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 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和。(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二、填空题

1,微生物由于其体形都极其微小,因而导致了一系列与之密切相关的五个重要共性,即体积小,面积大;转化快,适应强;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2,按是否具有细胞结构,微生物可分为细胞型微生物和_非细胞型微生物。 3,细胞型微生物根据其细胞结构特征又可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4,按照Carl Woese 的三界论,微生物可分为真细菌、古细菌和真核微生物。 三、选择题

1,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 c )。

A.它们是多细胞的 B.细胞有明显的核 C.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D.可进行光合作用 2,细菌学的奠基人是(b )。

A. Louis Pasteur B. Robert Koch C. van Dyck D. van Leeuwenhoek 3,Louis Pasteur采用曲颈瓶试验来(d )。

A. 驳斥自然发生说 B. 证明微生物致病

C. 认识到微生物的化学结构 D. 提出细菌和原生动物分类系统 4,微生物学中铭记Robert Koch是由于(a)。

A. 证实病原菌学说 B. 在实验室中成功地培养了病毒 C. 发展了广泛采纳的分类系统 D. 提出了原核生物术语 5,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 a )。

A. Louis Pasteur B. Robert Koch C. van Dyck D. van Leeuwenhoek 四、简答题

1,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答: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其中体积小,面积大是微生物最基本的性质。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的交换面,并由此产生其余四个共性。

第三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基内菌丝 生长在固体培养基内,主要功能为吸收营养物,故亦称营养菌丝 2、细菌菌落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发育,几天即可由一个或几个细胞分裂繁殖聚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群体,称为细菌菌落

4、质粒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能独立复制,为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量比染色体小,每个菌体内有一个或几个质粒,它分散在细胞质中或附着在染色体上。

5、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的一定阶段,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结构,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强抗性的休眠体称芽孢

7、革兰氏染色 丹麦科学家Gram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发明的一种细菌染色法。染色方法为:在一个已固定的细菌涂片上用结晶紫染色,再加媒染剂---碘液处理,使菌体着色,然后用乙醇脱色,最后用蕃红复染。显微镜下菌体呈紫色者为G+细菌,菌体呈红色者为G-细菌。

8、伴孢晶体 指少数产芽孢细菌,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δ内毒素,即为伴孢晶体

9、荚膜 指一些细菌生活在一定营养条件下,向细胞壁外分泌出一层黏滞性较大.相对稳定地附着在细胞壁外.具一定外形.厚约200nm的黏性物质

10、球状体(原生质球) 原核生物。包括:产甲烷古细菌群.还原磷酸盐的古细菌群.极端嗜盐的古细菌群等

12、L型细菌 是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发生突变形成的细胞壁缺陷菌株。许多G+和G-细菌都可形成。当诱发突变的因素去除后这些缺壁细菌又可回复到正常细胞状态。 13、鞭毛 指某些细菌的细胞表面伸出细长.波曲.毛发状的附属物称为鞭毛 15、异形胞 指蓝细菌所特有的,存在于丝状生长种类中的形大.壁厚.专司固氮功能的细胞,数目少而不定,位于细胞链的中间或末端。 二、填空题

1,脂多糖(LPS)是革兰氏_阴性菌细胞壁_外壁层的主要成分,它由___ O-特异侧链_____,_核心多糖_,___类脂A三部分构成。

2,蓝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多种蓝细菌生存于淡水中时,当它们恶性增殖时,可形成__水华___,造成水质的恶化与污染。

3,放线菌个体为___分枝丝状__体,根据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情况,可以分为_机内菌丝_,气生菌丝__和_孢子丝__。

4,细菌的基本形态有__球状___、_杆状__、__螺旋状___及__分枝丝状 ___。分别称之_杆菌__、螺旋菌__、___球菌___和_放线菌__。

5,细菌细胞除基本结构外,还有诸如__鞭毛_、芽孢__、__荚膜_和_粘液_等特殊结构。

6,放线菌的菌体形态呈_分枝丝状体__,革兰氏染色呈__阳性,__不能___运动,为__化能有机__营养型微生物。

7,抗生素的产生菌主要是_放线菌类,其中50%以上是由__链霉__菌属微生物产生的。 8,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_磷壁酸____,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__脂多糖___。

9,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两者细胞壁在组成成分上主要差异为前者肽聚糖__含 量高,后者__脂类__含量高。

10,蓝细菌区别于其他微生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细胞内含有__光合色素____,能进行___产氧光合__作用。但它仍属于___原_核微生物。

11,用溶菌酶处理G+细菌获得的去壁完全的球状体,称为___原生质体__。

12,肽聚糖双糖亚单位是由___ N-乙酰葡萄糖胺___,__ N-乙酰胞壁酸上的四肽链, N-乙酰胞壁酸__和___肽间桥_组成的。

13,革兰氏染色,染后不被乙醇脱色则决定于_原生质____的性质。G-细菌染色总是__ ____的,而G+细菌染色___________。

14,磷壁酸是__ G+_____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几丁质是__霉菌_____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吡啶二羧酸钙主要存在于细菌_芽孢___结构中,二氨基庚二酸主要存在于_ ____菌的壁中。

15,古细菌包括_产甲烷菌;嗜酸嗜热菌;嗜盐菌

16,球菌按其分裂厚的排列方式,可分为: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_

17,大肠杆菌鞭毛基体由四个盘状物构成,它们分别称为_ L环,P环,S环,M环。 18,细菌一般进行__无性______繁殖,即____裂殖____。放线菌以____无性____方式繁殖,主要形成____无性孢子____,也可以通过___菌丝裂殖_____繁殖。

19,有些细菌细胞质内含有聚β-羟基丁酸,这是_______贮藏物质,而异染颗粒是一种________的贮藏物质。

20,支原体突出的形态特征是_无细胞壁__,所以,它对青霉素不敏感。

21,细菌生长最适pH一般是__中性偏碱性____ ,放线菌生长最适pH一般是_中性偏碱性_。

22,细菌细胞质中常有大分子状态的内含物,其中含C储藏物有______.多糖类贮藏物_____;氮储藏物有__ _____磷储藏物有________ 三、选择题

1、Bacillus subtilis在生长发育的一定时期能形成:( B ) A. 孢囊 B. 芽孢 C. 伴孢晶体 D. 子实体 2、细菌的繁殖首先开始于:( C )

A. 膜的分裂 B. 壁的分裂 C. DNA的复制 3、细菌的繁殖主要靠:( A )

A. 二分分裂 B. 纵裂 C. 出芽 4、下列微生物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A ) A. 细菌 B. 霉菌 C. 酵母菌 D. 单细胞藻类

5、自然界中分离到的细菌,形态各种各样,其中种类最多的是:( D ) A. 球菌 B. 螺旋菌 C. 放线菌 D. 杆菌

6、原核细胞中特有的C源贮藏颗粒是:( D ) A. 异染粒 B. 肝糖粒 C. 淀粉粒 D. 聚-β-羟基丁酸 7、放线菌的菌体呈分枝丝状体,因此它是一种:( C ) A. 多细胞的真核微生物 B. 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C. 多核的原核微生物 D. 无壁的原核微生物 8、在细菌细胞中能量代谢场所是:( A ) A. 细胞膜 B. 线粒体 C. 核蛋白体 D. 质粒 9、细菌芽孢抗热性强是因为含有:( B ) A. 聚–?-羟基丁酸 B. 2,6-吡啶二羧酸 C. 氨基酸 D. 胞壁酸

10、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形成芽孢同时,还能形成一种菱形或正方形的物质,称之为:(B )

A. 孢囊 B. 伴孢晶体 C. 核蛋白质 D. 附加体

11、G+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为一层,含有的特有成分是:( C ) A. 脂多糖 B. 脂蛋白 C. 磷壁酸 D. 核蛋白

12、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是:( D ) A. 肽聚糖 B. 磷壁酸 C. 脂蛋白 D. 脂多糖 13、细菌的芽孢是:( B )

A. 一种繁殖方式 B. 细菌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 C. 一种运动器官 D. 一种细菌接合的通道 14、支原体的细胞特点是:( C )

A. 去除细胞壁后的细菌 B. 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 C. 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 D. 呈分枝丝状体的原核微生物 15、蓝细菌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B ) A. 羧酶体 B. 类囊体 C. 藻胆蛋白体 16、E.coli肽聚糖双糖亚单位交联间的肽间桥为:( B ) A. 氢键 B. 肽键 C. 甘氨酸五肽

17、Staphylococcus aureus肽聚糖双糖亚单位交联间的肽间桥为:( B ) A. 肽键 B. 甘氨酸五肽 C. 氢键

18、下列微生物中能通过细菌滤器,并营专性寄生的是:( C A. 苏云金杆菌 B. 蛭弧菌 C. 衣原体 19、在下列原核生物分类中,属古细菌类的细菌是:( D )A. 大肠杆菌 B. 枝原体 C. 放线菌 D. 产甲烷细菌 20、细菌的细胞核是:( A ) A. 裸露的DNA分子

B. DNA与组蛋白结合的无核膜包围的染色体 C. RNA与组蛋白结合的无核膜包围的染色体 23、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操作步骤是( C )。 A. 结晶紫染色 B. 碘液固定 C. 酒精脱色 D. 复染 24、下列微生物中,( A )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A. 大肠杆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巨大芽孢杆菌 D. 肺炎双球菌 25、鞭毛的化学成分主要是(C )。 A. 多糖 B. 脂类 C. 蛋白质 D. 核酸

