平均值标与标志变异指标

1.平均指标特点:1)它是一个代表值,可以代表总体的一般水平。 2)它是一个抽象化的数值,即把同质总体内各单位在某一数量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了,是对各单位具体数值的平均。3)它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同一总体一般距离其平均值远的标志值较少,而距离其平均值近的或接近平均值的标志值比较多。

2.平均指标按性质分为静态平均数和动态平均数。静态平均数,反应的是在同一时间范围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一般水平的平均数。动态平均数,反映的是在不同时间同一总体范围内某一指标一般水平的平均数。

3.平均指标表现为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反映各单位标志值的集中趋势;标志变异指标则表现为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反映各单位标志值的离中趋势。

4.标志变异指标作用:1)可以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平均数代表性越小。 2)标志变异指标可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变动过程的均衡性、节奏性和稳定性。 3)标志变异指标的大小有助于确定必要的样本单位数。

5.全距:指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反映了各标志值的变动范围。

平均差: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值离差绝对值的算数平均数,反映了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平均差异程度。

方差: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 标准差:又称均方差,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是测定标志变异程度最常用的指标。 (前几个都是绝对指标) 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其算术平均数对比的相对数,比较标志变异程度的大小或平均数代表性大小。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