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故事精品(文白对译)

---------------------- Page 1-----------------------

爱听奉承话的老虎

森林里有一种猴子叫“猱(náo),身体轻捷,善于爬树,一对爪子象小刀一样尖利。它经常向老虎献媚,博取老虎的欢心。

老虎的头皮三天两头发痒,痒急了就在树干上蹭 (cang)。猱柔声蜜语 地说:“老虎大伯,在树上蹭多脏啊,再说也不解痒呀。我给您搔吧。”说 着就跳上虎头,用尖利的爪子给老虎挠痒痒。老虎感到舒服极了,眯缝着双 眼,直想打瞌睡。猱越搔越用劲,慢慢地在老虎的后脑勺上抠了一个小窟窿, 把爪子伸进去,一点一点地掏老虎的脑浆吃。吃够了,就把吐出来的剩渣奉 献给老虎:“老虎大伯,乘您打瞌睡的时候,我弄到了一点荤腥。我不敢自 个儿吃。这些是孝敬您老人家的,您可别嫌少啊。”老虎深受感动,感激地 说:“你对我真是忠心耿耿,宁愿自己饿着,也不忘孝敬我。我领情了。” 说罢,一口就吞了下去。 天长日久,老虎的脑浆被掏空了,头疼得象要裂开一样。它这才发现自 己上了猱的当,挣扎着要去找猱算帐。但是,猱早就躲到高高的树枝上去了。 老虎恨恨地狂吼着,打几个骨碌,倒在地上死了。

[提示]

古往今来,由于爱听恭维话而把坏人当好人、误了大事、害了自己的, 不是一个、两个。这则寓言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 决不做猱一类的献媚者;我们还要百倍警惕谄媚(chǎn mai)奉迎的小人, 使恭维话没有市场,使拍马者到处碰壁。 [原文]

兽有猱①,小而善缘②,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③。成穴, 虎殊快④,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⑤,而汰其余以奉虎⑥,曰:“余偶有 所获腥⑦,不敢私⑧,以献左右⑨。”虎曰:“忠哉猱也⑩,爱我而忘其口 腹(11)。”啖已(12),又弗觉也(13)。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14), 猱则已走避高木 (15),虎跳踉大吼乃死(16)。

—— 《贤奕编》 [注释]

①猱——古书上说的一种猴。

②善缘——善于抓着东西往上爬。缘,攀援。

③辄 (zh?)— — 立即,就。不休— — 不停止。 ④殊快——很舒服。殊,很、非常。快,高兴、痛快。 ⑤啖 (dàn)——吃。

⑥汰其余——要扔掉的余渣。汰,扔掉。余,剩下的。

⑦余偶有所获腥——我偶尔得到一点荤腥。余,我。腥,生肉,这里泛 指肉食之类的东西。

⑧不敢私——不敢私自 (吃)。

⑨左右——对对方的尊称。这里是猱对老虎的尊称。 ⑩忠哉猱也——真是忠心耿耿的猱啊。

----------------------- Page 2-----------------------

(11)口腹——指饮食。 (12)啖已——吃完。 (13)弗(fú)——不。 (14)迹——追寻。 (15)走避高木——逃避到高高的树上去了。走,跑、逃跑。 (16)跳踉 (liáng)——腾跃跳动。

----------------------- Page 3-----------------------

按图索骥

伯乐 (B?la)是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他在鉴别马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写成了一本《相马经》。

伯乐的儿子很想学到相马的本领,他从早到晚捧着 《相马经》念,把它 背得滚瓜烂熟。有一天,儿子洋洋自得地说:“爸爸,您的相马本领,我都 学会了。”伯乐听了微微一笑,说:“那好吧,你去找一匹千里马来,让我 鉴定鉴定。”儿子满口答应,带着《相马经》出门去了,一面走一面还在背 诵:“千里马额头