26、细菌细胞的(B )部分结构与其抗原性相关。 A. 鞭毛 B. 荚膜 C. 芽孢 D. 液泡 27、没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是(B )。 A. 立克次氏体 B. 支原体 C. 衣原体 D. 螺旋体 28、下面不属于古细菌的原核微生物是( C )。 A. 产甲烷菌 B. 磷酸盐还原菌 C. 反硝化细菌 D. 极端嗜盐菌

) 四、是非题

1、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T

2、放线菌具有菌丝,并以孢子进行繁殖,它属于真核微生物。F 3、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蓝细菌因生鞭毛而运动。F 4、链霉菌是霉菌,其有性繁殖形成接合孢子。F

5、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均是多细胞的微生物。F 7、质粒与染色体DNA一样,失去质粒,细菌细胞就会死亡。T

10、细菌的芽孢只能由杆菌产生,细菌一旦形成芽孢后,不具有运动和繁殖的能力。F 五、简答题

1,简述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细胞构造。

答: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分别被称为球菌.杆菌和螺旋 细菌细胞的基本构造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原核。 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包括:荚膜.鞭毛.菌毛.芽孢.孢囊

5,什么是缺壁细菌,试简述四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及实践意义。

答:细胞壁是细菌细胞的最基本构造,而缺壁细菌是指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或在实验室菌种的自发突变中发生缺壁细胞壁的细菌;此外,在实验室中,还可用人为的方法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或对现成细胞壁进行酶解而获得缺壁细菌。 缺壁细菌共有四类:

(1)L-型细菌:指细菌在特定的条件下,由基因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多形态,有的可通过细菌滤器而又称滤过型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油煎蛋”似的小菌落。

(2)原生质体:是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着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一般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形成。

(3)原生质球:又称球状体,是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去除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革兰氏阴性细菌新生细胞壁合成后,还残留着部分细胞壁而形成的细菌细胞,它呈圆球形。

(4)支原体: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因它的细胞膜中含有一般原核生物所没有的甾醇。所以即使缺乏细胞壁,其细胞膜仍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上述原生质体和球状体的共同特点是:

无完整的细胞壁,细胞呈球状,对渗透压极其敏感,革兰氏染色阴性,即使有鞭毛也无法运动,对相应噬菌体不敏感,细胞不能分裂等。当然,如在形成原生质体和球状体以前已有噬菌体侵入,则它仍能正常复制.增殖和裂解;同样,如在形成原生质体前正在形成芽孢,则该芽孢也仍能正常形成。原生质体或球状体比正常有细胞壁的细菌更易导

入外源遗传物质,故是研究遗传规律和进行原生质体育种的良好实验材料 7,比较青霉素和溶菌酶在制备原生质体中的作用原理。

答:青霉素是肽聚糖单体五肽尾末端的D-丙氨酰-D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它与肽聚糖单体竞争转肽酶的活力中心,当转肽酶与青霉素结合后,因前后二个肽聚糖单体间的肽桥无法交联,因此只能合成缺乏正常机械强度的缺损“肽聚糖”,从而形成了细胞壁缺损的细胞,如原生质体或球状体等。因此青霉素对处于生长旺盛期的细菌具有明显的作用,而对处于生长休眠期的细菌则无作用。而溶菌酶存在于鸡蛋清及动物的眼泪中,能催化肽聚糖的水解,因此溶菌酶不论是对生长旺盛期的细菌,还是对生长休眠期的细菌,都有明显的作用

10,简述古细菌和真细菌的主要差异。

答:这是Woese等人1977年根据对微生物的16S rRNA或18rRNA的碱基序列和比较后提出的,认为生物界明显地存在三个发育不同的基因系统,即古细菌.真细菌和真核生物。古细菌与真细菌同属于原核生物,但在细胞壁组成.细胞膜组成.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氨基酸.RNA聚合酶的亚基数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两者都是原核生物,即只有核区,而无真核。 比较项目 tRNA共同臂上的胸腺嘧啶 二羟嘧啶 蛋白质合成开始的氨基酸 延长因子 核糖核蛋白体的亚基 氯霉素 茴香霉素 16S(18S)rRNA的3’位上有无结合AUCACCUCC片段 RNA聚合酶的亚基数 细胞膜中脂类 细胞壁 六、论述题

1、用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解释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答:革兰氏染色是原生质染色,染色后细胞内形成了深紫色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而脱色与否则决定于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由于G+细菌细胞壁较厚,尤其是肽聚糖含

9-12 醚键,有分支的直链 种类多样,无胞壁酸 4 酯键,无分支的直链 种类多样,含胞壁酸 能与白喉毒素反应 30S,50S 不敏感 敏感 有 不能与白喉毒素反应 30S,50S 敏感 不敏感 有 除一种外均无 甲硫氨酸 一般有 甲酰甲硫氨酸 古细菌 无 真细菌 一般有 量较高,网格结构紧密,含脂量又低,当它被酒精脱色时,引起细胞壁肽聚糖层网状结构的孔径缩小以至关闭,从而阻止了不溶性结晶紫-碘复体物的逸出,故菌体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层较薄,含量较少,而脂类含量高,当酒精色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透性增大,结晶紫-碘复合物也随之被抽提出来故G-菌体呈复染液的红色。

第四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同宗配合: 某些真菌,其有性生殖发生在同一个菌体中,是一种自身可孕的结合方 式。

2,假根:在毛霉目中,一些真菌在匍匐菌丝上或在两匍匐菌丝交连下方生长出须根状菌 丝,它们深入基质中吸收营养并支持上部的菌体,这种须根状菌丝称为假根。 3,锁状联合 在某些担子菌的次生菌丝上,在菌丝细胞隔膜处外面,形成的一种桥接状的菌丝结构。

4,半知菌 一些真菌个体发育时没有或没有被发现有性阶段,只有无性阶段,对这类真菌,人类只了解其生活史中的一半,故叫半知菌。

5,初生菌丝 指由单孢子萌发产生的、初期是无隔多核、不久产生横隔将细胞核分开而成为单核的菌丝。

6,吸器: 是某些寄生性真菌从菌丝上产生出来的旁枝,侵入寄主细胞内形成指状球状、或丛枝状结构,用以吸收寄主中的养料。 二、填空题

1,真菌无性繁殖孢子的种类主要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等五种。

2,真菌的有性孢子种类有__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3,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方式主要有_芽殖,裂殖 4, 构成丝状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___菌丝

5,丝状真菌的无隔菌丝是由__ 单个 __细胞组成,有隔菌丝是由__多个__细胞组成。 6,真菌菌丝有两种类型,低等真菌的菌丝是__无横隔膜的菌丝__,高等真菌的菌丝是__有横隔膜的菌丝__。

7,有一类真菌,由于仅发现_无性阶段___,未发现_有性阶段___,所以在真菌学中叫做半知菌。

8,蘑菇的子实体一般由菌盖(或菌帽),菌柄,菌褶,菌环,菌托等部分组成。 9,真核微生物包括有: _真菌,粘菌,藻类,原生动物

10,真菌卵孢子是由两个大小不同的配子囊经结合后形成的,其中小型配子囊叫雄器____,大型配子囊叫__藏卵器__。

11,真菌菌丝具有的功能是_吸收营养物质,进行繁殖

12,真菌的有性生殖过程可以分为质配,核配,减数分裂三个阶段。

13,真菌生长在基质内的菌丝叫__基内菌丝__,其功能主要是_吸收营养物质___,伸出基质外的菌丝叫 气生菌丝____,其功能主要是_转化成繁殖菌丝产生孢子___。 1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三项主要区别在(1)核和染色体,原核无核膜包围,真核有;原核只一条染色体,真核有多条染色体;(2)核蛋白体:原核70S,真核80S;(3)细胞器:原核细胞没有细胞器,真核细胞有线粒体、内质网、叶绿体等细胞器。 15,真菌子囊果的种类有_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三种。

16,真菌菌丝的变态体有__厚垣孢子,吸器,菌环和菌网,附着枝和附着胞,匍匐枝和假根,菌核,子座,菌索等。

17,丝状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几丁质, 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葡聚糖,甘露聚糖

18,担子菌亚门的真菌初生菌丝是由_担孢子萌发___产生,次生菌丝是由_两种不同遗传性的初生菌丝(或担孢子)联结后___形成。 19,真菌菌丝具有的功能是__吸收营养,无性繁殖。

20,原核微生物的细胞壁特有的组分是_肽聚糖___ 。酵母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___葡聚糖,甘露聚糖。而大部分霉菌的细胞壁是由_几丁质___组成的。 21,真菌生长的最适pH一般是 酸性环境 。

22,根霉的形态特征是具有__假根__和_匍匐菌丝___且菌丝_无根___;曲霉的形态特征是具有_足细胞___和_顶囊___,菌丝_有隔___;青霉的形态特征是具有_扫状枝 三、选择题

