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布袋戏人物与地名--中国古典文化之美

叶小钗与素还真,他们彼此互为灯火,互相指引。

莲与叶,同出淤泥,共濯清涟。 68 大宗师

喜欢这个名字,是因为庄子。因为在这篇著名的《庄子·内篇·大宗师》里,有那句著名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古往今来,有多少自以为是的人想要去解释这句话,反而拘泥其中无法自拔,以致后世无数陈词滥调歪曲臆想,妄想匹配宗师?!那今天就说说这句话,但愿能一朝点醒梦中人。我还是那句话, 我的解释仅作参考.

想要明白圣人在说什么,必须从前后语境中去猜测。 “相忘于江湖”之前,庄子在讲“真人”,他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这是多么熟悉的一句话,世人称佛为“如来”,如来,如来,如去如来,去来如意,脚下路通,是谓如意,万事通达,如入神境。

何谓真人? 生死如意,天地同路,何事不顺? 所以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因为明白世间生死皆是虚幻,明白“虚幻”,即为“真”人。何事为“真”?一切皆幻,即为真。

“相忘于江湖”之后,庄子在讲“道”,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所以老子强名曰“道”,因为文字语言只能描述有为之事,无法名状无为之境。天地从“道”而生,文字语言更是后天之事,你如何以后天去比喻先天?所以才要勉强用“道”这个字来给先天起个名字,然后再尽量去描述先天的状态,不然以语言文字为沟通工具的一次元人类,如何能够明白异次元之状?于是就有了对“道”是“无为无形”的描述。

真人何以为“真”?“道”的性状如何?前后讲完,庄子在中间加了这么一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因为相濡以沫想要维持的是凡人虚幻的假生,相忘于江湖才能得“道”之真生!庄子自己在这篇的最后已经自问自答,如何真生?。。。。。。“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所以殆病的子桑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天旡私覆,地旡私载!

宗师者,真人也。

明死生之去来,知天地之幻化,从假中脱真而出矣。

相忘于江湖, 或许就是相忘于\道\?

69 白忘机

在之前的篇幅里已经说过多次这个词, 还是想再强调一次, 忘机, 不是忘记.

古往今来, 很多人把忘机的重点放在”忘”字, 以为是自己主动勉强去”忘”, 这是大错特错. 凡是用自心去用事的, 都是攀援, 是有为. 在之前的一篇里, 也说过”机”就是”所以然”, 是”有为”之事. 有为之事, 如果用凡心作用去主动”忘”, 只是尽”人事”. 人事, 总不过”心计”, 不能成”道事”.

那么, 这个庄子”相忘于江湖”的“忘”, 到底是怎么个”忘”法呢?

我也曾经说过, 古人造字是别具意义的, 尤其是象形和形会字, 更有深意. 这个”忘”字, 不就是”亡心”嘛. “亡”攀援之凡”心”. 所以, 忘机就是--------对境无心, 而已. 庄子都说了是”相忘”, 有相对之物, 所对为”江湖”.一切尘世的人事物, 都是”境”. 相忘于江湖, “江湖”就是”境”? 忘机, 忘境, 对境无心, 都是一个意思, 不同说法而已吧.

能习得对境无心, 总要经过艰辛长久的锻炼, 可这就是修行阿. 在千淘万滤的过程里, 逐渐看清繁华尘世的迷障和虚幻, 幻中寻真. 攀援的凡心, 在每一次的艰辛磨砺中, 更深地体悟世间的虚幻本质, 对世俗的经营与执著渐渐消亡, 我们的道心就会被不断发掘出来. 凡心已销之时, 或许就是对境无心之刻.

长久的修行磨砺, 只为千年一击, 粉碎虚幻, 对境无心, 立超圣地. 从此, 除秽累而反真。形纯白而质素,心皎洁而淑清。

忘机, 而复还贞白之”道”.

70 玄宗

道家确实有个”玄宗”. 玄宗的修行秘旨, 即是心息相依.

不要再纠结于什么道家还是道教, 纠结得越深, 就越容易深陷旁门左道, 不能自拔. 万派归宗, 如川入海, 分得越清楚, 越容易进入末枝旁流, 反而去道甚远.

性命双修, 心息相依……古往今来, 被多少修行人争来争去, 想争出个所以然来. 殊不知, 这八个字里, 性与心, 命与息, 才是关键.

调”息”不过为延”命”, 调”心”不过为复”性”, 但我们若只明白到这个程度,就是还根本不明白“道”!心与性,息与命,四个字相通相融,浑然一体,就是一物!

仔细看这个”息”字, 正是”自心”两字的合体. 所以, 调“息”, 就是调“自心”, 只不过借助呼吸这件有为之事来调无为之心而已. 道经中说: \息调则心静,心暴则息粗,心平则息细。息与心,亦犹影之与形。故心息相依,则返乎先天而处先天矣”.

