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学试题

140、条状或盘状肺不张常见的X线征象是:A

1、膈穹窿上方为一横行条索状影,与支气管走行不一致,长约1—6厘米,宽0.2—0.4厘米。

2、条状影不穿过叶间裂。

3、于前弓位或后倾时,条状影可随之消失。 4、多见于肋膈角处,长1—3厘米,宽1—3毫米。 141、中叶综合征的病理及X线表现是:E

1、中叶支气管受淋巴结压迫发生阻塞,可出现阻塞性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等。

2、中叶呈均匀或不均匀的致密阴影,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不清,出现肺不张后,体积缩小,水平裂下移。 3、侧位像中叶显示梭形阴影,可见胸膜粘连。

4、前凸位呈典型的三角形阴影,边缘锐利整齐,基底部位于右心缘,尖端引向肺野,在致密阴影中可见蜂窝状小圆形透亮区—支气管扩张。

142、单侧透明肺的病理及X线表现是:E

1、肺血管的先天性畸形。兼有肺组织、肺动脉和支气管的发育或功你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增生。 172、胸肺手术后改变X线特征是:E 1、开胸术后可见皮下气肿,肋骨缺如。

2、肺扩张良好时可见充气的肺野直达胸壁内缘及肺尖,膨胀不全的肺,外围可为气胸,液气胸或胸腔积液。

3、一 侧肺切除,纵隔可向术侧移位,隔上升,健侧有代偿性肺气肿。

4、肺叶或肺段切除,同侧余肺可有代偿性肺气肿。

173、食管造影对于纵隔肿瘤的诊断有何价值。B

1、鉴别食管本身病变或是纵隔肿瘤。 2、观察纵隔肿瘤是否与吞咽动作有关。

13

3、观察纵隔肿瘤的范围和形态。 4、观察肿瘤有无钙化。

174、引起纵隔向及健侧移位的有:B

1、一侧气胸。

2、一侧肺不张。 3、一侧胸腔积液。

4、一侧胸膜粘连肥厚。

175、纵隔积气的原因及X线征象:A

1、颈部手术及创伤,食管气管破裂以及纵隔心脏手术后。 2、间质性肺水肿,空气沿支气管血管周围间隙而进入纵隔。 3、胸片显示纵隔两侧边缘有气带存在,上至颈部,下达膈、胸骨后透亮度明显增强。 4、纵隔器官轮廓模糊。 176、气胸的X线征象:A

1、气胸部位高度透亮,其中无肺纹理。

2、被压缩的肺表面脏层胸膜,显示为一层纤细的边缘。 3、肺组织被压缩向肺门,透亮度减低。 4、纵隔向患侧移位,膈肌位置升高。 177、叶间积液的X线表现是:A 1、阴影在叶间裂位置,

2、阴影呈梭形,其长轴与叶间裂的长轴一致。 3、阴影边缘清楚。

178、肺下积液的X线征象是:A

1“膈圆顶”最高点偏外侧1/3,前外肋隔角变深变锐,隔下界位

置正常。

2、病人向患侧倾斜60°时,可见游离积液。

3、卧式:患侧肺野密度均匀性增高,外侧可有带状致密阴影,膈位置正常。

4、卧式:右膈肌位置高,运动度减弱。

179、为进一步确定纵隔肿瘤性质,需作:E

1、记波摄影。 2、食道钡餐检查。 3、纵隔充气造影。

4、心血管造影。

180、肺外伤的病理及X线表现是:E

肺循环功能性障碍,导致微血管通透性增强,使血管内血液和血浆渗透到肺间质和肺泡内。

2、肺撕裂损失血管而出血,形成无上皮结构的囊肿样改变(血肿)。

3、肺纹理增粗,轮廓模糊,肺门附近常掺杂斑点状阴影。肺野透亮度降低,有小片状阴影沿肺纹分布,边缘模糊,也可呈大片致密影。

4、肺内血肿,呈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影。边缘清楚,3~4月后方见缩小,吸收后可见条索状瘢痕。

181、胸腺瘤的临床及X线征象是:E

1、约15~70%伴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病例有胸腺瘤者占15~20%。

2、位于前纵隔中部,紧贴心底部,多向纵隔一侧突出。 3、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或表现为波浪状或分叶状。 4、肿块密度均匀,少数有条状或弧形钙化。 <放射诊断学多选题-循环系统> 综合型题: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