1,酵母菌的菌落类似于(C )。

A.霉菌菌落 B.链霉菌菌落 C.细菌菌落 2,指出错误的回答,真菌的无性孢子有:(B )。 A.分生孢子 B.接合孢子 C.游动孢子 D.节孢子

3,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无性繁殖是:(B )。 A.裂殖 B.芽殖 C.假菌丝繁殖 D.子囊孢子繁殖 4,指出错误的回答,根霉菌的孢子囊具有:(C )。 A.囊轴 B.囊托 C.囊领 D.囊梗 5,酿酒酵母的无性繁殖是:(C )。

A.一端出芽 B.二端出芽 C.多边出芽 D.三端出芽

6,指出错误的回答,真核微生物包括有:(C )。 A.真菌 B.粘菌 C.枝原体 D.原生动物 7,木耳(Auricularia)的有性孢子是:(A )。 A.担孢子 B.子囊孢子 C.接合孢子 D.卵孢子 8,子囊孢子总是:(A)

A.单倍体 B.二倍体 C.a或b兼有 9,某些酵母菌上下两细胞连接处呈细腰状,通常称为:(C )。 A.有隔菌丝 B.无隔菌丝 C.假菌丝 10,寄生真菌靠吸器吸收养料,吸器存在于:(D )。 A.寄主体外表上 B.寄主细胞外表上 C.寄主细胞间隙中 D.寄主细胞里面 11,根霉菌的假根是长在:(C )。

A.基内菌丝上 B.气生菌丝上 C.匍匐菌丝上 D.附属菌丝上 12,指出错误的回答,青霉菌的无性结构有:(A )。 A.足细胞 B.分生孢子梗 C.梗基 D.副枝

13,指出错误的回答,曲霉菌的形态结构有:( D)。 A.足细胞 B.分生孢子梗 C.小梗 D.副枝 14,酵母菌细胞壁中主要含有:(C )。 A.甘露聚糖 B.葡聚糖 C.A和B D.几丁质 15,啤酒酵母菌的生活史属(C )。

A.单倍体型 B.双倍体型 C.单双倍体型 D.双核体型 16,真菌通常是指( C )。

A. 所有的真核生物 B. 具有丝状体的微生物 C. 霉菌、酵母菌和蕈菌 D. 霉菌和酵母菌 17,构成丝状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A )。 A. 菌丝 B. 菌丝体 C. 无隔菌丝 D. 有隔菌丝 18,酵母菌的细胞壁主要含(D )。

A. 肽聚糖和甘露聚糖 B. 葡聚糖和脂多糖 C. 几丁质和纤维素 D. 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19,锁状联合是担子菌( D )的生长方式。

A. 双核的初生菌丝 B. 单核的初生菌丝 C. 单核的次生菌丝 D. 双核的次生菌丝 19,霉菌中的( B )分别是具有假根和足细胞 A. 米根霉和桔青霉 B 米根霉和黄曲霉 C. 高大毛霉和黑曲霉 D 黑根霉和红曲霉

四、是非题

1,子囊孢子是子囊菌亚门的有性孢子,内生。( T ) 2,真核微生物细胞中的线粒体是能量代谢的细胞器。( T ) 3,真菌的每一段菌丝都可以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菌体。( T ) 4,酵母菌进行有性生殖时产生的有性孢子是孢囊孢子。( F )

5,所有的曲霉在顶囊上都分化产生两轮小梗,再由次生小梗分化产生孢子。( F ) 6,无隔菌丝是多核的单细胞菌体,只有细胞核的分裂,没有细胞数量的增加。( T ) 7,曲霉的分生孢子梗长在足细胞上。( T )

8,真菌的繁殖器官多是由营养器官转变而成的。( T ) 9,在接合菌亚门中存在锁状联合现象。( F ) 10,一种真菌通常产生一种类型的无性孢子。( F ) 五、简答题

1,比较曲霉属菌和青霉属菌无性结构的不同。 比较项目 足细胞 分生孢子梗 分生孢子 菌落颜色 曲霉属 + 无隔,不分枝,顶端膨大呈顶囊 串生,形态多样,外表多纹饰 颜色多样且较稳定 青霉属 - 有隔,上部分枝呈帚状 串生,多为圆形,椭圆形 颜色多为蓝绿色且不太稳定 2,真菌的无性繁殖有哪些方式?

答:芽殖;裂殖;厚垣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菌丝片断的细胞等3,简述青霉属真菌的无性结构特征及其作用。

答:(1)分生孢子梗从菌丝细胞长出,有隔有分枝,小梗有单轮或双轮生,双轮生中又分为对称和不对称。分生孢子梗的分枝和轮生组成了复杂的扫帚状分枝结构。在扫状枝上,最后一级分枝为产生串生链状分生孢子的小梗,呈瓶梗状,着生小梗的细胞叫梗基,支持梗基的细胞叫副枝。分生孢子常为球形,椭圆形,呈蓝绿色。

(2)可产生青霉素,灰黄霉素等抗生素,还产生柠檬酸,延胡索酸,草酸等有机酸。危害水果,引起粮食、,食品、,饲料、,皮革、纺织品等的霉坏变质。有的种是人、畜的病原菌。在实验室和研究微生物中是一类污染菌。

4,真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哪些特殊的形态结构(至少答出五种)?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答:(1)厚垣孢子:渡过不良的环境条件 (2)吸器:寄生真菌侵入寄主细胞内吸收营养;

(3)菌环和菌网:某些捕虫类真菌用来捕捉线虫、轮虫等,以获养料; (4)附着枝和附着胞:一些真菌用来将菌丝附着在寄主体表上;

(5)匍匐枝和假根:匍匐菌丝是使菌丝向四周蔓延,并在其上可产生孢囊梗,假根能使菌丝固着在基物上,并能吸收营养; (6)菌核:抗逆不良环境条件;

(7)子座:抗逆不良环境,在其上产生子实体; (8)菌索:具抗逆性,使菌丝蔓延,产生子实体。 (5)(6)(7)(8)答任何一条均可。

5,酵母菌是真菌的一种类群,你能指出它与其它真菌有什么特殊的不同吗? 比较项目 营养体 细胞壁成分 酵母菌 单细胞或假菌丝 葡聚糖或甘露聚糖 丝状真菌 多细胞,菌丝体; 几丁质或纤维素; 产生无性孢子如分生孢无性繁殖 芽殖或裂殖 子,孢囊孢子,游动孢子等; 由两个性别不同的体细胞结合后产生,没性器官有性生殖 的分化,不形成子囊果和担子果,其内子囊裸露单生 在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 菌落与细菌菌落相似;菌落小;

6,试比较毛霉菌和根霉菌在形态特征上的异同。 营养体 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 毛霉菌 无隔多核的丝状体 + 根霉菌 同左 + 由菌丝分化成性器官,结合后产生接合孢子囊,子囊果,担子果,产生有性孢子 菌落表面呈绒状、絮状、粉状等;菌落大 囊轴 囊托 囊领 孢囊梗分枝 匍匐菌丝 假根 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 接合孢子附属枝 7,试比较真菌和细菌的异同, 细胞形态 细胞大小 细胞核 核糖体 细胞器 细胞壁成分 代谢 生长pH 繁殖方式 真菌 + - + + - - + - + + - - + + + - 细菌 单细胞 小 原核结构 为70S 无细胞器 肽聚糖 异养型、自养型 中性偏碱 裂殖 小,形状多样,表面光滑获皱褶。 与真菌相反 多细胞,有分枝的菌丝 大 真核结构 多为80S 有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 几丁质,纤维素,葡聚糖 异养型 偏酸性 芽殖、裂殖,产生有性和无性孢子 大,表面呈绒毛状,絮状等 对多烯类抗生素,灰黄霉素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等不敏感 菌落 对抗生素敏感性

第五章 病毒和亚病毒

一、名词解释

1,噬菌斑 在双层平板固体培养基上,释放出的噬菌体引起平板上的菌苔点性感染,在感染点上进行反复的侵染裂解形成透明斑,称噬菌斑 2,噬菌体是侵染细菌,放线菌的病毒,具有一般病毒的特征

3,病毒 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寄生于活细胞内的微生物,在细胞外具有大分子特征,在活细胞内部具有生命特征

4,溶源细胞 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寄主细胞称为溶源细胞,或叫细胞溶源化,溶源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以极低的频率(10-6)发生自发裂解,在用物理或化学方式处理后,会

发生大量裂解。

5,温和噬菌体 有些噬菌体在侵入细菌后,并不像烈性噬菌体那样立即大量复制繁殖,而是将它们的核酸整合在寄主染色体上,同寄主细胞同步复制,并传给子代细胞,寄主细胞不裂解,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

6,烈性噬菌体 噬菌体侵入细菌后,在细胞内进行复制,产生大量新的噬菌体粒子,并导致宿主迅速裂解的噬菌体

7,原噬菌体 整合在溶源细胞染色体上的噬菌体核酸称为原噬菌体,或前噬菌体 8,类病毒 是含有侵染性RNA分子,没有蛋白质外壳的一类植物病毒

9,一步生长曲线 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噬菌斑数为纵坐标所绘制的曲线,用以测定噬菌体侵染和成熟病毒体释放的时间间隔,并用以估计每个被侵染的细胞释放出来的噬菌体粒子数量的生长曲线称为一步生长曲线。 二、填空题