隆起,双眼突出,四蹄犹如垒起的酒药饼子。”他边走边找,看见大大 小小的动物,都要跟《相马经》上的标准对照。但是,有的只符合一条,有 的一条也不符合。最后,他在池塘边看见一只癞蛤蟆,鼓着双眼,“咕、咕、 咕??”叫个不停。他对照《相马经》端详了好半天,然后用纸把癞蛤蟆包 了起来,兴冲冲地

跑回家来向父亲报告:“千里马可真不好找,您订的条件太高了。我好 不容易在池塘边找到一匹,额头和双眼眼您书上说的差不离儿,就是蹄子不 象酒药饼子。您给鉴定鉴定。” 伯乐打开纸包一看,不由得苦笑起来:“儿啊,你找到的这匹千里马, 不会跑,光会跳,恐怕你驾驭不了啊!”

[提示] 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这是寓言作者的夸张。但是,在学习和工作中, 死背教条,生搬硬套,以致闹出笑话,招致损失的事例,确实是经常见到的。 前人传下来的书本知识,应该努力学习,虚心继承,但是,一定要注重实践, 在实践中切实验证、牢固掌握,并加以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按图索 骥”这句成语现在既用来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用来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后一种用法不含贬义。

[原文] 伯乐 《相马经》有“隆颡蛈日①,蹄如累麴”之语②。其子执《马经》 以求马,出见大蟾蜍③,谓其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麴尔!” 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也④。”

—— 《艺林伐山》 [注释]

①伯乐——人名,相传是古代的相马专家。隆颡 (sǎng)——高高的额 头。蛈日——有人认为应该是“跌目”,眼睛鼓起的意思。

②累麴 (qū)——叠起来的酒药饼子。麴,酿酒或制酱用的发酵物。

③蟾蜍 (chánchú)— — 俗称癞蛤蟆。

④堪——能够,可以。御 (yù)— — 驾驭 (yù),控制。

----------------------- Page 4-----------------------

八哥学舌

有一只八哥鸟,经过主人的训练,学会了模仿人说话。它每天颠来倒去 就会说那么几句话,但是却自以为了不起,把谁都不放在眼里。

有一天,知了在树梢上一个劲儿地叫,叫得八哥心烦意躁。它就对知了 嚷嚷:“喂,喂,歇会儿行不行?就会发单调的噪音,还叫起来没个完了呢。 我会说人话,也不象你那样炫耀。”知了没有生气,只是微微一笑:“大哥, 你会模仿人说话,这当然很好;但是你每天

百遍千遍学说的话,依我看其实 等于没说。我不会模仿人说话,也没有一副动听的歌喉,但是我能用自己的 声音表达我想表达的意思,而你呢?”八哥听了这席话,满脸通红,张口结 舌,把脑袋深深地埋进翅膀里。从此以后,这只八哥再也不跟主人学舌了。

[提示]

语言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掌握了语言工具,却不能或不敢表达自 己的思想,这正象八哥一样,空有高超的学话本领,却只能人云亦云,这是 十分可悲的。我们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勇于探求真理,勇于表明自己的 观点,不做思想上的懒汉,更不当生活中的懦夫。

[原文]

鸲鹆之鸟出于南方①,南人罗而调其舌②,久之,能效人言③;但能效 数声而止——终日所唱,惟数声也④。

蝉鸣于庭⑤,鸟闻而笑之⑥。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 者,未尝言也,曷若我自鸣其意哉⑦!”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

—— 《叔苴子》 [注释]

①鸲鹆 (qúyú)— — 俗名八哥,经过训练,能模仿人说话的某些声音。 ②罗——捕鸟的网。这里是用网捕的意思。调 (tiáo)——训练鸟兽。 ③效——模仿。

④惟 (W?i)——只,只有。 ⑤庭——庭院,院子。

⑥鸟——这里指鸲鹆 (八哥)。

⑦曷 (h?)若— — 哪里比得上。曷,何、什么。若,如、象。

----------------------- Page 5----------------------- 拔苗助长

从前,宋国有个急性子的农民,总嫌 (xián)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他 成天围着自己那块田转悠,隔一会儿就蹲(dūn)下去,用手量量秧苗长高了 没有,但秧苗好象总是那么高。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苗长得快一些呢?他转啊 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我把苗往高处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长高了 一大截吗?”说干就干,他就动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他从中午一直干到 太阳落山,才拖着发麻的双腿往家走。一进家门,他一边捶腰,一边嚷嚷:

