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若兔大量减少,鹰也会大量减少
【解析】选C。图中应有4条食物链。鹰在这4条食物链中处于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即鹰处于3个不同的营养级。蛇和鹰因都捕食相思鸟而存在竞争关系,又因鹰捕食蛇而存在捕食关系。若兔大量减少,鹰会更多地以相思鸟和蛇为食物,故鹰不会大量减少。
10.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 250 kJ 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解析】选C。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175+200+875=1 250(kJ),A正确;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0÷200×100%=15%,B正确;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为作物提供了无机盐,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D正确。
11.(2016·珠海模拟)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和Ⅳ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
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Ⅰ→Ⅱ→Ⅲ→Ⅳ C.E1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所摄入的能量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解析】选C。图中Ⅰ代表生产者,则E1表示的能量主要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摄入的能量。Ⅱ、Ⅲ和Ⅳ都代表消费者,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每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可能有很多,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可能由很多条食物链组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12.根据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图示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②过程来减少大气中的CO2 C.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D.人类减少对③过程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解析】选B。图中①表示生物进行细胞呼吸释放CO2,②表示CO2被生物群落利用,③表示化石燃料燃烧释放CO2。生物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它们通过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CO2进入无机环境。生活中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等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CO2,减少生物群落排放到大气中的CO2量。碳在生物体内(生物群落内)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缓解温室效应。 13.(2016·济南模拟)某自然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则该生态系统
( )
A.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
B.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食物链和食物网越来越复杂,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 D.生产者的数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
【解析】选B。该自然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营养结构复杂,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A项错误、B项正确;生态系统保持稳定说明食物链和食物网也相对稳定,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C项错误;在生态系统中,由于不同生物个体大小不同,因此生物数量没有一定的必然关系,D项错误。
14.生物体残留有机汞(农药)的情况如下表所列,食物链的构成可能是( )
生物体 有机汞浓 0.05 度(mg/kg) 7 0.51 68 0.39 甲 乙 丙 丁 戊
【解析】选C。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是沿着食物链的延伸而逐渐积累的,因此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浓度越高。由表格可知,有毒物质汞(农药)从少到多依次是:甲(0.05)、戊(0.39)、丙(0.51)、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