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习题解答

行比较,经过交换结构后,由输出接口卡输出到不同路由器不同接口。

路由选择:路由器接收来自不同路由器的路由选择报文,通过执行路由选择协议,更新了转发表内容,使分组能够到达正确的输出端口 。这些功能由路由器的控制器卡提供,包括路由计算与更新、拓扑和地址信息交换。

4-15讲

1. 考虑在一个具有一个外部代理的外部网络中的两个移动结点。在移动IP中,这两个移动结点是否可能使用相同的转交地址?为什么?

答:使用移动IP方案时,移动结点通常有永久IP地址和一个转交地址。该转交地址实际上是由归属代理所使用的。当通信者给移动结点的永久IP地址发送分组时,归属代理会将该数据报截获并用转交地址转发给移动用户。因此,两个不同的移动结点如果位于相同子网中时,完全有可能使用相同的转交地址。

当收到具有转交地址的分组时,外部代理将根据两个移动结点的注册信息,通过它们不同的MAC地址与之进行直接连接的网络通信。

2. 试讨论MPLS在流量工程中的作用。它是否能够弥补IP的不足? 答: IP技术通过路由器端口是与某种通信网相连的,而这些通信网要以自己的方式传送路由器交付的数据报,直至它们到达与通信网另一端连接的路由器。这种方式不足之处包括:首先,通信网通常不具备以IP方式转发IP数据报的能力,多次转换格式将降低系统的效率。其次,预先计算的路径不一定与IP路由选择协议确定的路径相匹配。第三,无法支持某种类型的虚拟专用网络。

MPLS通过采用一个固定长度的标签达到改善IP路由器的转发速率的目的,并且能够提供多条非IP路由的路径,提供特定的虚拟专用网络,从而弥补了IP的不足。

5-16讲

1. 根据网络应用的时延和可靠性可以将它们分为几类?运输层是否应当由此设计几种不同的协议?因特网的运输层协议能够为网络应用提供哪些服务?不能够提供哪些服务?

答:根据对时延和可靠性,可以将网络应用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弹性网络应用,它们具有可靠传输但对时延要求并不很高的特点;另一类是多媒体网络应用,它们具有时延敏感和丢包容忍的特点。

TCP/IP的运输层设计了两种运输层协议即UPD和TCP。TCP能够支持弹性网络应用,而UDP也具有时延较小的特点,不过这两种协议对时延都没有保证。两者并不与上述两类网络应用形成一一对应。

TCP能够提供多路复用/分解、面向连接、可靠数据传输和拥塞控制服务,而UDP则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服务,具有多路复用/分解和差错检测功能。但两者都没有提供带宽和时延保证,也不提供安全性服务等。

2. 可以认为端口号是一种地址吗?如果是,它是标识什么的地址?将端口号分为周知端口号和一般端口号有什么好处,这与网络应用的模式有关系吗?

答:IP地址标识了因特网上的每台主机的接口,而端口标识了网络主机上的每个进程,这样才能支持网络应用进程之间的交互。因此端口号是一种地址。

运输层的端口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周知端口号,另一部分是用户可自行分配的端口号。由于UDP套接字和TCP套接字均与目的/源端口号有关,每个进程之间的通信链必须是唯一的,端口号错误将造成连接链的混乱。周知端口号范围为0~1023,通常保留用于如HTTP、FTP和DNS等著名的应用服务器的端口号的,由因特网管理机构统一分配。1023以上部分的端口号可由用户自行使用,这就大大降低了出处差错的可能性。

一般在C/S模式中,服务器端口通常使用周知端口好,而且必须要长期处于打开状态,因此端口号划分与网络设计模式有关。

3. 给出标识图5-5中TCP套接字的所有四元组。与UDP套接字忽略了源端的标识信息相比,TCP的套接字标识能力是增强了还是削弱了?

答:图5-5中TCP套接字的所有四元组包括:(IPA,1212;IPB,80)、(IPA,2323;IPB,80)、(IPA,3434;IPC,80)、 (IPC,4545;IPA,5656)。

TCP通过四元组来表示一个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