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①这首词据传是苏轼贬谪惠州时悼念侍妾朝云之作。②瘴雾:惠州一带的湿热之气。③倒挂绿毛幺凤:(使者是)倒挂树上的绿毛小鸟。幺凤:鸟名。④涴(wò):沾污。⑤“不与”句:苏轼自注“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王诗中有“梦中唤作梨花云”句。
13.概括上下阕中梅花的形象特点。(每一点均在四字以内)(2分)
14.下列对词的理解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瘴雾”既写出当地气候特征,也渲染了仙风。 B.运用比拟,谓即使梅花谢了,而梅叶仍有红晕。 C.反其意而用典故,慨叹自己已经不再梦见梅花。 D.整首词借花喻人,借咏梅倾诉了对朝云的思念。 15.从侧面描写的角度,赏析上阕画线句。(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18分)
①李疑字思问,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固贫甚,然独好周人急。 ②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泛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其手问所苦,如事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以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竞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它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还之。二子以半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③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内。金陵俗,妇孕将产者为不祥,逆旅多不舍。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急,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乎?”俾妇邀以归,产一男于。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逾月始辞去,不取其报。
④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成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
⑤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立,而其箕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李疑传》,有删改)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君脱不取 (2)人用是多疑 ..17.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杖踵疑门 拄着拐杖 B.具床褥炉灶 准备 ..C.籍其数而封识之 计算 D.众拒门不内 同“纳” ..18.下列句中的“以”字表示修饰关系的一项是( )。(2分) A.得粟以自给 B.反赆以货 C.妻卧草中以号 D.俾妇邀以归 19.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
- 5 -
(2)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
20.第①段写李疑“固贫甚”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21.第②③段用相同手法写了李疑的两件事,指出这种手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南泾道院记 赵孟頫
①浙右之地,水居十七,其势汪洋沮洳,往往而是,水行之道,可以通舟楫,土人谓之为泾。嘉兴城西南五十里而远曰“秀泾”,有张氏者居其地。德祐之末毁于兵火,张君全真乃改筑于秀泾之南,所谓南泾者也。既而其妻死,不复娶,辟以为道院。
②脱儒冠,著道士服,翛然独处,以颐性养神为事。凡田畴所入,悉以供土木工估。中为殿堂,祠玄武神。其背为延真之阁、讲道之堂;其左右为栖士之舍;其阳为迎仙之桥、放生之池。因池为堤,列树松、柏、梅、竹。又南数十百步有大朴,数百年物,作庵其下曰朴庵。陂塘环萦,林木蔽翳,境物洁盛,清人心目,故游方之士乐其处而多至焉。盖经始于至元丙戌,历十有余年而后成,亦勤矣哉!
③人之生也,自非圣贤,莫不有所役,或役于名,或役于利,大有所求则大役,小有所求则小役,总总如也。割去世累,优游恬淡以求自适,虽末为无所求。其视汲汲于名若利,匍匐颠仆于污秽之途,规毛发衣食以妪煦妻子,相去岂不远哉!
④初,松江修竹胡氏事玄武甚严①,其家火而神像俨然独存。张君迎归,构殿以祠之。上梁之日雨,几不克建,张君祷焉。俄有白鹤廿八从东北来,翱翔其上,良久西南去,雨随已,而大雨于西南三里之外。何其异也!上强山僧靖达从吾游,道张君之为人,且道其意,乞文记其始末,故采其言以为记。
1注]:①玄武:道教中的神兽 22.概括第①段的内容。(2分)
23.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句。(3分)
24.概述第②段中“亦勤矣哉”中“勤”的表现 。(3分) 25.对第④段中“异”指代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指胡氏家族遭受火灾而只有神像庄严独存这一奇事。 B.指张君建造宫殿祭祀神像但多日下雨不停这一现象。 C.指张君祈祷许久让大雨落在西南三里之外这一举措。 D.指张君祈祷的虔诚之心引来白鹤为其止雨这件事情。 26.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相去岂不远哉”的内涵。(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70分
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1796年,英国天文学家马斯基林发现助手测定的星体运行时间总是比自己测定的慢0.8
- 6 -
秒,便以缺乏责任心为由辞退了助手,此事引起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的关注,经深入研究,他发现人与人的反应时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与责任心无关,而与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存在个体差异有关。
2017上海高考压轴卷
语 文
【答案】1.(1)论语/知老之将至云尔(2)满面尘灰烟火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
- 7 -
如私语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和默写古诗文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答案】2.(1)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古稀”指“70岁”,“诲人不倦 ”扣住“老师”;A项“花甲”是“60岁”;C项是挽联;D项是指“从事教育工作近70年”。
【答案】(2)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A“微薄之力”是自谦之辞,用到别人身上不合适。B广播稿不能使用括号标注内容,同时“治癌”与“致癌”同音,容易引起歧义;D“荣幸”谦敬失当。)
【答案】3.中文输入系统网络俗语、脏话、不规范简写泛滥。
【解析】(2分)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题,结合具体语境和词语的本来意义进行判断。
【答案】4.C
【解析】(2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此题,将四个选项分别带入原文,根据原文内容逐一判断,排除。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首先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找到文章论述从几个方面着眼,然后概括段意,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靠头和结尾的句子,从这些段落或语句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
【答案】5.B
【解析】(2分)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分析语段的作用一般为是理性语段,注意围绕文章的中心展开,属于论证和是引出观点,还是属于论据,为证明论点等。解答此题,找准答题区域,认真研读第④段,然后结合备选项进行排除。
【答案】6.(1)缺乏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习惯(1分);(2)纵容无知对规范的冲击(1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找答题区域,结合题干加以提炼。
【答案】7.(4分)【示例1】无需修改(1分)。划线句严谨而规范地(1分),使用了“应该”“首先”“排他”等限定性的词语以及选择疑问句式(1分),表达了作者的态度和看法:语言输入系统应该首先符合语言的规范合理使用(1分)。【示例2】应该修改(1分)。划线句语言表达冗长拖沓(1分),将语言输入系统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定位排列在一个长句子里面(1分),佶屈聱牙,让缺乏复杂单句紧缩能力的读者很难把握作者观点倾向(1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语言的能力。
【答案】8.(4分)【示例1】赞同本文作者的观点看法(1分),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系统输入系统应该遵循语言规范(1分),服务于业务使用、方便书面语乃至学术写作(1分),以纯正守则的数字化书写方式,重塑国人的规则意识(1分)。【示例2】作者认为: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系统输入系统应该遵循语言规范(1分)。本人不以为然(1分)。语言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语言输入应该鼓励日新月异的新名词和新术语(1分),无论是业务需求还是娱乐需求,应该兼容并包,这样才不至于墨守成规落入僵化的思维意识中(1分)。
【解析】本题是探究题。一是要答出自己的观点,二是要说明原因。
【答案】画线句从视觉(色彩)、听觉(声音)、嗅觉(清香)的角度(或动静结合的角度)描写“老家”景色: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幽静的榕树岛,大翅长脖的白鹳灰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