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句子仿写技巧

高考语文句子仿写技巧 【三明四忌】

仿写句式,高考常与修辞手法的运用结合起来考查,近五年均出现了这种题型。它要求考生依照某一种句式,再续写一个或两个(当然也可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式相同句子。所要仿写出的句子涉及到句子内容、句式、修辞、衔接、照应和字数等多方面的要求,其核心是句子内容和句式特点。这种题由命题要求(第一语言)、仿照的句子(第二语言)和要求仿写的句子(答案,也称第三语言)三部分构成。 仿用句式既老且新。既有对我国古代对“对子”的经验的合理吸收,又有对国外语言学成果的借鉴,其观察学习、借鉴模仿、迁移创新的理念非常符合汉语学习的规律。仿用句式题是一道综合能力考查题,它主要是针对提供的新语境进行仿造句式,进行创造性发挥。该题型一经出现就倍受师生的喜爱,近年已成语言表达的主打,且年年变脸。1999年高考考过这一形式,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2005年又连续五年考查,应该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仿用句式题写作一般要求所写作的句子与例句“形、意、神”方面俱象,貌似简单,实则对能力要求较高,如果稍一大意,往往得不到分或失分较多。在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三明四忌”—— 一、仿用句式“三明” A、明要求

仿写句式,须把握命题材者的有关要求,按要求进行写作。在明确要求这一环节上,要从两方面着手:

1)审题意,明确显性要求。仿句题对诸如句式、修辞格、领头字词、仿句内容等一般都有明确限定,只有将题中的这些要求吃透,并在写作时予以体现,方能有的放矢,写作出符合要求的规范句子。 2)审例句,明确隐性要求。不同的例句隐性要求不同,我们一般可从“形神”两方面去考虑。从“形”方面一要考虑句子的类型,看它是单句还是复句,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是整句还是散句等;二要考虑句子的基本结构,是单句要注意句子内部短语的结构,是复句要注意分句间关系(特别是关联词),三要考虑修辞手法的运用。从“神”方面,一要理解原句的意义,把握句子内容上的要求,注意内容上的一致性三要考虑句子感情基调,用词的褒贬色彩。

典型示例1:’94/22.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5分)

要求:①另举一个事例; ②句式与标有横线的一句相同。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此题要求①是对仿句内容的规定,但很抽象;“另举一个事例”的具体要求,必须从对原事例分析中理出。以下几点应考虑到: a.李时珍是古代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由“古往今来”一词可推知,

“另举一个事例”应当是“现代的”杰出人物,并写出杰出人物的姓名。如举出的仍是古代人物,扣1分;若不写人句或仅写集体名,扣1分;兼有则扣2分。

b.必须具体写出“杰出人物”非同寻常的努力。否则扣1分。 c.必须写出“杰出人物”在非同寻常的努力基础上在事业上的辉煌业绩。未具体写出扣1分。

要求②是形式方面的规定。经对划线例句进行分析,可得知它有如下两个特点:

a.是一个两重关系的假设句;

b.复句中的三个分句,前两个必须是否定句,后一句是一个感叹句(或反问句)。

以上两点在仿写的句子中也要体现出来,否则各扣1分。

答例:⑴如果没有陈景润孜孜不倦,甘守清贫,没有他成千上万次的精心演算,分析推证,又哪里会有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攻克! ⑵如果没有太史公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没有他三十年如一日的遍踏南北的考察采集,哪里会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问世!

⑶如果没有旷代文豪曹雪芹深刻洞察贵族帷幕,体察黎民苦痛,没有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哪里会有文学巨著《红楼梦》的问世! ④如果没有大地理学家徐霞客遍游名山大川,备尝艰辛劳苦,没有他十数年如一日“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行期”的考察,哪里会有地理巨著《徐霞客游记》的问世!

典型示例2:’98/33、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4分)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不超过60个字) 分析:这个题目考查了《考试说明》规定的关于修辞的三个考点:一是修辞方法,二是语言的简明、清晰和连贯,三是句式的选择,可谓一石三鸟;其难就难在一方面要顾及表达形式,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思想内容,须是两全其美。此题高考评分标准是:

每个句子2分。①本体不是“时间”或未采用比喻,该句不得分。②比喻不恰当扣1分,句子不合要求扣1分,语意不衔接扣1分。每句最多扣2分。

具体说,仿句要符合哪些要求呢?

a.必须是以“时间”为本体的明喻句,运用比喻修辞,仿写的句子数量为两个。

b.比喻句是由两个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用一般主谓句点明本体和喻体,后一个分句用兼语句的形式阐述本体的作用。前后两句的形式可表示为:时间+比喻词+喻体A+本体作用A。时间+比喻词+喻体B+喻体作用B。

c.比喻恰当。如果根据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如水等将“时间”的喻体定为“箭”“梭”(其特点是快)、“流水”(一去不复返)等即属比喻不当。因为分析原比喻句,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并非“特点”而是“作用”。如果是取“特点”作相似点设喻,那么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