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地区2019年中考生物第一部分基础过关第10课时人体的呼吸复习练习

(1)图甲中代码2所示结构由做支架,能保证呼吸时气体的畅通。

(2)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之间的气体交换。 (3)图乙代码a、b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和;外界气体按照代码c方向进入肺泡。图甲中代码3所示结构应处于状态;此时肺内气体的压力应(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

16.下图中A、B、C、D代表人体内不同部位的血管,a、b分别代表血液里气体含量在人体不同部位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

(1)若横线的A段为组织内毛细血管,则b为含量的变化曲线。原因是在A段血管中,血液中的b气体与迅速分离并扩散到组织细胞,血液会由血变为血。

(2)若横线的A段为组织内毛细血管,则C段血管最可能为内毛细血管,原因是。 (3)毛细血管的特点:。

17.经过环保部门的大力治理及其他多个部门的协同努力,2017年冬天我们看到了湛蓝的天空,雾霾离我们而去。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专家指出:PM2.5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危害最大。如图表示相关的一部分生理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由于颗粒物微小,人体吸气时,PM2.5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通过进入肺泡,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有毒微粒最早到达心脏的哪个腔?。

(2)雾霾天气会造成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人们服药量比平时增加。某些药物常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服用,可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3)图中生理过程a是。

(4)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作用进入血液。 (5)血管e和f内的血液在成分上的区别是。

(6)医生在检查某人的g时,若发现有较多的蛋白质,发病的原因可能是的通透性增加。

答案精解精析 题组一 泰安模拟题组

一、选择题

1.C 产前死的婴儿肺内未吸入气体,为实体,所以会下沉,而一旦吸气后,肺会膨胀,放入水中会上浮,C正确。

2.D ①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②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④鼻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所以在雾霾天气频发的情况下,用鼻腔进行呼吸尤为重要。D正确。 3.B 煤气中毒实际指一氧化碳中毒,治疗煤气中毒最好的方法是采用高压氧治疗。患者置身于高压氧舱内加压、吸氧,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不同的氧浓度和吸氧方式,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组织缺氧。

4.D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因此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下降。D正确。

5.A 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图中a、b表示氧气扩散过程,c、d表示二氧化碳扩散过程,A正确。肺吸气后进行的过程是a、b所示的氧气扩散过程和c、d所示的二氧化碳扩散过程,四者是同时进行的,B错误。a过程后,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C错误。体循环的路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因此,图中c过程后,血液到达心脏时,首先流入右心房,D错误。 6.B 如图所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最多的两种成分依次是氮气、氧气,B错误。

7.D 通过分析,甲表示呼气,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乙表示吸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

D正确。

8.C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小肠绒毛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因此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应该增加,A不符合题意。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血液中氧气增加,B不符合题意。当海拔高度越高时,大气压力就越低,空气的密度越小,所以空气中的含氧量也就越少;为了结合更多的氧气,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就增多,因此,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会增加,D不符合题意。

9.D 甲、乙两支试管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是澄清石灰水的特性。实验中乙试管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甲试管无明显变化(或浑浊程度较小),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D正确。

10.B 图甲中AB段(不含A、B点)肺内气压低于肺外气压,表示吸气过程,A错误。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会增加,C错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流经肾脏时,血液中尿素的含量会降低,D错误。

11.B 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甲曲线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因此表示剧烈的运动时的呼吸状况。甲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快于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A错误;甲状态下的呼吸深度大于乙状态下的呼吸深度,B正确;乙可能是安静状态,甲可能是剧烈运动状态,C错误;相同时间内,甲状态的耗氧量大于乙状态的耗氧量,D错误。

12.D 我们要合理砍伐所需树木,不能乱砍滥伐,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答案 (1)收缩 小于 (2)3 肺泡 4 毛细血管 2 (3)舒张 快、大

解析 (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2)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3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4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的,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可见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