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福利思想教案(教学文件全)

第一级、也是最低一级物品具有直接满足人的需求的能力,等级越高的物品越是间接满足人的需求。

最不迫切的满足决定该商品的价值。 维塞尔思想:

总收益和总效用之间的矛盾:生产投入达到某一点之前,总收益和总效用都是在增加的,但是,在达到这一点以后,就会出现总效用继续上升而总效益却开始下降的情况。 庞巴维克:边际效用决定的价值具有两重含义: 主观价值:物品与人的福利的关系 客观价值:(1)物品满足人的需求的客观能力,不同的物品只能满足人的某种或某些需求。 (2)物品的交换能力,这是交换中的客观价值。 杰文斯:

效用随四种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强度、历时、确定性与否、远近性 瓦尔拉斯:

创立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理论

(三)边际效用分析中的人性问题: 马歇尔:

承认主观感受或效用是不可衡量的。

边际购买:人们为了满足欲望愿意支付的价格。(边际购买上的效用即为边际效用,边际效用也表现为边际需求价格。

边际需求价格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一个人拥有的某一物品的数量越多,为再买此物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低。 二: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社会福利观: (一)财富分配中的福利问题:

杰文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方面要研究国民财富怎样才能使穷人的数目尽可能地减少和使劳动者获得适当的报酬;另一方面是研究怎样才能使财富作最好的消费。

工人是否提供劳动的决策取决于三个因素:工作的净痛苦、工作量、获得的效用量 维塞尔:

私人企业家追求交换价值最大化;

现实经济中交换价值并不仅仅依赖于效用,也依赖于购买力。 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是由消费能力最弱的人决定的。

他的理论一方面包含了价格在稀缺资源的配置中具有关键作用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蕴含了应该根据需求而不能根据购买力进行生产或供给的思想。

马歇尔:在垄断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政府实施垄断比私人企业实施垄断能给社会到来更多的福利。

(二)消费者剩余与社会福利的增量:

消费者剩余:指的是一个人愿意得到而不愿放弃某种商品所支付的价格,决不能超过或很少接近于由此购买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故由此购买所得到的满足总是超过其实际支付的价格,这种超额的满足即为消费者剩余。 (三)政府的福利责任:

在不同情况下如何选择可以增加社会福利: 1、政府的税收或补贴与社会福利

(1) 成本递增,给予免税或补贴只能引起社会福利的减少,而照常收税可以增加社会福利。 (2) 成本递减补贴将会增加社会福利。

19

2、政府所有或经营垄断行业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将能够通过增加消费者剩余增加社会福利。(但政府经营也要受总成本的约束)

第三章:福利经济学及其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

一:福利和效用的基本内涵:

福利:指个人或群体的利益所得,它包括收入获得和心理满足两方面给消费者带来的种种好处。

社会福利:在一个特定的制度安排下,公众在社会利益分配方面达成的社会选择所实现的结果,它代表着一种集体或群体利益。 效用(或功用):指消费者在心理方面获得的满足,它被经济学家用来说明商品的价值或消费者获得的满足水平。

(一)福利的经济学内涵:(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

个人福利最大化:这是个人主管效用的总和,它是由个人消费所带来的满足程度和工作努力程度决定的,个人消费满足程度越大,正效用也越大;与此同时,个人工作越努力,付出的时间与精力越多,也就越可能获得更多的金钱和物质。 (二)效用的内涵和测量:

20

效用的基本内涵:人(消费者)从物品(或服务)中获得的一种心理满足。

基数效用理论:效用是客观的,可以进行计量并加总的概念,效用的大小可以按照一定的赋值来进行比较。

序数效用理论: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