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实习报告

29

时间:2015.08.27

路线:基地-泗溪内-基地

人员:杨超、孙斌、黄鹰、左泽钧

任务:

1.“V”字型河谷地水与河流中游地貌的观察比较; 2.“V”字型河谷与河流中游冲积物的差别; 3.瀑布形成,水流来源; 人员:杨超、孙斌

教学点一:泗溪公园内 点义:

1.“V”字型河谷地貌与河流中游地貌; 2.其冲积物的差别; 点位:泗溪公园内 描述: 1.地貌:

“V”型河谷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在河流的上游及山区河流中,由于河床的纵比降和流水速度大,因此河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量也大,就能产生较强的下蚀能力,这样使得河谷的加深速度快于其的拓宽速度,从而形成了在横断面上呈“V”字的河谷。河流中游地貌因流水冲刷和沉积最终形成平原,河浸滩平原。 2.冲积物的比较:

由于河流由上游向下游的流速逐渐减慢,流水能够搬运物质的质量减少,故在河流上游,其冲积物颗粒大,有棱有角,而河流中游其冲积物具有良好的磨圆度,一般层理较清晰。

教学点二:泗溪内 点义:瀑布形成的条件 点位:泗溪公园内瀑布处

任务:观察描述瀑布形成原因,水流来源 描述:

1.瀑布介绍:

三吊水瀑布落差为389m,为三峡地区落差最大的瀑布,瀑布自海拔884m处分无波飞流直下。 2.瀑布形成条件:

(1)由于地壳的运动,岩石坚硬遭受横跨河流的高角度的断裂切割,并有一盘是下降的,形成陡坎,产生河底地形的前后差异; (2)有充足的流水经过; 3.水流的来源:

山上的水冒到河床的陡坎跌了下来形成了瀑布,还有水流来源可以是山崩、断层、溶层、冰川等的作用,其中河流是较为重要的原因。

30

31

实习心得

为期十天的秭归实习早已结束,然而现在却总感觉那里的一幕幕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却。起初听说是野外实习其实是不乐意的,总感觉会很辛苦,但是真的去的时候,才发现其实不然。在这次的实习中,我们不仅学到了野外观察地质地貌的基本方法(包括野外褶皱,断层等构造现象的识别,观察与描述以及野外相关地质图的绘制与要求,同时具备一定的资料分析与整理能力),还欣赏了不少美丽的风景,不管是旅游景点亦或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无名之地。

而且,此次的野外之旅,老师们也不在是课堂上的严肃与疏远,而是更显亲近。他们依着自己的经验带着我们欣赏沿途美景,细心为我们讲解,时刻注意着我们的安全。

未曾想过过程会如此快乐,所以分离时倍感不舍,特别是当大巴驶出基地大门,看到路边的基地里的工作人员与我们挥手告别,那一刻,觉得怎么就结束了?但内心却更为坚定,此次的秭归实习,会成为我们人生中美好的一段。

3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