1,病毒在寄主体外,很易因外界环境如高温,射线等作用而__变性失活_;带封套的病毒容易被___脂类__破坏,因而可用消毒剂如_甲醛来消毒。

2,溶源性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有大约10-6细胞会发生___自发裂解_____现象,这是由于少数溶源细胞中的____温和噬菌体____变成了___烈性噬菌体_____的缘故。

3,温和噬菌体能以__原噬菌体(DNA)_整合在寄主胞的染色体上,形成_溶源_______细胞,该细胞具有免疫性复愈性、_自发裂解、诱变裂解、形成代谢产物等几个特征(填三个特征即可)。

4,烈性噬菌体入侵寄主的过程可分为_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_等五个阶段。 5,TMV病毒粒子的形状为__杆状,所含核酸为_ssRNA_。

6,T4噬菌体感染寄主细胞依靠___尾鞘收缩_将__核酸(DNA)注入寄主细胞。 7,检查细菌是否被噬菌体感染的方法,通常是观察菌苔是否能出现透明空斑,检查细菌液体培养物是否变清。

8,病毒是一种无细胞结构,能通过_细菌过滤器_,严格寄生于 活细胞_的超显微生物。 9,病毒的核壳体结构是:外壳是__蛋白质_______,壳体内是___核酸______,二者共同构成___核衣壳_;有些大型病毒___壳体__外还包有包膜,主要由____脂类_ 或___蛋白质组成。

10,大多数DNA动物病毒的核酸在__细胞核__复制,蛋白质在__细胞质中_合成,病毒粒子的组装在__细胞核内__完成。

11,病毒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酶,在寄主细胞外不能独立地进行__新城代谢_______和__复制__,只有在活_寄主细胞_中才表现生命活性,因而是严格的___寄生__生物。 12,组成壳体的壳粒基本上有两种排列方式:DNA病毒一般为___二十面体对称排列_,RNA病毒一般为__螺旋对称______。

13,烈性噬菌体以__核酸复制_进行繁殖,从生长曲线上可以将其分为___潜伏期_____,

__裂解期(突破期)_、___平稳期(最大量期)等三个时期。

14,卫星病毒是依赖___辅助病毒_____进行复制的一种小的__RNA_病毒。 15,大部分植物病毒由___核酸______和____蛋白质_____两种化学组成构成。 16,病毒是一种无__细胞结构,能通过__细菌过滤器,严格寄生于_活细胞_,的超显微生物。

17,病毒结晶含有___蛋白质_____和___核酸_____两种成分、

18,在病毒生物合成中,病毒结构蛋白质是由子代DNA转录,转录的__mRNA_翻译出来的。 19,朊病毒是一种__只有侵染性_的病毒。

20,病毒同___细胞生物___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病毒侵入细胞后,向寄主细胞提供 遗传物质,利用寄主细胞的_合成___系统进行___复制__。

21,病毒的出芽释放方式存在于_动物病毒___中,靠胞间连丝传播的病毒主要是__植物病毒 三、选择题

1,病毒的大小以( B)为单位量度。 A、?m B.nm C.mm 2,.E.coliT4噬菌体的典型外形是:( B ) A.球形 B.蝌蚪形 C.杆状 D.丝状

3,类病毒是一类仅含有侵染性(B )的病毒。 A.蛋白质 B.RNA C.DNA D.DNA和RNA。 4,病毒壳体的组成成份是:( B ) A.核酸 B.蛋白质 C.多糖 D.脂类 5,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A ) A.脂类 B.多糖 C.蛋白质 6,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 B )

A.DNA和RNA B.DNA或RNA C.DNA D.RNA 7,CPV是(B )

A.颗粒体病毒 B.质多角体病毒 C.核多角体病毒 8,NPV是( A )

A.核多角体病毒 B.质多角体病毒 C.颗粒体病毒 9,GV是:(B )

A.无包涵体病毒 B.颗粒体病毒 C.核多角体病毒 10,病毒的分类目前以(C )为主。

A.寄主 B.形态 C.核酸 11,最先提纯的结晶病毒是:(A ) A.烟草花叶病毒 B.痘苗病毒 C.疱疹病毒 D.流感病毒

12,在溶源细胞中,原噬菌体以(C )状态存在于宿主细胞中。 A.游离于细胞质中 B.缺陷噬菌体 C.插入寄主染色体 13,溶原性细菌对( C )具有免疫性。 A.所有噬菌体 B.部分噬菌体 C.外来同源噬菌体 D.其它噬菌体 14,病毒显著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征(B)

A. 具有感染性 B. 独特的繁殖方式 C. 体积微小 D.细胞内寄生 15,T4噬菌体的装配包括的亚装配过程有(C)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6,噬菌体是一种感染微生物的病毒,缺乏(B)。 A. 增殖能力 B. 独立代谢的酶体系 C. 核酸 D. 蛋白质 四、是非题

1,原噬菌体即插入寄主染色体DNA上的噬菌体核酸。(T )

2,溶源性细菌在一定条件诱发下,可变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 T ) 3,T4噬菌体粒子的形态为杆状。( F ) 4,所有昆虫病毒的核酸都是ssRNA。( F )

5,DNA病毒以双链为多,而RNA病毒以单链为多。( T )

6,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是DNA,而细菌病毒的核酸主要是RNA。(F )

7,大肠杆菌T4噬菌体靠尾部的溶菌酶溶解寄主细胞壁后靠尾鞘收缩将核酸注入寄主(T)

8,一种细菌只能被一种噬菌体感染。( F ) 9,朊病毒是只含有侵染性蛋白质的病毒。(T ) 10,细菌的溶源性是可以遗传的。( T ) 11,逆转录病毒RNA可以反转录为DNA。( T )

12,植物病毒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感病植株细胞内形成包含体。( T ) 13,ICTV是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的缩写。( F )

14,分离病毒的标本为避免细菌污染须加入抗生素除菌,亦可用离心或过滤方法处理。(T )

15,病毒包膜系病毒以芽出方式成熟时自细胞膜衍生

而来,故其结构和脂质种类与含量皆与细胞膜相同。( T ) 五、简答题

1,绘出T4噬菌体的形态图并标明各部位名称。 2,试述烈性噬菌体的侵染循环。 答:烈性噬菌体侵入寄主的过程如下:

(1)吸附:噬菌体与敏感的寄主细胞的特异性受点相结合, 直至达到饱和吸附,设定噬菌体数量为N;

(2)侵入:噬菌体核酸注入细胞中,壳体留在细胞外,表面看到的壳体数仍为N; (3)核酸复制及生物合成:此阶段在细胞内进行,此阶段看不到噬菌体,称潜伏期; (4)粒子成熟:噬菌体粒子在细胞内组装完成;

(5)寄主细胞裂解:噬菌体大量释放出来,设此时噬菌体数为M,则M?N。所释放出的病毒粒子如遇适当寄主,可立即进行吸附直至完成下次侵染循环 3,简单叙述病毒的特点。

答:①个体极小。大多数直径小于150纳米。 ②专性寄生。

③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一种核酸类型,化学组成和繁殖方式都较简单。 ④没有或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合成系统,也没有核糖体。

⑤在寄主细胞内的病毒对各种化学药剂和抗菌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⑥经提纯的病毒结晶能保持侵染力 4,简述病毒的复制方式。

答;病毒的复制可以用毒性噬菌体入侵寄主的过程来说明。如大肠杆菌的T2噬菌体是一种毒性噬菌体,T2噬菌体是双链DNA病毒,多面体壳体,有一个可收缩的尾部,尾部由中空的尾鞘和可收缩的蛋白质尾髓组成,尾端有六根尾丝。毒性噬菌体入侵寄主的过程共分为五个阶段:①吸附:噬菌体与敏感的寄主细胞接触,在寄主细胞的特异性受点上结合。T2噬菌体是以尾部末端和寄主的受点吸附的。②侵入:噬菌体吸附在细菌细胞壁的受点上以后,核酸注入细菌细胞中,蛋白质壳体留在外面。从吸附到侵入,时间间隔很短,只有几秒到几分钟。③核酸复制:噬菌体核酸进入寄主细胞后,操纵寄主细胞的代谢机能,大量复制噬菌体核酸,但不形成带壳体的粒子,称为潜育期。④粒子成熟:寄主细胞合成噬菌体壳体(T2噬菌体包括头部尾部)形成完整的噬菌体粒子。⑤寄主细胞裂解:噬菌体粒子成熟,引起寄主细胞的裂解释放出病毒粒子。在细菌培养液中,细菌被噬菌体感染,细胞裂解,浑浊的菌悬液变成为透明的裂解溶液。在双层平板固体培养基上,稀释的噬菌体悬液引起点性感染,在感染点上进入反复的侵染过程,产生噬菌斑。 六、论述题

1,某发酵工厂生产菌株经常因噬菌体“感染”而不能正常生产,在排除了外部感染的可

能性后有人认为是由于溶源性菌裂解所致,你的看法如何?并设计一实验证明。 答:本人也认为有这种可能性。

溶源菌是指在核染色体组上整合有前噬菌体并能正常生长繁殖而不被裂解的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具有自发裂解、诱导、免疫性、复愈、溶源转变等特性。

