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分析投资者的股票买卖行为与股票指数之间的关系是怎样? 三、案例分析
要点:
1、从文章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投资者买卖行为与股票价格指数的波动趋势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只是投资者的买卖行为较股票指数的波动可能存在滞后性,另外这两者之间存在交互影响的关系。在股票价格指数上涨时,股票市场的新增开户数会跟着增加,而新增开户数的增加吸引新资金进入股市又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股价的上涨;在股票价格指数下降时,股票市场的新增开户数会跟着下降,而这又会导致股指进一步下跌。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开放式基金的申购净额、我国证券市场的换手率与股票价格指数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关系。
2、投资者产生上述行为的心理原因: (1)人们都有一种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在股价上涨时,人们认为他还会继续上涨,就会跟风买进,而这会引起股价的进一步上涨。反之,在股价下降时,人们就会等待观望。
(2)处置效应。人们习惯于卖出盈利的股票,保留亏损的股票。所以在股市上涨,人们赚了钱之后就会卖出股票,导致此时的换手率比较高。而在股市下跌时,人们则愿意持有手中亏损的股票,此时的股票换手率会下降。
(3)羊群行为。人们在做决定时总是会受到舆论、媒体、周围的同事等的影响。他们经常会跟随别人的决策,这将会推动股票的大涨大跌。
(4)损失厌恶。人们害怕承认自己的失败,他们厌恶损失,所以在损失发生时他们会尽量的不去实现这个损失。
3、对投资策略的影响。
(1)对于自己的资产要进行组合投资,将一部分资产用于流动性、安全性较高的投资,另外一部分可以用于投资于股票、基金等。
(2)对于股票投资,自己要有理性的分析,避免盲目的羊群行为,当大家都在讨论股市时你已经可以从股市撤出了。
(3)过高的换手率会加大投资成本,股票的投资要重视公司的投资价值,不能有过重的投机心理。
(2) 请分析投资者产生上述行为的心理原因。 (3) 上述案例的分析,对你的投资策略有什么影响?
案例分析(1):英雄所见略同吗?
自1983年开始,Louis Rukeyser主持的《华尔街钱周刊》电视节目征询其专家小组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年度预测。统计表明,在Louis Rukeyser主持的《华尔街钱周刊》中专家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预测中,专家的判断是很不一致的。特别是经历过市场的大幅波动后,专家的看法更加分散,观点分歧最大的两次出现对1988年和1996年的预测,变差系数(方差与均值的比)分别
达到15%和21%。1988年的预测是在1987年股灾发生之后做出的,而1996年的预测是在1995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扬了33.5%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是道?琼斯指数自1976年以来最大的波幅。
其中有两位专家的预测是最具有有代表性的:一位是Frank Cappiello,一家管理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咨询公司总裁、一份互助基金月刊的出版人、四本投资书籍的作者兼CNBC。图10-3描述了Cappiello对道?琼斯工业指数预测变化以及实际道?琼斯工业指数变化的时间序列。
图10-3 Frank Cappiello对道?琼斯指数的预测与实际值得比较
从图10-3中可以发现,Cappiello指数预测变化与道?琼斯指数先前的实际变化值成负相关关系,表明Cappiello代预测具有反转性。经统计分析得出,其预测变化相对先前变化的回归表明截距系数是12.9%,而斜率系数是-0.35,在1%的水平上是统计显著的。
另一位专家是Ralph Acampora,培基财务(Prudential Financial)的技术研究主管,其对道?琼斯工业指数预测变化的预测如图10-4所示。
案例来源:来源:舍夫林(王闻翻译),《资产定价的行为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