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故事精品(文白对译)

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原文]

荆有次非者①,得宝剑于干遂②。还反涉江③,至于中流④,有两蛟夹 绕其船⑤。次非谓舟人曰⑥:“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⑦?”船人曰:“未 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⑧,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 己,余奚爱焉⑨!”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 《吕氏春秋》

[注释]

①荆 (jīng)——古代楚国的别称。 ②干遂——地名,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北。 ③反——同“返”。 ④中流——江中心。

⑤蛟——传说蛟属于龙类,水中的一种凶猛动物。 ⑥舟人——驾船人,水手。跟下面的“船人”同义。

⑦尝——曾经。

⑧攘 (rǎng)臂祛(qū)衣——挽起袖子,伸出臂膀,撩起衣服。 ⑨余奚爱焉——我还有什么值得爱的呢!

----------------------- Page 20-----------------------

大脖子病人

南岐 (qí)座落在陕西、四川一带的山谷中。那里的居民很少跟山外人 交往。南岐的水很甜,但是缺碘。常年饮用这种水就会得大脖子病。南岐的 居民没有一个脖子不大的。有一天,从山外来了一个人,这就轰动了南岐。 居民们扶老携幼都来围观。他们看着看着,就对外地人的脖子议论开了:“唉 他大婶,你看那个人的脖子。”“他二嫂,真怪呀,他的脖子怎么那么细那 么长,难看死了!”“干干巴巴的,他的脖子准是得了什么病。”“这么细 的脖子,走到大街上,该多丢丑!怎么也不用块围巾裹起来呢?”外地人听 了,就笑着说:“你们的脖子才有病呢,那叫大脖子病!你们有病不治,反 而来讥笑我的脖子,岂不笑死人了!”南岐人说:“我们全村人都是这样的 脖子,肥肥胖胖的,多好看啊!你掏钱请我们治,我们还不干呐!”

[提示]

闭关自守、孤陋寡闻会使人眼光短浅,盲目自大,甚至发展到是非颠倒, 黑白混淆的地步。成语“夜郎自大”和这则寓言故事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典 型。

[原文]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①,其水甘而不良②,凡饮之者辄病瘿③,故其地之 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 颈也,焦而不吾类④。”外方人曰:“尔之累然凸出于颈者⑤,瘿病之也, 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⑥?”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⑦,焉用 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 《贤奕编》 [注释]

①秦蜀——陕西、四川一带。 ②甘——甜。 ③辄(zh?))病瘿(yǐng)——就得大脖子病。瘿,长在脖子上的一种 囊伏的瘤子。

④焦——干枯,这里形容人的脖子细。不吾类——跟我们的不一样。吾, 我 (们),我(们)的。类,类似。 ⑤尔——你 (们),你(们)的。累然——形容臃肿的样子。

⑥耶(y?)— — 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⑦皆然——全这样。

----------------------- Page 21----------------------- 东施效颦

从前,越国有个出名的美女,名字叫西施。她的一举一动都使人感到很 美。她有胃病,经常用双手捂 (wǔ)着胸口,皱着眉头。但就是这种病态, 也使她显得分外妩媚。

同村有个长得很丑的女子,名字叫东施。她以为西施之所以美,就是因 为经常捂着胸口,皱着眉头。于是,东施也学着西施的样子,一出门就用双 手捂着胸口,把眉头皱得紧紧的,走一步扭三扭,装出一副弱不禁风的病态。 东施的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使人见了就恶心。只要东施一扭出家门,有的 人就赶快把大门关紧,有的人就连忙领着子女远远地躲到村外去了。

[提示]

东施长得虽然不漂亮,但只要老实本分,不装模作样,人们也不会讨厌 她。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向别人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 情况出发。盲目仿效,生搬硬套,只能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原文]

西施病心而颦①,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②,归亦捧心而颦。其里之富人 见之,坚闭门而不出③;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④。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⑤。

—— 《庄子》

[注释]

①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病心——心口痛。颦 (pín)——皱着 眉头。 ②里——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即二十五家为里。这里泛指古时居 民聚居的村落。美之——认为这种姿态很美。

③坚——紧紧地。

④挈 (qia)— — 带领。去之走— — 赶快离开她。去,离开。走,快跑。

⑤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她只知道 (西施)皱着眉头的样子很 好看,而不知道 (西施)皱着眉头的样子为什么很好看。

----------------------- Page 22----------------------- 对牛弹琴

有一天,著名古琴演奏家公明仪对着一头老牛弹琴。他先奏了一首名曲 ——高雅的古琴曲“清角”。尽管公明仪自己觉得弹得十分精彩,但是,老 牛就象没有听见一样,只顾埋头吃草。公明仪又用古琴模仿蚊虻 (m?ng)嗡 嗡的叫声,还模仿离群的小牛犊发出的哀鸣声。那头老牛立刻停止吃草,抬 起头,竖起耳朵,摇着尾巴,来回踏着小步,注意地听着。

[提示]

高雅的琴曲演奏得再出色,老牛也无动于衷;模仿蚊虻的叫声尽管不是 高雅的曲调,但老牛却听得很认真。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清对象,有的放 矢,从实际需要出发,是做