明白了“息”就是“自心”后,再来看这个“性”字。“性”字,是心字旁加一个生,所以“性”由“心生”。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性是心的产物,心是性之母。如果息是心,性也是心,那么就剩下一个“命”了。古人都说“性命”,有性才有命,因为无性,则命是死命;有命才有性,无命,则性归于何处?这不就是人的来历吗?有性有命,是活人;有性无命,是非人;有命

无性,是死人。。。。。。

息是心,性是心,命也随心,那么佛经的开经偈中说“一切唯心造”,有错吗?

性命双修,就是心息相依,“性”“命”“心”“息”,互“通”互辅,因“通”而入“神”境,就是“神通”,就是“通神”。所谓“通神”,因“通”而“神”。何谓“通”?跳出对立论的限制,立超圣地, 就是“通”的作用。不是都说悟道吗? “通”或许就是“悟”。 悟,这个字还是心字旁,还是心的作用。

所以,《心经》中菩萨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或许因为在某种境界里,空与色,无与有,虚与实。。。。。。根本就是“互通有无,虚实相通”!!!它们,只是相互转化而已。

所以,菩萨又说:“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难道不是在说,跳出生灭,跳出垢净,跳出增减。。。。。。等等这些对立论的限制吗?当我们跳脱出二元对立论对我们的限制,或许就能明白“诸法空相”的道理。

注意, 这个经的名字叫“心”经哦!!!跳出生死, 跳出净垢, 跳出增减, 跳出二元论限制的那个。。。。。。是谁?

所谓“双修”, 或许就是通过修行,跳出对立论的限制,进入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的通达境界!!!在这个境界里,才真正体悟了天地宇宙的真相! “双”字,浅义指代性与命同修,深意为从对立的“两”面进入通达的“一”气圆融!!!

明白了这些意义,再有人提到双修的时候,给你解释什么男女之类的,你可以抽他一个嘴巴!

71 传灯手 (地理司招式)

岁月灯,传灯手,摘星掌。。。。。。明白的人自然明白。

有个叫一灯大师的吧,为什么是“一灯”呢?因为一灯可燃千万灯。

传灯手,以一灯燃千灯,灯灯相照。灯,就是心。灯灯相照,就是以一心,印万心,心心相印。

所以,佛教总说“不增不减”,当我们以一灯之火,燃千万灯时,这第一盏灯之火,可有增减?然而灯火相续,却无穷尽。传灯,就是佛种相续。佛,就是智慧通达后的心。

所以《西游记》里,孙悟空见了每个妖怪,都要先问“你可认得你孙爷爷?” 孙爷爷,就是孙外公;孙外公,是“身外功”的谐音,身外功,是心息相依,跳出二元论的修行,这个修行是为了找到“本来面目”。如果妖怪认得这个“身外功”,就伏地皈依。。。。。。观音菩萨帮唐僧收服魔怪的时候,也要先问一问这个妖怪------“你可认得我?”

因为观音就是修行有成的那个谁,叫“本来面目”的那个谁!!!所以,菩萨不是在问认不认识观音,而是在问“你可认得你的本来面目?”这一句,是棒打痴迷的凡心,棒打二元对立论对凡心的限制,千年一击,帮你击碎二元对立论的虚幻,帮你“通”,让你“悟”,而已。。。。。。所以,那些伏地皈依的妖怪,不是都被菩萨收走了吗?所谓“收”,是“摄”,将凡心摄入道心,凡心被收走,道心回归。这样,才有资格被菩萨等带入西天。不然,凡心不悟,还是个下界的妖怪而已。带入西天,就是道心返乡的过程,就是返还那个无何有之乡???

经过九九八十一次的不断问询,不断敲打,终得真经,终到彼岸,终识得本来面目!真经,就是真心,就是道心。

《西游记》里,每个妖怪,都是凡心所化。认识一次,就打破一次枷锁,直到第八十一次,这是退心魔,进阳气的最终一击。九九归一,最终堪破本来面目,从假中脱真而出,纯阳之体尽显!

所以,《西游记》不是人的旅程,而是心的旅程。是我们的心经历一次次磨难艰辛,看破世间的虚幻与伪装,找回真心的过程。所有幻化出的妖怪与磨难,都是凡心的伪装。

吴承恩,承谁之恩?

悬一盏岁月灯,愿以一灯点亮千灯,灯灯相印,暗室大明。

72 任沉浮 73 念去来

人居浮世,身是浮生,贪婪浮利浮名。浮华不坚不固,聚散无准无凭。 一念去来,一任沉浮,浮虚事石火风灯。

披簑去,浮云散,风邻月伴.

再念去来,再任沉浮,与我忘机是鸥鹭。

方信到,万类霜天皆道侣,风霜风雪是般若。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