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工中级工选择题

A

503.160 km/h以上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以上的承力索补强的数量安全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C

504.160 km/h以上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及以下的承力索断股的数量安全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A

505.160 km/h以上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以上的承力索断股的数量安全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C

506.120~160 km/h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及以下的接触线接头的数量限界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A

507.120~160 km/h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以上的接触线接头的数量限界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C

508.120~160 km/h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及以下的接触线补强的数量限界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A

509.120~160 km/h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以上的接触线补强的数量限界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C

510.存储容量1 GB等于( )

A.1 024 B B.1 024 KB C.1 024 MB D.128 MB C

511.传统远动装置具有的功能有( )。 A.遥控、遥信、遥测、遥调 B.遥控、遥计、遥测、遥调 C.遥合、遥信、遥测、遥调 D.遥分、遥信、遥测、遥调 A

512.120~160 km/h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及以下的承力索接头的数量限界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B

513.120~160 km/h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以上的承力索接头的数量限界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C

514.120~160 km/h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及以下的承力索补强的数量限界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B

515.120~160 km/h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以上的承力索补强的数量限界值不得超过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C

516.120~160 km/h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及以下的承力索断股的数量限界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B

517.120~160 km/h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以上的承力索断股的数量限界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C

518.120~160 km/h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及以下的接触线接头的数量安全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A

519.120~160 km/h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以上的接触线接头的数量安全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C

520.120~160 km/h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及以下的接触线补强的数量安全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A

521.120~160 km/h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以上的接触线补强的数量安全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C

522.电动势的单位是( )。

A.安培 B.瓦特 C.伏特 D.欧姆 C

523.兆欧表正常时,指针应指向( )。 A.0 B.量程中心 C.∞ D.量程1/3 C

524.120~160 km/h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及以下的承力索接头的数量安全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B

525.120~160 km/h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以上的承力索接头的数量安全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C

526.120~160 km/h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及以下的承力索补强的数量安全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B

527.120~160 km/h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以上的承力索补强的数量安全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C

528.120~160 km/h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及以下的承力索断股的数量安全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B

529.120~160 km/h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 m以上的承力索断股的数量安全值不得超过(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C

530.隔离开关的主要作用是( )。

A.隔离电压 B.切除故障电流 C.切除负荷电流 D.切除短路电流 A

531.电分段锚段关节中心柱处两悬挂承力索的水平距离应符合设计标准,其限界值允许误差不大于( )。

A.+50 mm B.±80 mm C.+100 mm D.±100 mm A

532.电分段锚段关节转换柱处两悬挂的水平距离应符合设计标准,其限界值允许误差不大于( )。

A.+50 mm B.±50 mm C.+100 mm D.±100 mm A

533.电分段锚段关节中心柱处两悬挂接触导线的水平距离应符合设计标准,其限界值允许误差不大于( )。

A.20 mm B.±50 mm C.+100 mm D.±100 mm A

534.接触网结构高度的安全值为( )。 A.设计值 B.设计值±50 mm C.设计值±100 mm D.设计值±200 mm D

535.160 km/h及以下区段吊弦间距限界值不大于( )。 A.8 m B.10 m C.12 m D.15 m D

536.160 km/h以上区段吊弦间距限界值不大于( )。 A.8 m B.10 m C.12 m D.15 m C

537.v≤120 km/h时,相邻吊弦高差的标准值不大于( )。 A.10 mm B.20 mm C.30 mm D.50 mm A

538.120 km/h<v≤160 km/h时,相邻吊弦高差的标准值不大于( )。 A.10 mm B.20 mm C.30 mm D.50 mm A

539.160 km/h<v≤250 km/h时,相邻吊弦高差的标准值不大于( )。 A.10 mm B.20 mm C.30 mm D.50 mm A

540.v≤120 km/h时,相邻吊弦高差的安全值不大于( )。 A.10 mm B.20 mm C.30 mm D.50 mm D

541.120 km/h<v≤160 km/h时,相邻吊弦高差的安全值不大于( )。

A.10 mm B.20 mm C.30 mm D.50 mm B

542.160 km/h<v≤250 km/h时,相邻吊弦高差的安全值不大于( )。 A.10 mm B.20 mm C.30 mm D.50 mm A

543.v≤120 km/h时,相邻吊弦高差的限界值不大于( )。 A.10 mm B.20 mm C.30 mm D.50 mm D

544.120 km/h<v≤160 km/h时,相邻吊弦高差的限界值不大于( )。 A.10 mm B.20 mm C.30 mm D.50 mm B

545.160 km/h<v≤250 km/h时,相邻吊弦高差的限界值不大于( )。 A.10 mm B.20 mm C.30 mm D.50 mm A

546.弹性吊弦辅助绳在无偏移温度时两端的长度允许相差不超过( )。 A.200 mm B.300 mm C.400 mm D.500 mm C

547.简单悬挂吊索在无偏移温度时两端的长度允许相差不超过( )。 A.200 mm B.300 mm C.400 mm D.500 mm C

548.硬横梁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不超过( )。 A.+50 mm B.±50 mm C.+100 mm D.±100 mm A

549.万用表又称( )。 A.万能表 B.便携表 C.电工常用表 D.仪表 A

550.对于整体吊弦,其截面损耗不得超过( )。 A.20% B.25% C.30% D.50% A

551.兆欧表又称( )。 A.摇表 B.欧姆表 C.绝缘电阻表 D.万用表 A

552.160 km/h及以下区段,吊弦间距安全值不大于( )。 A.8 m B.10 m C.12 m D.15 m C

553.对于单开道岔,线岔投影最佳位置是两内轨轨距为( )处撤叉角的平分线上。 A.690 mm B.700 mm C.730 mm D.745 mm D

554.制作环节吊弦时,吊弦回头应均匀迂回,长度为( )。

A.100~120 mm B.120~150 mm C.150~180 mm D.160~180 mm C

555.制作环节吊弦时,吊弦环直径应为其线径的( )。 A.2~3倍 B.3~5倍 C.5~8倍 D.5~10倍 D

556.对于普通单开道岔,在线岔处限制管的前后,在两条接触线上各设双吊弦,两吊弦的纵向距离应不大于( )。

A.50 mm B.80 mm C.100 mm D.150 mm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