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第七章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2、给水量指令=三阶惯性环节PT3。迟延后的锅炉主指令×燃水比函数×微过热点温度调节器的输出(0.7~1.2)。

总之,给水量指令与燃料量指令构成比值控制回路。由于制粉系统的大迟延特性,燃料量的变化相比给水量的变化对锅炉负荷的影响是一个慢速过程;另外,微过热点温度对燃水比失调反映迅速。因此代表锅炉热负荷(燃料量)动态特性的三阶惯性环节PT3。和微过热点温度调节的动态解耦信号被应用到燃料量控制和给水控制的解耦设计中。

第三节 负荷管理控制中心(LMCC)

一、负荷管理控制中心的功能

LMCC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外部负荷指令的选择

LMCC根据电网对机组的负荷请求和机组的实际运行状态,从所接受的电网中心调度所负荷分配指令ADS、运行人员手动设定负荷指令、电网频率自动调整指令?f中,选择其中一种或两种指令。即在机组带固定负荷时,选择运行人员手动设定负荷指令;在机组带变动负荷以协调方式运行时,选择ADS指令;在机组参与电网一次调频时,选择?f指令。其中运行人员手动设定负荷指令和ADS指令不能同时被选择,而它们均可分别与?f指令一起被选择。

2.机组最大/最小负荷限制

机组的实际出力是有限的,为使机组在允许的出力范围内正常工作,LMCC设置了出力限制回路,运行人员可通过分散控制系统的人机接口,根据机组的运行情况设定最大/最小负荷限值。例如,一台汽动给水泵运行时,机组只能带50%的最大连续出力(Maxium Continuous Rate 简称 MCR);一组送、引风机运行时,只能带50%的MCR。

3.负荷指令变化速率限制

机组在不同的运行情况下,对负荷变化速率的限制有不同的要求,为避免负荷变化太快引起机组故障,LMCC设置了负荷指令变化速度限制回路,它可根据机组当前变负荷的能

33

第七章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力,对负荷指令的变化速率进行限制。运行人员通过分散控制系统的人机接口设定负荷变化速率的限制值,但在正常情况下,实际限制值是由人为设定值和汽轮机热应力计算(或锅炉汽包热应力计算)结果中的小值来决定的。而在非正常情况下,如在负荷迫升/迫降(RUN UP/RUN DOWN 简称RU/RD),负荷返回(RUN RACK简称RB),分别采用不同的速率限制值。

4.负荷指令的修改

当机组的设备或控制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不管外部对机组的负荷要求如何,为了保证机组和协调控制系统的继续运行,LMCC可对负荷指令进行修改,使机组负荷降到适当水平。

对于不同的机组,负荷管理控制中心的实施方案也不同,结构有简有繁,功能有多有少,下面以一典型例子说明其基本组态情况。

二、负荷管理控制中心的组态

这里以某300MW机组采用INFI-90分散控制系统实现的LMCC为例说明其组态,该LMCC的组态如图7-6所示。

图7-6 采用INFI-90系统的300MW机组LMCC组态

图中符号说明参见附录1

图示LMCC由切换器T1和手动/自动站M/A构成单元主控制UM。UM的任务是根据机组的运行现状,从运行人员负荷指令、电网中调所负荷指令ADS或负荷迫降RD、负荷返回(RUN、BACK简称RB)指令中,选择适当的负荷指令作为目标负荷指令。即:

(1)在协调控制方式下:

?

若处于手动运行状态,UM输出的目标负荷指令为运行人员手动设置的负

荷指令;

?

若处于自动运行状态,UM输出的目标负荷指为电网中调所发出的负荷指

令ADS;

34

第七章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 若处于RD或R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