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十套试卷带答案

3.下列案例中,老师运用的什么方法?贯彻了什么德育原则?

有一个中学生,平时表现很好。一次他带着痛苦的神情找一位信得过的老师谈,说自己想“出国”。老师鼓励他讲真话,说说想出国的理由。他说“祖国不好”。老师请他摆一摆祖国哪些地方不好。他说了几点切身的感受。老师说“你说的是事实,是有道德的。但我希望你认真地想一想,祖国有没有好的地方?”学生说“当然也有好的地方。”老师说:“你能不能也摆一些事实呢?”学生边想边说:越说越开朗,越说越起劲??老师一方面帮助他充实和归纳已经说了的事实,一方面提出要他继续思考的线索,最后又提了问题:“好和不好都是存在的事实,那么,究竟哪一方面是主要的、本质的东西?我建议进一步考虑一下,有时间我们再谈谈。”过了几天,学生再来找教师的时候,痛苦的神情不见了,高高兴兴地向老师谈了他思考的经过及他得出的结论:“祖国是可爱的。” 【答案】说服(2分);正面教育的原则(2分);主体自觉性原则(1分)。

3.下列案例老师运用的什么方法?贯彻了什么原则? 有位教师教圆这个概念时,一开头就部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

同学们觉得这个概念太简单,便笑着回答:“圆形。” 教师又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呢?难道不能做成别的形状,比方说,做成三角形,四边形等?” 同学们一下子逗乐了,纷纷回答“不能!”“它们无法滚动!”

老师再问:“那就做成这样的形状吧!(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椭圆)行吗?”

同学们开始茫然,继而大笑起来:“这样一来,车子前进埋就会一忽儿高,一忽儿低。”

教师再进一步发问:“为什么做成圆形就不会一忽儿高,一忽儿低呢?”

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因为圆形的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至此,教师自然地引出圆的定义。

【答案】问答法(2分);启发性原则(2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分)。

4.马卡连柯转化爱迟到的彼得连柯贯彻的什么原则? 【答案】个别教育的集体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五、论述题(20%)

1. 简述我国教育先行战略。 【答案】(1)教育学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及生产力发展不平衡(3分)。

(2)教育具有滞后性,培养人才是个长期过程,所以教育要先行

2. 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教师的知识结构。 【答案】(1)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2分) (2)精深的专业知识(2分) (3)广博的基础文化知识(2分)

(4)教育理论知识(2分) 联系实际(2分)

盐城师范学院教育学本科试卷三

一、选择题

—9—

1.教育学是研究( )的科学: A.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B.教育目的、教育内容 C.教育方针、政策 D.教育经验、教育实践

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3.对实验教育学作了系统论述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拉伊 C.杜威 D.凯洛夫 4.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新教育大纲》的作者是( )

A.蔡元培 B.陶行知 C.王国维 D.杨贤江 5.教育起源于( )

A.生物活动 B.心理活动 C.模仿活动 E. 人类的社会生产劳动

6.哪两种社会的教育是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 ) A. 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 B.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

C.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

7.欧州奴隶社会中的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 )

A.军事训练 B.政治哲学教育 C.艺术教育 D.多方面发展的教育 8.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指( ) A.社会教育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自我教育 9.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离不开( )

A.运动 B.冲动 C.活动 D.行动 10.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 ) A.辅导作用 B.主导作用 C.决定作用 D.物质基础作用

11.对正常发育的学生来说,遗传素质对他的身心发展起( )

A.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 C.起重要作用 D.物质基础作用

12.同是15岁的少年在相同环境与教育条件下各方面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同,说明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稳定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13.教育是发展科技的一个重要手段,说明教育具有( )

A.生产性 B.社会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14.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起( ) A.决定作用 B.加速作用

C.延缓作用 D.加速式延缓的作用 15.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16.当代世界正进行的综合同力竞争归根结底是( ) A.科技竞争 B.人才竞争 C.教育竞争 D.经济竞争

17.教育目的的结构核心部分是( )

A.培养什么人 B.规定所要培养人的身心素质

—10—

C.培养的人为谁服务 D.具体的培养目标 18.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 )

A.培养劳动者 B.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C.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接班人

19.智育是指( )

A.智慧的教育 B.教学

C.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能力的教育

D.开发智力、能力的教育

20.不重视儿童的兴趣与需要是哪一种课程论的缺点( )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论

21.主张开设具有实用意义学科的教育理论是( ) A.传统教育论 B.现代教育论 C.实质教育论 D.形式教育论 22.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教学参考资料

23.教学实践证明,学校必须做到( ) A.全部工作用于教学 B.教学科研并重

C.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 D.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24.中小学双基教学指( )

A.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B.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C.基本理论、基本技巧 D.基本原理基本能力

25.学生在学习中不可能也无须常常躬亲,这说明教学过程具有( )

A.间接性 B.引导性 C.简捷性 D.发展性 26.当代重视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因是( ) A.人对自身研究的深化 B.科技迅猛发展对人才的挑战

C.对教学特性的新认识 D.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27.“授人的鱼仅供一餐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句话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A.传授科学知识更新 B.发展智力、能力 C.反复练习巩固知识 D.理论联系实际

28. 教学中要处理好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的关系必须( )

A.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 B.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

C.把知识讲清楚 D.教师要为人师表

2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A.传授知识、教给学习方法 B.严格要求学生 C.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D.教学要民主 30.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 )

A.教育的主体 B.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C.学习的主体 D.受教育的主体 31.教学中运用启发式的标志是( ) A.课堂上很热闹 B.老师讲得有趣 C.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D.运用谈话法 32.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说明教学必须贯彻( )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11—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3.教学中特别要讲究语言艺术的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34.同属学生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有( ) A.演示与实验 B.练习与实验 C.讨论与读书指导 D.演示与实习作业 35.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

A.新授课与复习课 B.单一得与综合课 C.讲授课与实验课 D.理论课与实习课 3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辅导 D.课外自习 37.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是(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38.德育影响与环境影响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经常 B.是否有目的 C.影响作用大小 D.影响性质好坏 39.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最高形式是( ) A.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B.共产主义理想的树立 C.自我教育能力形成 D.有了无产阶级世界观 40.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内部动力是( )

A.学生的交流活动 B.教师的教育 C.家长的严格要求 D.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B D D B A B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A D B C B D C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D B A B B B C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B A B B B B B C D 二、判断是非(对的打“√”,错的打“×”,将答案填在下表的各题题号空格内。10分)

1.动物界里也存在着教育现象。

2.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这标志着全体公民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机会。 3.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

4.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5.教育目的一般由政府或正党提出来,因而是主观。 6.德育起方向性作用,因而学校的大部分时间要用于抓

—1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