检验方法是将适量发酵液与大量的敏感性指示菌(遇溶源菌裂解后所释放的温和噬菌体会发生裂解性生活周期者)相混合,然后加至琼脂培养基中倒一平板。过一段时间后溶源菌就长成菌落。由于在溶源菌分裂过程中有极少数个体会发生自发裂解,其释放的噬菌体可不断侵染溶源菌菌落周围的指示菌菌苔,所以会产生一个个中央有溶源菌小菌落、四周有透明圈的特殊噬菌斑。

第七章 微生物代谢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发酵 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2,呼吸作用 指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交给NAD(P)+、FAD或FMN等电子载体,再经电子传递系统传给外源电子受体,从而生成水或其它还原型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指以无机氧化物(如NO3-,NO2-,SO42-等)代替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作用。

4,有氧呼吸 是指微生物氧化底物时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作用 5,初级代谢产物由初级代谢产生的产物称为初级代谢产物,这类产物包括供机体进行生物合成的各种小分子前体物,单体与多聚体物质以及在能量代谢和代谢调节中起作用的各种物质。

6,次级代谢产物 微生物在次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产物称次级代谢产物。包括:抗生素,毒素,生长剌激素,色素和维生素等。

7,巴斯德效应 在有氧状态下酒精发酵和糖酵解受抑制的现象,因为该理论是由巴斯德提出的,故而得 二、填空题

1,细菌生长所需要的戊糖、赤藓糖等可以通过____HMP_____途径产生。 2,合成代谢可分为_产生三要素、合成前体物、合成大分子等三个阶段。 3,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_ 维生素、抗生素、生长刺激素、毒素、色素 4,无氧呼吸多数是以____无机化合物中的氧______作为最终电子受体。 5,光合磷酸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6,发酵是在___厌氧__条件下发生的。

7,每一分子葡萄糖通过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产生___2___个ATP

8.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的发酵有___乙醇发酵、乳酸发酵、丁酸发酵__等。 9,乳酸发酵一般要在__厌氧__条件下进行,它可分为____正型__和____异型_____乳酸发酵。

10,无氧呼吸中的外源电子受体有__乙醇发酵、乳酸发酵、丁酸发酵等物质。 11,微生物的产能方式主要有_____呼吸、无机物氧化、发酵、光合磷酸化

1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经____EMP______途径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入_TCA循环_______被彻底氧化成____CO2____和____H2O____。

13,在乙醇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利用__糖酵解_____途径将葡萄糖分解成_丙酮酸_,然后在__脱羧_酶作用下,生成___乙醛_______,再在_脱氢___酶的作用下,被还原成乙醇。 三、选择题

1,自然界中的大多数微生物是靠( B )产能。 A.发酵 B.呼吸 C.光合磷酸化

2,在原核微生物细胞中单糖主要靠( A )途径降解生成丙酮酸。 A.EMP B.HMP C.ED

3,在下列微生物中能进行产氧的光合作用是( B ) A.链霉菌 B.蓝细菌 C.紫硫细菌

4,反硝化细菌进行无氧呼吸产能时,电子最后交给( C )。 A.无机化合物中的氧 B.O2 C.中间产物 四、是非题

1,UDP—G,UDP—M是合成肽聚糖的重要前体物,它们是在细胞质内合成的。( T) 2,ED途径主要存在于某些G+菌中( F)

3,维生素、色素、生长剌激素、毒素以及聚?-羟基丁酸都是微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 F)

4,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是微生物主代谢不畅通时,由支路代谢产生的。( T) 5,双歧杆菌走HK途径进行异型乳酸发酵。( T ) 五、简答题

1,化能异养微生物进行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可通过哪些代谢途径产生? 答:EMP途径,HMP途径 ED途径 TCA途径产生 2,举例说明微生物的几种发酵类型。 答:微生物的发酵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乳酸发酵,如植物乳酸杆菌进行的酸泡菜发酵。 乙醇发酵:如酵母菌进行的酒清发酵。

丙酮丁醇发酵:如利用丙酮丁醇梭菌进行丙酮丁醇的发酵生产。 丁酸发酵:如由丁酸细菌引起的丁酸发酵。

3,比较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主要区别。

答:呼吸作用和发酵作用的主要区别在于基质脱下的电子的最终受体不同,发酵作用脱下的电子最终交给了底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呼吸作用(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从基质脱下的电子最终交给了氧。(有氧呼吸交给了分子氧,无氧呼吸交给了无机氧化物中的氧) 六、问答题

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试述其肽聚糖合成的途径。 答:(1) UDP-NAG生成。 (2) UDP-NAM生成。 上述反应在细胞质中进行。 (3) UDP-NAM上肽链的合成。

首先,L-丙氨酸与UDP-NAM上的羟基以肽键相连。然后D-谷氨酸,L-赖氨酸,D-丙氨酸和D-丙氨酸逐步依次连接上去,形成UDP-NAM-5肽。连接的过程中每加一个氨基酸都需要能量,Mg2+或Mn2+等,并有特异性酶参加。肽链合成在细胞质中进行。 (4) 组装。

UDP-NAM-5肽移至膜上,并与载体脂-P结合生成载体脂-P-P-NAM-5肽,放出UMP。UDP-NAG通过?-1,4糖苷键与载体脂-P-P-NAM-5肽结合生成NAG-NAM-5肽-P-P-载体脂,放出UDP。新合成的肽聚糖基本亚单位可以插入到正在增长的细胞壁生长点组成中,释放出磷酸和载体脂-P。 (5) 肽聚糖链的交联。

主要靠肽键之间交联。革兰氏阳性菌组成甘氨酸肽间桥,阴性菌由一条肽链上的第4个氨基酸的羟基与另一条肽链上的第3个氨基酸的自由氨基相连。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一、名词解释 1,细菌纯培养

2,灭菌 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 3,防腐 就是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即通过制菌作用防止食品、生物,制品等对象发生霉腐的措施 二、填空题

1,多数细菌生长最适pH是6.5—7.5,放线菌生长最适pH一般是 7.5—8.0,真菌生长的最适pH一般是5--6。

2,消毒和灭菌的区别是 前者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后者杀死所有微生物的细胞,包括细菌的芽孢

3,细菌纯培养的生长曲线可分为 延滞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等四个时期。

4,计算世代时间应在细菌生长的 ___对数生长期 进行,生产中为了长期维持对数生长期可采取 连续培养法,如培养细菌的目的在于获得大量菌体,应在培养的____最高稳定期进行收获。

5,巴斯德消毒法的工艺条件是(62-63) ℃,30 min或71 ℃,15 min。

6,连续培养的方法主要有_____恒浊法__________ 和 _____恒化法__________ 两种。 7,根据微生物与氧气的关系,可将微生物分成__好氧,兼性厌氧,厌氧,微好氧,耐氧 五个类型。

8,影响微生物代时的主要因素有_菌种 营养成份 温度 营养物浓度

9,进行湿热灭菌的方法有巴氏消毒法 煮沸消毒法 间歇灭菌法 常规加热灭菌法 连续加压灭菌法

10,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__营养物质 水的活度 温度 Ph 氧 等。 11,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有温度 辐射作用 过滤 渗透压 干燥 超声波等。

12,列出几种常用的消毒剂如_红汞 石炭酸 醋酸 碘酒 三、选择题

1,高温对微生物的致死是因为:( D )

A.高温使菌体蛋白变性 B. 高温使核酸变性 C. 高温破坏细胞膜的透性 D. A – C 2,消毒效果最好的乙醇浓度为:( B ) A.50 %。 B.70 %。 C..90 % 3,巴氏灭菌的工艺条件是:( A )

A.(62-63) ℃ 30 min B.(71-72) ℃ 30 min C.(60-70) ℃ 30 min 4,杀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B ) A.消毒 B.灭菌 C.防腐 5,测微生物活菌数通常采用:(A )

A.稀释平板法 B.滤膜培养法 C.稀释培养法 6,各种中温型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A )

A.(20-40) ℃ B.(25-37) ℃ C.(35-40) ℃ 7,链霉素抑菌机制是:( C )

A.破坏膜的结构 B.阻碍细胞壁的合成 C.阻碍70S核糖体对蛋白质的合成 8,专性厌氧微生物是由于其细胞内缺少(D ),从而不能解除分子氧对细胞的毒害。 A. BOD B. COD C. NOD D. SOD 9,使用高压锅灭菌时,打开排汽阀的目的是(D )

A 防止高压锅内压力过高,使培养基成分受到破坏 B 排尽锅内有害气体 C 防止锅内压力过高,造成灭菌锅爆炸 D 排尽锅内冷空气

10,发酵工业上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经常在(C )放罐以提取菌体或代谢产物。 A.延滞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末期 D.衰亡期 11,所有微生物世代时间在( A )

A. 不同 B.在30分钟之内 C. 为3 h D.为12 h

12,直接显微镜计数用来测定下面所有微生物群体的数目,除了( D )之外 A. 原生动物 B. 真菌孢子 C. 细菌 D. 病毒

13,为了下述目的,微生物学研究中可以用滤膜,但除了( D )之外。 A. 从细菌中分离出病毒 B. 测定细菌数目

C.从ATP分子分离出葡萄糖分子 D. 从原生动物分离出病毒 四、是非题

1,在群体生长的细菌数量增加一倍所需时间为代时。( F )

2,在最适生长温度下,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最快,因此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发酵温度应选择最适生长温度。( F )

