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普通的石头。武王又下令砍掉了和氏的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登位。和氏抱着那块玉石在楚山脚下号啕 (táo)大哭, 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滴出了血。
文王听到这件事后,就派人问和氏痛哭的原因。和氏说:“我不是为被 砍去了双脚而伤心,我只恨乾坤 (qián kūn)颠倒,黑白混淆,宝石被说成 石头,忠诚被诬为欺诈。这才是最令人痛心的啊!”
文王吩咐玉匠把和氏奉献的玉石凿开来验看,发现里面果然是一块上好 的宝玉。后来,世上就把这块宝玉称为“和氏之璧”。 [提示]
在事实和真理面前,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认识,不怕砍去双脚,甚至不 怕杀头,这就是和氏可贵的品格。正因为有了这种品格,和氏终于使是文王 作出了合乎事实的结论,恢复了他的名誉,并使宝玉得见天日。对待是非都 应具有这种精神。
[原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①,奉而献之厉王②。厉王使玉人相乏③,玉人 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别其左足④。
及厉王薨⑤,武工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 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 之以血⑥。王闻之,使人问其故⑦,曰:“天下之则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⑧?”
和曰:“吾非悲别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⑨,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 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⑩,遂命曰:“和氏之璧”。 —— 《韩非子》 [注释]
①玉璞 (pú)— — 里面含着玉的石头。 ②奉——两手捧着。
③玉人——玉工。相 (xiàng)——仔细看,审察。
④诳 (kuáng)——欺骗。刖(yua)— — 古代的一种酷刑,把受刑人的 脚砍掉。 ⑤薨 (hōng)——古代称侯王死叫“薨”。 ⑥泣 (qì)— — 眼泪。 ⑦故——原因。
----------------------- Page 34-----------------------⑧奚 (xī)——为什么。 ⑨夫 (fú)— — 代词,那个。题— — 命名,称为。 ⑩理——雕琢、加工玉石。
----------------------- Page 35-----------------------
河豚发怒
有一种鱼叫河豚,小脑袋,大肚子,喜欢在木桥的柱子之间游来游去。
一天,风和日丽,河豚边唱歌边游泳,不小心,一头撞在桥柱子上。河 豚顿时怒气冲冲,无论如何也不肯游开。它怨恨桥柱子为什么要碰撞自己。 它的两腮 (sāi)张开了,身上的髻(qí)也竖起来了,肚子气得鼓鼓的,浮 在水面上,瞪着血红的眼睛要跟桥柱子算帐。这时候,有只老鹰飞来,伸出 利爪,一把抓住圆鼓鼓的河豚,撕裂了它的肚皮,把它吃掉了。
[提示]
遇到不痛快的事情,心胸要开阔,态度要冷静,要分析原因,从中得出 必要的教训和启示。如果象河豚那样,一味怨天尤人,意气用事,那么,事 情只会越来越糟。
[原文]
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 也,则张颊植鬣①,怒腹而浮于水②,久之莫动。飞鸢过而攫之③,磔其腹 而食之④。
—— 《柳河东集》 [注释]
①植——竖立。■ (lia)— — 某些兽类颈上的长毛。这里指鱼颔(hàn) 旁的髻 (qí)毛。
②怒腹而浮于水——因生气腹部鼓起而漂浮在水面上。 ③鸢 (yuān)——老鹰。攫(ju?)— — 抓取。 ④磔 (zh?)— — 分裂肢体。
----------------------- Page 36-----------------------
涸辙之鱼
庄子家里很穷,已经两天揭不开锅了。他只好去向监河侯借粮食。监河 侯既吝啬又狡猾,他对庄子说:“好!等我从老百姓那儿收到租税以后,借 给你三百两黄金,怎么样?”
庄子听了他的话,气得脸色煞白,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