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学工作进行规范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3、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始终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提倡节能环保。制定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暂行办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值班制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管理规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虚拟仿真开放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落实实验教学与管理规范的意见》等规章制度,对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行提出明确要求,努力建设“高效、安全实验中心”。中心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教师需考核上岗,考核内容:利用考试系统考核教师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专业水平;通过选课、预习、考试等各种仿真实验软件的应用,考核教师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和操作能力;考核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责任心。(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 中心通过查看仿真实验教学考卷及带班成绩,以及预习、实验报告情况;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考核教师业务水平,教学责任心等,对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师做出综合评价。 2-7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特色与创新 1.中心的建设特色 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材料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工作规划分为三个建设阶段。第一阶段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与部分仿真实验资源开发建设阶段,第二阶段为实验教学资源补充、实验预习系统和实验考试与评判系统的开发与建设阶段,第三阶段为资源扩展阶段。在第一建设阶段,中心通过仿真实验教学演示和真实实验教学视频相结合、仿真实验教学指导与实验理论电子讲义相结合实现了教学效益最大化;通过多媒体、多角度、多方向的共同作用,通过真实实验教学视频观看,仿真实验操作模拟和真实实验的

设计与实施这三段式教学实践过程,实现了仿真实验与真实实验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解决了学生无法随学随练的教学矛盾和困难,同时为众多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实验预习效果和实验教学效果。 2.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特色 1)该系统采用最新的计算机软件和虚拟实验过程的建模技术,为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平台支持。 2)采用材料科学模拟软件实施对材料结构、成分及配比等参数的改变,实施了解材料性能及属性得变化,增强学生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了解。 3)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能够深入解剖实验教学过程,所以要求学生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才能正确操作,克服了实际实验中出现的盲目操作和走过场现象,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4)实验中材料制备加工过程各个参数可以在允许范围内自行更改,因此每个学生和每次实验操作所测得的正确结果不同,从根本上避免了作弊。 5)设计性仿真实验给学生留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学生可在这个环境中自行制定实验方案、调整实验参数、模拟真实的实验过程。这一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为大面积开设设计性、研究性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和教学环境。 3. 资源共享

3-1目前教学资源共享的范围和效果 材料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是通过网络信息化建设,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软件资源为核心,基于校园网的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的一个开放式网络平台。 网络实验平台的应

用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实现虚拟仿真实验的共享,即软件共享;另一种是实现实时测试实验的共享,即硬件共享,两种模式相辅相成综合使用,构建完整的仿真实验系统网络化管理平台。软件共享,即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端的软件程序,不需要调用硬件仪器设备。这类应用一般适合于与专业理论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验;硬件共享,即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连接于服务器端的硬件实验设备(如数据采集卡、信号源等),并通过远程控制程序控制硬件的动作、实时获取仪器的测量结果等,同时,这类实验通常结合了实时视频和音频的反馈,使得学生可以耳闻目睹实验的运行过程,真实感很强。 我院仿真实验资源共享,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经费稳步增长。XXXX年以来,学院虚拟教学仪器设备投入已近100 万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用房面积已达300m2;二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更新率、完好率大大提高;三是形成了涵盖基础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三大平台3 个实验室的整体构架。先进的实验设备、良好的实验环境、高规格的建设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