3,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所以细胞数目并不增加。( F )

4,最适的生长繁殖温度就是微生物代谢的最适温度。( F )

5,最低温度是指微生物能生长的温度下限。最高温度是指微生物能生长的温度上限。(T )

6,通常一种化合物在某一浓度下是杀菌剂,而在更低的浓度下是抑菌剂。( T ) 7,真菌最适的生长条件是环境中有点碱性。( F ) 8,在实验室中细菌不能形成菌落。( F)

9,连续培养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始终保持在最高稳定生长阶段。 (F ) 10,酒精的浓度越高,杀菌能力越强。 (F )

11,微生物生长的最适pH与合成某种代谢产物的pH是一 致 的。(F) 五、问答题

1,试述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答: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可概括为: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高温可使菌体蛋白变性,导致微生物死亡,常用高温进行消毒灭菌;低温对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伤作用,故低温用于保藏食品

2,细菌的纯培养生长曲线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各有什么特点

答:细菌的纯培养生长曲线分为四个时期,即延滞期,对数生长期,稳定长期和衰亡期。 延滞期的特点是:分裂迟缓,代谢活跃。

对数生长期的特点是:细菌数量以几何级数增加。

稳定期的特点是:新增殖的细胞数与老细胞的死亡数几乎相等。 衰亡期的特点是;活菌数按几何级数下降。 3,试比较灭、消毒、防腐和化疗之间的区别。

答:灭菌是杀死所有微生物;消毒是杀死或消除所有病原微生物,达到防止病原菌传播的目的;防腐是利用理化因子使微生物暂不生长;化疗是有效地消除宿主体内的微生物。 4,试述影响延迟期长短的因素。

答:菌种:繁殖速度较快的菌种的延迟期一般较短;

接种物菌龄:用对数生长期的菌种接种时,其延迟期较短,甚至检查不到延迟期; 接种量:一般来说,接种量增大可缩短甚至消除延迟期(发酵工业上一般采用1/10的接种量);

培养基成分:在营养成分丰富的天然培养基上生长的延滞期比在合成培养基上生长时短;接种后培养基成分有较大变化时,会使延滞期加长,所以发酵工业上尽量使发酵培养基的成分与种子培养基接近。

5,某细菌在t0时的菌数是10 个/ml,经过400分钟后,菌数增加到10 个/ml,计算该细菌的世代时间和繁殖的代数。 答:在t0时菌数X=100 在t1时菌数Y=1000000000

n(代数)=3.32g(y/x)=3.3(lg109-lg102)=3.3×7=23.1 代时G=(400-0)÷23.1=17.3

6,细菌肥料是由相关的不同微生物组成的一个菌群并通过混合培养得到的一种产品。活菌数的多少是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但在质量检查中,有时数据相差很大。请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如何克服?

答:最常用活菌计数法是平板菌落计数,但一个菌落可能是一个细胞形成也可能是多个细胞一起形成,另一方面,其他杂菌也可以形成类似菌落,所以在质量检查中采用培养平板计数法,有时会数据相差很大。

解决方法:采用培养平板计数法要求操作熟练、准确,否则难以得到正确的结果。要求样品充分混匀,保证每个活细胞都能分别形成菌落;尽可能选用选择性培养基,保证计数菌落为有效菌落。 六、论述题

1,细菌耐药性机理有哪些,如何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答:细菌耐药性机理:(1)细胞质膜透性改变,使抗生素不进入细胞;(2)通过主动外排系统把进入细胞内的药物主动排出细胞外;(3)把药物作用的靶位加以修饰和改变;(4)产生一种能使药物失去活性的酶;(5)形成“救护途径”,通过被药物的代谢途径发生变异,而变为仍能合成原产物的新途径。

2

9

对控制耐药性出现的一些成功策略:严格控制与耐药菌出现有关的抗生素,不限制低潜在耐药性的抗生素的使用,不使用无效的抗生素,抗生素治疗周期不宜过长,不连续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持续性白细胞增多的低烧,不使用抗生素治疗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高烧。

第八章 微生物生态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是一种微生物吞食或消化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如原生动物捕食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孢子等。

2,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是两种微生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特定结构的共生体,两者绝对互为有利,生理上发生一定的分工,且具有高度专一性,其他微生物种一般不能代替共生体中的任何成员。且分开后难以独立生活,但不排除在另一生境中独立生活

3,微生物之间的偏利互生关系 这种关系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两个微生物类群共栖,一个群体得益,而另一个群体既不得益也不受害的情况。

4,微生物之间的寄生关系 是指一种微生物生活在另一种微生物的表面或体内,并从后一种微生物的细胞中获取营养而生存,常导致后一种微生物发生病害或死亡的现象 5,微生物之间的拮抗关系 是两种微生物生活在一起时,一种微生物产生某种特殊的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从而抑制甚至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

6,微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是指两个或多个微生物种群生活于同一环境中时,竞争同一基质,或同一环境因子或空间而发生的其中一方或两方的群体大小或生长速率受到限制的现象

7,土著性微生物区系 是指土壤中那些对新鲜有机物质不很敏感,常年维持在某一水平上,即使由于有机物质的加入或温度、湿度变化而引起的数量变化,其变化幅度也较小的微生物类群。

8,极端环境微生物 能生存于极端环境如高温、低温、高酸、高碱、高压、高盐等环境中

9,水体的富营养化 是指水体中氮、磷元素等营养物的大量增加,远远超过通常的含量,结果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使藻类和某些细菌的数量激增,其他生物种类减少。 二、填空题

1,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互惠关系,共生关系,拮抗关系,寄生关系,捕食关系等。 2,微生物生态学就是研究处于环境中的微生物和与微生物生命活动相关的物理以及化学和生物等环境条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密度一般是城市 __高___于农村,无植被地表 __高___于有植被地表,陆地上空 ___高___ 于海洋上空,室内 __高__ 于室外。

4,红萍与蓝细菌构成一个共生体,红萍提供 ____碳__ 源和 ___能___源给蓝细菌,蓝

细菌提供 ___氮__ 源给红萍。

5,微生物之间的拮抗关系可以分为 ___特异性拮抗 和 非特异性拮抗 两种。 6,微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包括了对 ______营养__ 和 __空间_____ 的竞争。 7,极端环境有高温,高酸,高碱,高压,高盐,低温等。

8,江河流经城市前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要明显 _底__ 于流经城市后水体中的数量, 其原因是流经城市时会有 _工业有机废水_、__生活污水__以及其他___废弃物_ 的大量进入, 使微生物得以大量繁殖。

9,根据嗜热菌与温度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即 ___极端嗜热菌,兼性嗜热菌,耐热细菌

10,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原因在于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多、基质来源广、适应性强,

11,微生物能形成芽孢、孢子休眠体、可在自然界中长期存活,微生物个体小易随水流、气流等迅速传播。

12,根据微生物对盐浓度的适应性和需要性,可将微生物分为 非嗜盐微生物,弱嗜盐微生物,中等嗜盐微生物,极端嗜盐微生物,耐盐微生物 五个类群。 三、选择题

1,好氧性微生物与厌氧性微生物共栖时,两者可形成:( A ) A. 互利共栖关系 B. 偏利共栖关系 C. 拮抗关系 D. 寄生关系

2,酸菜腌制后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这是人们利用了微生物之间的( C ) A. 捕食关系 B. 寄生关系 C. 非专一性拮抗关系 D. 专一性拮抗关系

3,弗来明发现青霉素是由于观察到在产黄青霉菌菌落周围不见有革兰氏阳性细菌生长,而再深入研究创造奇迹的。这是人类首次观察到的微生物之间的(C ) A. 寄生关系 B. 捕食关系

C. 专一性拮抗关系 D. 非专一性拮抗关系

4,红萍与蓝细菌之间不仅在营养上互生,且蓝细菌生存于红萍腹腔内,它们之间是一种:( B )

A. 互生关系 B. 共生关系 C. 寄生关系 D. 竞争关系

5,空气并不是微生物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因为:( A ) A. 缺乏营养 B. 高pH C. 夏季高温 D. 无固定场所

6,生长于下列海水水域中的微生物应认为是极端环境微生物的是:(C ) A. 近海海水微生物 B. 远洋浅层海水微生物

C. 远洋深处海水微生物 D. 表面海水微生物

7,在分解复杂大分子有机物时,往往是由多种微生物共同协同完成的,乙种微生物以甲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食物,丙种微生物又以乙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食物,这种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称为:( B )

A. 互生关系 B. 接力关系 C. 共生关系 D. 寄生关系

8,地衣中的藻类(或蓝细菌)为真菌提供碳源,能源和O2,而真菌则为藻类提供矿质营养,CO2 和水分,它们之间构成了:( B ) A. 互利共栖关系 B. 共生关系 C. 偏利共栖关系 D. 竞争关系

9,多种微生物生存于营养丰富条件良好的同一环境时,会竞争:(D ) A. 营养物质 B. 水 C. 空气 D. 空间

10,两种微生物之间形成共生关系具有下列特性的是:( A ) A. 形成一个特殊的共生体 B. 在生理代谢上各不相干 C. 其中一种微生物可以逐步杀害另一种微生物 D. 其他微生物可以任意代替其中的一种微生物 11,海水中的微生物具有的特点是:( D ) A. 嗜酸 B. 嗜碱 C. 嗜热 D. 嗜盐 12,微生物之间的寄生关系具有:( C )

