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情商训练:
自我介绍
目的:1. 愿意在集体前介绍自己。
2. 能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 准备:一个女性布娃娃和一个男性布娃娃。 过程:1. 教师介绍两个布娃娃。教师说:“今天有两个小客人到我们班上来做客,他们要自
我介绍一下。”教师以女布娃娃的口气说:“我叫小英,两岁了,我是个女孩。”然后再以男布娃娃的口气说:我叫小青,两岁半,我是个男孩。 2. 教师说:“小英和小青想和我们小朋友交朋友,可是他们不认识你们,我们小朋友也作个自我介绍吧!”
3. 孩子们一一进行自我介绍。教师:“请自我介绍的小朋友声音说响一些,让小英
和小青听清楚。”每自我介绍完一个,小英或小青就进行简短评价:“小明说得好,声音大大的,我都听清楚了。” 4. 全部介绍完后,小英和小青说:“今天小朋友的声音都特别清楚,我们就和大家交朋友了。”然后教师走到每个孩子面前,让他们抱抱、亲亲小英和小青。
注意事项:胆子小的孩子可以放在后面一些,让他们先听别人介绍,然后鼓励他们和其他小
朋友一样,站起来介绍,只要他们说了,不管声音大小都应表扬。
不 乱 走
目的:1. 初步懂得一个人不能乱跑,外出时要跟好家长。
2. 能认真观看表演,理解内容。
准备:情境表演:教师和孩子、家长表演一孩子走失,帮助他找到妈妈的情节。
过程:1. 教师组织孩子观看情境表演。教师和一家长、孩子表演情境:孩子蹲在地上哭泣,
边哭边说:“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教师看到了走过去问:“小朋友你怎么了?”孩子说:“我找不到妈妈了。”教师问:“你怎么和妈妈分开的?”孩子说:“我自己乱走的。”教师说:“我带你去找妈妈,以后要跟好妈妈,不能一个人乱走,知道吗?”孩子回答说:“知道了。”然后教师带着孩子去找妈妈,找到妈妈后,妈妈说:“谢谢你,帮我找到了孩子。”教师说:“不用谢。” 2. 看完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为什么哭?怎么会找不到妈妈的?谁帮他去找妈妈的?老师对他怎么说?小孩和妈妈上街,到处乱跑好不好?能不能乱跑?乱跑会怎么样?你们和爸爸妈妈上街有没有乱跑?” 3. 欣赏儿歌《不乱走》。教师念儿歌《不乱走》给孩子欣赏。欣赏完后,教师提问使孩子进一步懂得一个人不能随便乱走:“上街要跟着谁?能不能一个人乱走?”
注意事项:成人还可以讲一些类似的故事给孩子听,加深印象。 儿歌《不乱走》(自编)
不 乱 走
有只能干的小猴,上街拉着妈妈手, 妈妈走,他也走,妈妈停,他也停, 跟好妈妈不乱走,妈妈夸他好小猴。
奇妙的口袋
目的:1. 初步学习耐心地拉拉链。
2. 能说出口袋里装的物品名称。
准备:1. 把两块花色相同的布裁成20厘米×30厘米的方块,三面用线连起,一面缝上拉链,
成口袋。每人一个。
2. 一些小积木,小汽车,图书等装在每个口袋里。 过程:1. 教师出示一个口袋:“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个口袋的袋口上有什么?
你们以前见过这样的口袋吗?”
2. “这是一只奇妙的口袋,你们想知道口袋里装的是什么吗?如果知道,就要想办法把拉链拉开,就知道里面是什么了。”教师请一位孩子示范拉拉链。 3. 教师请家长将装着不同玩具的口袋交给孩子:“请小朋友自己将口袋的拉链拉开,
看看口袋里到底装的是什么?”
4. 孩子学习拉拉链,拉开后,孩子可将里面的东西一一拿出来,并说出是什么,然
后让孩子玩一会,再让孩子将这些东西装入口袋并将拉链拉上。 5. 家长带孩子与同伴交换口袋,再进行练习。
注意事项:1. 孩子练习拉时,碰到困难不要包办,让他自己尝试。如孩子确实有困难,成
人可拉开一个小口,再让孩子操作。
2. 家中有些包上都有拉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