“哎哟,今天可把我给累坏了!”他儿子忙问:“爹,您今天干什么重活了, 累成这样?”农民洋洋自得地说:“我帮田里的每棵秧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儿子觉得很奇怪,拔腿就在田里跑。到田边一看,糟了!早拔的秧苗已经 干枯,后拔的也叶儿发蔫 (niān),耷拉(dāla)下来了。

[提示]

“拔苗助长”是人们常用的一句成语,它的出处就是这则寓言故事。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它们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不以人们 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认识它,利用它,不能违背它,改变它。违反了客 观规律,光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办事情,尽管用心是好的,但结果必然碰壁, 把事情办坏。我们都应该以宋国这个农民为戒。

[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①,芒芒然归②,谓其人曰:“今日病矣 ③!予助苗长矣

④!”其子趋而往视之⑤,苗则槁矣⑥。

—— 《孟子》 [注释]

①闵 (mǐn)——同“悯”,担心,忧虑。长(zhǎng)——生长,成长, 揠 (yà)— — 拔。

②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③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④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⑤趋——快走。往——去,到??去。 ⑥槁 (gǎo)——草木干枯。

----------------------- Page 6----------------------- 白雁落网

太湖边上聚集着一群白雁,每当夜幕降临,它们就找一块安全的地方集 中过夜。为了防备猎人的袭击,它们安排一只雁奴站岗,发现敌情,就鸣叫 报警,其他白雁便可以安心睡觉。

猎人掌握了白雁值班的规律,就到白雁歇息的地方点亮了火把。担任警 戒的雁奴立即“嘎(gā),嘎”地叫起来,发出警报。这时候,猎人迅速把 火把浸灭。其它白雁被吵醒了,一看,却什么情况也没有。就这样,重复了 三、四次以后,大群白雁被吵得无法安睡,以为是站岗的雁奴欺骗了它们, 就把雁奴围起来,狠狠地啄了一顿,然后,它们又进入了梦乡。过了一会儿, 猎人打着火把走向大雁。值班的雁奴被啄以后,怕情况不实,再也不敢轻易 报警了。猎人便乘白雁熟睡,把它们一网打尽。

[提示]

白雁所以会全部落网,是因为它们在复杂的情况面前,不作认真的调查、 细致的分析,却压制了不同的意见。猎人所以能得手,是因为他掌握了白雁 夜间值班的规律,制造假象,迷惑了对方。

[原文]

具区之泽①,白雁聚焉,夜必择栖②。恐人弋己也③,设雁奴环巡之④, 人至则鸣。群雁藉是以瞑⑤。泽人熟其故,爇火照之⑥,雁奴戛然鸣⑦,泽 人遽沉其火⑧。群雁皆惊起,视之无物也。如是者四、三,群雁以奴绐己⑨, 共啄之。未几⑩,泽人执火前,雁奴不敢鸣,群雁方寐(11),一网无遗者。

—— 《燕书》

[注释]

①具区——古代湖泊的名字,就是今天的太湖。泽——水草交错的地方。 ②栖 (qī)——鸟类停留、歇息。这里指栖息的地方。 ③弋 (yì)— — 用带绳的箭射鸟。这里泛指捕捉的意思。 ④雁奴——为群雁作警戒的雁。

⑤藉 (jia)— — 凭借。是— — 此,这。瞑 (míng)——睡眠。 ⑥爇 (ru?)— — 点燃。

⑦戛 (jiá)然— — 形容雁叫的声音。

⑧遽 (jù)— — 急忙。沉— — 没入水中。 ⑨绐 (dài)——欺骗。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