A. 随意性 B. 可代替性 C. 高度专一性 D. 适应性

13,纤维分解菌与自生固氮菌之间由于前者为后者提供碳源,后者为前者提供氮源而构成B

A. 偏利共栖关系 B. 互利共栖关系 C. 共生关系 D. 寄生关系

14,厌氧有机物降解中,产氢产乙酸菌对产甲烷细菌提供了生长和产甲烷基质,而产甲烷细菌则解除了抑制产氢产乙酸菌的高氢分压,使降解得以继续, 构成了:( B ) A. 拮抗关系 B. 互利共栖关系 C. 共生关系 D. 偏利共栖关系

15,甲种微生物较乙种微生物更喜高温生长,一旦环境温度有所提高,就会出现:( A) A. 甲种微生物渐占优势 B. 乙种微生物渐占优势

C. 甲、乙两种微生物都受到抑制 D. 甲、乙两种微生物的比例维持均势原状 16,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指:(D )

A. 一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另一种微生物的抑制或毒害

B. 一种微生物与另一种微生物利用同一营养而造成一种微生物的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C. 一种微生物进入另一种微生物体内并依赖于后者生存 D. 一种微生物捕获吞食消化另一种微生物

17,土壤淹水后有利于下列微生物的生长的是:( A ) A. 兼性厌氧细菌 B. 专性厌氧细菌 C. 好氧性细菌 D. 放线菌和霉菌 18,温和噬菌体在宿主细胞中的生存可视为微生物之间的:( C) A、 拮抗关系 B. 共生关系 C. 内寄生关系 D. 外寄生关系 四、判断题:√

1,一种微生物寄生于其他微生物时没有选择性、。( × ) 2,细菌不能寄生于细菌,真菌不能寄生于真菌。(×)

3,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唯一因素。(×) 4,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是微生物之间典型的互惠共生关系。(√ ) 5,微生物之间的竞争仅仅是为了营养。( F )

6,在菌根中不仅是菌根菌对植物有利,而且植物对菌根也有利,因为这是一种共生关系。(√ )

7,叶面附生微生物以放线菌为主,细菌是很少的。( F )

8,乳酸发酵后的牛奶可以保存相对较长的时间,这种乳酸菌与其他牛奶腐败细菌之间构成了一种特异性的拮抗关系。( F )

9,由于极端环境中的条件太苛刻,因而在极端环境中无微生物生存。( F ) 10,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也可以在普通条件下生存。( F ) 五、问答题

1,举例阐述微生物之间的偏利共栖互生关系。

答:这种现象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两个微生物群体共栖,一个群体得益而另一个群体无影响的情况。如在一个环境中好氧微生物与厌氧微生物共栖时,好氧微生物通过呼吸消耗掉氧气为厌氧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创造了厌氧生活的环境条件,使厌氧微生物得以生存和生长,而厌氧微生物的生存与生长对于好氧性微生物来说并无害处。 2,举例阐述微生物之间的互利共栖互生关系

答:这是两个微生物群体共栖于同一生态环境时互为有利的现象。较之双方单独生活时更好,生活力更强。这种互为有利可以是相互提供了营养物质,可以是相互提供了生长素物质,也可以是改善了生长环境或兼而有之。

例如纤维素分解细菌和固氮细菌共栖时,可以由纤维素分解细菌分解纤维素为固氮细菌提供生长和固氮所需的碳源和能源,而固氮细菌可以固定氮素为纤维素分解细菌提供氮

源和某种生长素物质,这样互为有利,促进了纤维素的分解和氮素的固定。 3,举例阐述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答:一种微生物与另一种微生物生长于同一环境中,双方的生命活动互为有利,关系紧密,形成一个特殊的共生体结构,在这个共生体中,两种微生物可以有明确的生理上的分工和协作,在分类上可以形成独立的分类系统,这种关系称为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如地衣,就是由藻类与真菌形成的共生体,两者之间有较明确的分工,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固定转化为有机物,给真菌提供碳源和能源,能固氮的藻类还可提供氮源。而真菌可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等提供给藻类。 4,举例说明微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答:竞争关系是指在一个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两个或多个微生物类群共同依赖于同一基质或环境因素时,产生的一方或双方微生物群体数量增殖速率和活性等方面受到限制的现象。如在同一个厌氧消化环境中,甲烷八叠球菌和甲烷丝菌都利用乙酸生长和产甲烷,但各自的Km值分别为3mmol/L和0、07mmol/L,因此当环境中有较高乙酸浓度时,由于甲烷八叠球菌对乙酸的亲和力高,生长速率大,几乎只见到甲烷八叠球菌。当乙酸浓度降低时,由于甲烷八叠球菌难以利用低浓度的乙酸,而甲烷丝菌却能很好利用低浓度乙酸而逐渐占优势。

5,阐述微生物在不同地域上空的生态分布规律。

答:在不同地域上空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差异很大,城市上空空气中的微生物密度大大高于农村上空的微生物密度,在城市中街道上空的微生物密度大大高于公园上空的微生物密度。在农村中无植被地表上空的微生物密度高于有植被地表上空的微生物密度,饲养牲畜的畜舍空气中的微生物密度可能是最高的,可达1,000,000-2,000,000个/m3。一般来说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密度高于室外空气中的微生物密度,宿舍中的微生物密度可达20,000个/m3。陆地上空的微生物密度高于海洋上空的微生物密度。在人迹稀少的北极上空以及雪山上空的微生物密度很低,甚至难以检测到。 6,阐述微生物在各类水体间的生态分布规律。

答:大气水和雨雪中一般微生物数量不高,在长时间降雨过程后期,菌数更少,甚至可达无菌状态。高山积雪中也较少。江河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各不相同,与流经接触土壤和是否流经城市有关。土壤中的微生物随雨水和灌水排放等进入水体,或悬浮于水中,或附着于水中有机物上,或沉积于江河淤泥中。当江河流经城市时,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有机废水和动植物残体进入水体,不仅带入大量微生物,且微生物可利用进入的有机体而旺盛繁育,数量大增。随着流程增加有机物被分解,微生物数量也逐渐减少。 池塘水一般由于靠近村舍,有机物进入较多,人畜粪便污染机率较高,不仅在数量上较高,且种类也较多。大型湖泊水体由于其不流动性和周边受湖岸土壤和有机物质进入的影响,一般周边水域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都多于湖泊中心水体。海洋水体中心的微生物和种类不多,但沿海海岸水体中微生物数量和种类较远洋中心水体要多得多

六、论述题

1,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答: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主要受到营养物质、含水量、氧、温度、pH等因子的影响,而土壤能满足微生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因为①土壤中含有大量动植物和微生物残体,可供微生物作为碳源、氮源和能源;②土壤中含有大量而全面的矿质元素;③土壤中的水分可满足微生物对水分的需求;④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可满足好氧微生物的生长,而通气条件差,处于厌氧状态时,又可满足厌氧微生物的生长;⑤土壤的pH范围在3.5~10之间,多数在5.5~8.5之间,是大多数微生物的适宜生长的pH范围;⑥土壤温度变化幅度小而缓慢,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所以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第九章 微生物遗传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点突变 DNA链上的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发生改变,称为点突变。 2,感受态 受体菌最易接受到外源DNA片段并实现转化的生理状态。

3,基因工程 又称重组DNA技术,它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在体外将供体生物控制某种遗传性状的一段生物大分子-----DNA切割后,同载体连接,然后导入受体生物细胞中进行复制、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的育种技术。

4,接合 遗传物质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从一个细胞转入到另一细胞而表达的过程称为接合。

5,F'菌株当Hfr菌株内的F因子不正常切割而脱离其染色体时,可形成游离的但携带一小段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含有这种F因子的菌株称为F'菌株

6,诱变育种 使用各种物理或化学因子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突变率,从中挑选出少数符合育种目的的突变株。

7,营养缺陷型 由于基因突变引起菌株在一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和碱基)的合成能力上出现缺陷,而必须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相应的物质才能正常生长的突变型 8,准性生殖 是一种类似于有性生殖但比它更为原始的一种生殖方式,它可使同一生物的两个不同来源的体细胞经融合后,不通过减数分裂而导致低频率的基因重组。准性生殖常见于半知菌中。

9,重组DNA技术是指对遗传信息的分子操作和施工,即把分离到的或合成的基因经过改造,插入载体中,导入宿主细胞内,使其扩增和表达,从而获得大量基因产物或新物种的一种崭新的育种技术。

10,基因重组或称遗传重组,两个独立基因组内的遗传基因,通过一定的途径转移到一起,形成新的稳定基因组的过程。

11,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一个基因内部遗传结构或DNA序列的任何改变,而导致的遗传变化就称基因突变。

12,移码突变指诱变剂会使DNA分子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的增添或缺失,从而使该部位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发生转录和转译错误的一类突变。

13,转导通过完全缺陷或部分缺陷噬菌体的媒介,把供体细胞的DNA小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14,转化 受体菌直接吸收了来自供体菌的DNA片段,通过交换与整合,从而获得部分新的遗传性状的现象。

