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成长手册》电子版 - 图文

与来园接待类似,这是与幼儿及其家长个别交往的机会,是与幼儿、家长建立积极关系的好机会,对家长早上交待的事务给予一个反馈,也可以利用这一环节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但与来园接待不同,要特别注意幼儿的安全监护。

试试这样做

1. 提前检查幼儿仪表,提醒并帮助幼儿整理自己的衣物、玩具等。

2. 与幼儿进行简短的谈话交流,稳定幼儿的情绪,总结、分享当天活动中的快乐并预告第二天的活动。

3. 主动招呼家长,与每位幼儿道别,提醒他们带好自己的物品。

4. 与个别需要沟通的家长有礼貌但简短地交流,或者与他们另外约定交谈的时间,避免疏忽对其他幼儿的监护。

5. 如果在幼儿离园环节一位教师提前离开, 注意做好清点人数和交接班的工作。

6. 幼儿全部离园后,检查活动室是否已经整理完毕,必要时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材料。

小贴士

J每天在家长来接之前留出一段时间为离园做各种准备,特别对于小年龄的幼儿,要再次检查一下是否有尿湿、汗湿的情况,并做必要的护理。

J站在教室门口 , 微笑和每一位家长招呼, 准确识别每一位接者, 当孩子经过身边时, 自然蹲下身整理一下幼儿的衣着,问问他今天的感受,共同期待又一个快乐的明天。

J将自己一天对孩子的观察与家长做短而具体但是最有效的交流,尽可能在家长面前表扬孩子的积极表现和进步。如:巍巍今天成功地设计完成了一个新颖的机器兵;强强今天在活动中第一个上来表演小鸭的舞蹈,非常主动。如果幼儿在园时间发生了特殊事件,一定要主动告知家长,与家长沟通。

J如果两个孩子在幼儿园中发生冲突,最好避免在离园时同时与两方家长谈论此事,特别是本来已经有矛盾的家长,而应分别谈(如:两位老师分别与一方家长谈),可更好地达到化解矛盾的效果。

某教师的案例

由于我带的是新小班,刚开学的前两天,到了家长接孩子时,孩子们就特别兴奋,全部往门外涌。一边是孩子拼命往外冲,一边是家长伸长了手臂要拉孩子,我要拉着孩子又要看着家长,有的家长还需要和我沟通孩子的情况,而教室里有的孩子就“趁机”兴奋得乱跑,有的甩书包,有的叫爸爸妈妈,场面很混乱,让我手忙脚乱。 带教吕老师就针对这件事指导我说,在下一次离园开门前,我应该先和家长打个招呼,说为了宝宝的安全,让他们排好队接孩子;同时关照平时离园较晚的宝宝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玩玩具。我还应该及时调整站位,这样就可以一边关注门口接送的家长,一边又可以关注到教室里等待的孩子。 在听取了吕老师的建议之后,我试了一试,果然,在家长的配合以及我放学前充分的准备工作下,宝宝可以在老师的关注之下一个个安全地送到家长手里,混乱的场面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了。(芷江中路幼儿园 陈佳妮) 可供讨论的问题:

离园之前可以与幼儿一起做哪些活动,可以保证离园环节的安全有序? ·与同事的关系

关注的目标:

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分工合作关系,保持一个新手必需的虚心态度,不仅能使自己得到同事的接纳,还能在专业发展上赢得许多帮助。但由于是新手,可能因缺乏经验而产生过分的自尊,在与老教师交往时过分敏感,如果能克服这些心态,看到自己的长处,在处理与同事的关系时,就能保持一种客观的态度,避免逆反、猜疑、竞争、沮丧等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负面作用的不良心态。

试试这样做

1.以诚恳好学的态度主动与搭班老师、保育员进行沟通, 尊重园内每一位同事,遇事有商有量。

2.主动承担自己应有的工作分工,也乐于给予同事力所能及的帮助。

3. 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处理与同事的分歧,避免与同事的私人关系而影响工作。

4. 以积极的态度理解和对待同事的批评和建议 , 同时将自己的困惑和所需的帮助坦诚地表达出来。

小贴士

J 细心发现别的班级幼儿的长处, 和同事交流时经常性表扬他们班的孩子。(同事间相互的赞赏和鼓励是和谐同事关系的有效桥梁)

J 与搭班老师协商一个大致的分工方案,但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幼儿保教的需要而不是既定的分工范围来决定自己是否要做某些事,胸中一直有“幼儿的安全、健康”这个大局,同时客观上也能给同事适当的帮助。

J 相对于你的能力而言,老教师更在乎你对人、对事的态度,只要你有诚恳好学、积极向上的态度,她们也会理解和接纳你的错误和稚嫩。

J 当你的想法或教育方案无法受到搭班同事的认同时,可以以谦虚的态度与同事沟通各自的理由,然后寻找能够达成共识的折中的办法,对自己原来的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正,没有必要感到气馁。