好一件事情的前提。

[原文]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①,伏食如故②。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 蚊■之声③,孤犊之鸣④,即掉尾奋耳⑤,蹀躞而听⑥。

—— 《弘明集》 [注释]

①清角——曲调名。操——琴曲。 ②如故——照旧。

③■ (m?ng)——同“虻”,昆虫,象苍蝇而形体稍大,吸食人和牲畜 的血液。 ④孤犊 (dú)— — 离群的小牛犊。

⑤掉尾奋耳——摇着尾巴,竖起耳朵。掉,摇摆。奋,本意是鸟类展翅, 引申为举起来。这里是竖起来。

⑥蹀躞 (di?xia)— — 小步走的样子。

----------------------- Page 23-----------------------

儿子和邻居

从前,宋国有个富翁。有一天,一场大暴雨把他家的土围墙冲坍 (tān) 了一段。雨停以后,他儿子说:“爹,快雇个泥瓦匠来修墙吧,要不,会有 坏人进来偷东西的!”住在隔壁的一位老人也劝告富翁:“得把冲坍的墙赶 快垒起来。盗贼多,围墙缺个口子会丢东西的!”没想到,当天夜里小愉就 从缺口进到屋里,偷走了好多值钱的东西。事后,富翁全家对儿子大加称赞, 说他想得周到,而对提出同样忠告的邻居却十分怀疑,认为东西可能就是那 个老人愉的。

[提示] 同一个建议,从儿子嘴里说出来的就是忠告,从邻人嘴里说出来的就成 了猜疑的依据,这完全是凭着关系亲疏作出的主观主义的判断。我们办任何 事情绝不能凭主观臆测和个人感情,一定要注意调查研究,尊重客观事实。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 ①。暮而果大亡其财②。其家甚智其子③,而疑邻人之父。

—— 《韩非子》 [注释]

①父 (fù)— — 对老年人的尊称。云— — 说。 ②亡——丢失。

③智——聪明。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认为聪明。

----------------------- Page 24-----------------------

高阳应造屋

从前有个人叫高阳应,总认为自己的意见对。有一次,高阳应要盖新房 子,他催木匠马上开工。木匠说:“不行啊!现在木料还没有干。如果把湿 泥抹上去,会把木料压弯的。用新砍下来的湿木料盖房子,刚盖成的时候挺 象样,过不了多久会倒塌的。”高阳应马上接

过话茬(chá)儿:“按照你的 说法,这房子还管保坏不了!因为日子一久,木料越干就越硬,而湿泥越干 就越轻。用越来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来越轻的泥土,这房子还能坏吗?”高 阳应的诡辩把木匠噎(yē)得无话可说。木匠一赌气就开工了。房子盖成以 后,外表上挺气派,但没过多久,因为梁木变形,就坍塌 (tāntā)了。

[提示] 尽管高阳应善于诡辩,能把别人噎得无话可说,但是,新屋还是按照事 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倒塌了。不顾客观规律,光凭主观意志去做事情,十个有 十个要失败。

[原文]

高阳应将为室家①,匠对曰②:“未可也,木尚生③,加涂其上④,必 将挠⑤。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⑦,则 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⑧,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⑨。”匠人 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⑩。

—— 《吕氏春秋》 [注释]

①室家——房屋,房舍。 ②匠——古代专指木工。

③生——这里指木材伐下不久,水分未干。 ④涂——泥。

⑤挠 (náo)——弯曲。

⑥败——毁坏。

⑦缘子之言——按照您的话。缘,顺着,按照。子,对人的尊称,相当 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⑧益——更加,越发。枯——干。劲——坚固有力。 ⑨任——担负。⑩果——果然,果真。

----------------------- Page 25-----------------------

给猫起名儿

乔奄家里养了一只猫,自以为非常奇特,就称它为”虎猫”。乔奄经常 抱着“虎猫”在客人面前炫耀。有一天,他请客人吃饭,又把“虎猫”抱了 出来。客人们为了讨好乔奄,争着说好话:

“虎虽然勇猛,但是,不如龙神奇。我认为应该叫‘龙猫’。”

“不妥,不妥。龙虽然神奇,但是没有云气托住,龙升不到天上,所以 应该叫 ‘云猫’。” “云气遮天蔽日,气象不凡,但是,一阵狂风就可以把它吹得烟消云散。 我建议叫它 ‘风猫’。”

“大风确实威力无比,但是一堵墙壁就可以挡住狂风。不如叫‘墙猫’。”

“这位的意见我不敢苟同。墙壁对风来说,是可以抵挡一阵,但是跟老 鼠一比就不行罗。老鼠可以在墙上打洞。请改名为 ‘鼠猫’。” 这时,一位老人站了起来:“你们啊,争奇斗胜,把脑子都搞糊涂了。 逮老鼠的是谁?不就是猫吗!猫就是猫,搞那么多名堂干什么呢!” [提示]

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就喜欢务虚名。在一只普普通通的猫身上也要大 做文章,弄得自相矛盾,笑话百出。我们应当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 事,做老实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