15,普遍性转导噬菌体可以转导供体菌染色体的任何部分到受体细胞中的转导过程。 16,局限性转导 通过部分缺陷的温和噬菌体把供体菌的少数特定基因携带到受体菌,并与后者的基因组整合;、重组,形成转导子的现象。

17,接合 供体菌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直接接触,把F质粒或其携带的不同长度的核基因组片段传递给后者,使后者获得若干新遗传性状的现象

18,转染 :指用提纯的病毒核酸去感染其宿主细胞或其原生质体,可增殖出一群正常病毒后代的现象。 二、填空题

1,DNA分子中一种嘧啶被另一种嘌呤取代称为__颠换____。

2,受体细胞从外界吸收供体菌的DNA片段(或质粒),引起基因型改变的过程称为__转化,

3,F+和F-杂交中,结果是供体菌成为__F+___,受体菌成为__F+___。 4,四种引起细菌基因重组的方式是__转化,转导,接合,原生质体融合。

5,准性生殖包括__菌丝联结,异核体的形成,杂合二倍体的形成(或核配),体细胞交换和单倍体化_ 、四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6,1944年_艾弗里(O.T.Avery)____等人证明了转化因子为DNA。 7,在基因工程中,质粒和噬菌体的作用常是作__基因载体_____。

8,Lederberg的影印培养实验证明了__基因突变与环境条件没有直接对应的关系_____。

9,当Griffith用活的粗糙型肺炎双球菌和加热灭活的光滑型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射小鼠时,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分离到了_活的光滑型肺炎双球菌_____,其原因是___发生了转化__。

10,脉孢菌(Neurospora)子囊孢子出现第二次分裂分离现象是由于染色体__发生了交换,

11,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上的调节基因编码产生_阻遏蛋白_____。

12,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是_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___、T2噬菌体感染实验___和_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____;而证明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三个经典实验又是__变量实验,涂布实验,影印实验

13,质粒根据分子结构可有CCC型,OC型,L型_三种构型,而根据质粒所编码的功能

和赋予宿主的表型效应,又可将其分为_ F质粒,抗性质粒,产细菌素的质粒,毒性质粒,代谢质粒,降解质粒,隐秘质粒等类型。

14,检测质粒常用的方法有_提取所有胞内DNA后电镜观察,超速离心,琼脂糖凝胶电泳

15,不同碱基变化对遗传信息的改变可分为_缺失,添加,易位,倒位_四种类型,而常用的表型变化的突变型有营养缺陷型,抗药性突变型,条件致死突变型,形态突变型。: 16,基因自发突变具有的特性为_营养缺陷型,抗药性突变型,条件致死突变型,形态突变型

17,紫外线照射能使DNA相邻碱基形成_嘧啶二聚体____,从而导致DNA复制产生错误,用紫外线诱变微生物后应在红光或暗处_____条件下进行,以防止_光复活___现象的产生。

18,细菌基因转移的三种方式为__接合,转导,转化_。

19,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系统是由一个操纵子和它的__调节基因___所组成的,每一操纵子又包括__结构基因,操纵基因,启动基因。

20,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是在__干燥,避光,缺氧,缺乏营养物质,低温等环境条件下,使其处于代谢不活泼状态。 三、选择题

1,已知DNA的碱基序列为CATCATCAT,什么类型的突变可产生如下碱基序列的改变:CACCATCAT?( D )

A.缺失 B.插入 C.颠换 D.转换

2,将细菌作为实验材料用于遗传学方面研究的优点是:( D )

A.生长速度快 B.易得菌体 C.细菌中有多种代谢类型 D.所有以上特点 3,以下碱基序列中哪个最易受紫外线破坏?(B ) A.AGGCAA B.CTTTGA C.GUAAAU D.CGGAGA

4,在大肠杆菌(E.coli)的乳糖操纵子中,基因调节主要发生在( C )水平上。 A.转化 B.转导 C.转录 D.翻译 5,转座子( A )。

A.能从DNA分子的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 B.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质粒 C.是一种碱基类似物 D.可引起嘌呤和嘧啶的化学修饰 6,F因子和λ噬菌体是:( A)

A.与寄主的生活能力无关 B.对寄主致死 C.与染色体重组后才可复制 D.仅由感受态细胞携带 7,抗药性质粒(R因子)在医学上很重要是因为它们:( B)

A.可引起某些细菌性疾病 B.携带对某些抗生素的特定抗性基因 C.将非致病细菌转变为致病菌 D.可以将真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

8,F+?F-杂交时,以下哪个表述是错误的?( B ) A.F-细胞转变为F+细胞 B.F+细胞转变为F-细胞 C.染色体基因不转移 D.细胞与细胞间的接触是必须的 9,以下突变中哪个很少有可能产生回复突复:( D ) A.点突变 B.颠换 C.转换 D.染色体上三个碱基的缺失 10,准性生殖:( B )

A.通过减数分裂导致基因重组 B.有可独立生活的异核体阶段 C.可导致高频率的基因重组 D.常见于子囊菌和担子菌中 四、是非题 \

1,营养缺陷型微生物在MM与CM培养基中均能生长。(F ) 2,5-溴尿嘧啶是以碱基颠换的方式引起基因突变的。( F) 3,在制备酵母原生质体时,可用溶菌酶破壁。( F ) 4,所谓转导子就是带有供体基因的缺陷噬菌体。( F)

5,饰变是生物在环境条件改变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表型变化,它是生物自发突变的结果。F

6,准性生殖可使同种生物两个不同菌株的体细胞发生融合,且不以减数分裂的方式而导致低频率的基因重组而产生重组子。( T )

7,用青霉素浓缩放线菌营养缺陷型的原理是在基本培养基上,野生型因生长而致死,缺陷型因不生长而存活,从而达到浓缩目的。( T )

8,当基因发生突变时,由该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顺序必然发生改变。( F ) 五、问答题

1,什么叫转导?试比较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异同。

答:转导是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细胞中的DNA片段转移到受体细胞中,使受体发生遗传变异的过程。相同点:均以噬菌体为媒介,导致遗传物质的转移。 不同点:

普遍性转导 供体菌的几乎任何一个基因 不整合到寄主染色体的特定位置上 转导噬菌体可通过裂转导噬菌体的获得 解反应或诱导溶源性细菌得到 转导子的性质 转导子是属于非溶源型的 局限性转导 供体菌的少数基因。

比较项目 能够转导的基因 噬菌体的位置 整合到寄主染色体的特定位置上 转导噬菌体只能通过诱导溶源性细菌得到。 转导子是属于缺陷溶源型的 转导的物质有供体的转导的物质 主要是供体菌的DNA DNA,也有噬菌体DNA,但以噬菌体为主。 2,什么是基因重组,在原核微生物中哪些方式可引起基因重组。

答:把两个不同性状个体内的遗传基因转移到一起,经遗传分子的重新组合后,形成新的遗传型个体的方式,称为基因重组。在原核生物中,可通过转化、转导、接合的方式进行基因重组。

3,举例说明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答:列举三个经典实验之一即为正确。例如Griffith转化实验(要加以说明) 4,简述真菌的准性生殖过程,并说明其意义。

答:菌丝连结?形成异核体?核融合形成杂合二倍体?体细胞交换和单倍体化。 意义:半知菌中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为一些没有有性过程但有重要生产价值的半知菌的育种工作提供了重要手段。

5,某人将一细菌培养物用紫外线照射后立即涂在加有链霉素(Str)的培养基上,放在有光条件下培养,从中选择Str抗性菌株,结果没有选出Str抗性菌株,其失败原因何在?

答:1)紫外线诱变后见光培养,造成光修复,使得突变率大大下降,以至选不出Str抗性菌株。2)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能根本没有产生抗Str的突变。 6,给你下列菌株:菌株A.F+,基因型A+B+C+,菌株B.F-,基因型A-B-C-, 问题:(1)指出A与B接合后导致重组的可能基因型。

(2)当F+成为Hfr菌株后,两株菌接合后导致重组的可能基因型。

答:1)A与B接合后,供体细胞基因型仍为A+B+C+,仍是F+。受体细胞转变为F+,基因型仍为A-B-C-。

2)当F+变成为Hfr时,A与B接合后,受体细胞的可能基因型种类较多,如A+B-C-,A-B+C-,A-B-C+等等。

7,试从基因表达的水平解释大肠杆菌以葡萄糖和乳糖作为混合碳源生长时所表现出的二次生长现象(即分解代谢物阻遏现象)

答:葡萄糖的存在可降低cAMP的浓度,影响RNA聚合酶与乳糖操纵子中启动子的结合(因为cAMP是RNA聚合酶与启动子有效结合所必须的),使转录无法进行,乳糖操纵子中的结构基因得不到表达,从而产生了分解代谢物阻遏诱导酶(涉及乳糖利用的三个酶)合成的现象。产生第一次生长现象。

当葡萄糖被利用完后,cAMP浓度上

升,cAMP-CAP复合物得以与乳糖操纵子中的启动子结合,RNA聚合酶才能与启动子的特定区域结合并准备执行转录功能,这时由于存在乳糖,使阻遏蛋白失活,转录得以进行,结构基因得到表达,合成利用乳糖的三个酶,即β-半乳糖苷酶,渗透酶,半乳糖苷转乙酰基酶。细胞开始利用乳糖,产生第二次生长现象。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