某教师的案例

在大学的时候,老师就会和我们说社会和学校是不同的,在社会里一定遇到一些磕磕碰碰,从学生到一个社会人的转变,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以下就是我遇到的事情。 前一段时间,我和我们班级的保育员有些不愉快,源于每个人的为人处世的方法不同。有一次我看到保养员把垃圾往走廊里扫,感觉有些不解,认为她不太为他人着想,于是乎对她有所保留,之后我们之间就缺乏了沟通。“三位一体”没有很好的进行配合,所以在工作上也就有所疏忽。有一次一个幼儿尿湿了,可是就是因为彼此都没有沟通好,所以孩子的裤子都没有换,湿着就回家了。于是乎我们两人又发生了口角。 这件事让我很想不通,心情也很低落。这时,师傅顾老师并不是一味地宽容我,开导我,而像一位前辈一样帮助我分析了事情的轻重,甚至是很好地责备了我一番,把我骂骂醒。刚开始我非常委屈,还是想不通,可能是年轻气盛,一副倔强不服气的样子。顾老师就给我分析了事情的轻重,告诉我孩子永远是最重要的,无论怎么样,只要对孩子有所疏忽,任何人都不能互相推卸责任。一个班级是靠三个人共同建构起来的,不能说什么该你做,什么该她做,都应该是我们份内的事情。 慢慢地我也想通了,后来想想其实没有什么事情,完全是自己钻牛角尖引起了大家的不愉快,最不应该的是牵涉到了孩子,这是做为一名教师最最不应该的,心里想想真是惭愧。平时顾老师是怎么对待我这个搭班的呢,无论我做什么都那么包容我、帮助我。只要我有事,顾老师都是无条件地帮我带班,从来不和我计较。她总是细心地一步步教我……师傅身上的美德,我连最起码的宽容都没有学会,实在是太惭愧了。 于是,我就主动找保育员谈了心,和她道了歉,化解了一些误会,让彼此的协作顺利开展。(芷江中路幼儿园 袁佳赟) 可供讨论的问题:

如何理解围绕幼儿的利益“三位一体”?

·案头工作及自我专业发展:

关注的目标

由于是新手,常常会因为经验不足而体验到受挫感,或因工作任务的繁杂而产生一种无力感和应付心理,如果能克服这些心态,看到自己的长处,脚踏实地地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用心积累点滴经验,不断吸取教训,不轻易放弃专业追求,给自己的成长留出时间余地,积极投身自我发展,你终究会成长为一位成熟的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思想历程进行适当的文字记录,并能定期对一个阶段的计划、记录加以比较、分析,也是帮助自己成长的手段之一。

试试这样做

专业热忱

1. 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挫折时或感到疲惫时能调整心态,处理自己的情绪波动,不全盘否定自己的职业选择,愿意努力学习、改善自己的胜任力。

2.能体验到与孩子相处的乐趣 , 对自己能促进孩子的进步感到欣喜和自豪。

3.知道幼儿教师承担多种角色,并努力做好各方面工作。

4.每天以较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努力避免将个人的消极情绪带入与幼儿的互动中。

案头工作

5. 与搭班老师共同商议各类计划 ( 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 ), 认真、详细地完成一日活动计划的制订。

6. 认真做好幼儿的观察记录,并翻阅同事做的观察记录,思考对幼儿行为分析的不同角度。

7. 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及其他事件处理文档记录工作。

追求专业发展

8. 及时对自己的教养工作进行反思, 通过“教养笔记”记录自己的思考和灵感,并逐步改进自己的做法。

9. 主动了解本园教育计划的目标和重点,并将它们与本园同事的教育实践相对照,寻求深入的理解。

10.主动邀请优秀教师或园内有经验的同事观摩自己的工作,或争取机会观摩优秀教师或园内有经验同事的工作, 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

11.能经常查看教参书和其他专业书籍、杂志, 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征以及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寻找与本班幼儿特殊需要有关的信息(如入园准备、双语等)。

12.对自己未来的专业发展有所规划 , 积极了解和利用一切学习渠道(加入专业组织、参加会议、培训课程和研讨会)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个人一般素养。

小贴士

J 多找机会观摩老教师设计组织的较“经典”的活动,观察她们的说话方式、肢体语言、组织技巧,自己尝试模仿。

J 每当工作成功或失败时、看书有共鸣或质疑时,坚持(当然不一定每一天)做一些读书摘要、教养笔记,用简短的文字积累并记录自己在工作中真实的心得体会,能帮助你整理自己的感悟、经验和思路,给你提供一个机会“跳出圈外”观察自己,不知不觉中你就会发现,就在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中,你的经验丰富了。当然,关键不在“记”,而在于思考和“咀嚼”,如能定期翻看、比较和归类自己真实的心得,会帮助自己在专业上不断提高。

J 案例、计划、教养笔记有各种各样的写法,你可以参照自己所在幼儿园的要求或者老教师的写法,具体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和结构,要服从于真实地阐发和记录自己观察到的、自己的行动和自己的思考过程。

J 多查找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甚至可以自编,增加自己的储备。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