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只有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②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③加强宏观调控也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8.(1)材料一反映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能源消耗增长速度逐步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消耗依然过高,经济增长主要靠物力和人力的投入。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①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促进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④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⑤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
必修2《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1.A 2.C 3.A 4.C 5.A 6.A 7.(1)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2)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8.在我国,国家利益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当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绝大多数市民能自觉遵守市政府相关规定,保证“无车日”活动顺利进行,就是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的体现。
第二单元:1.D 2.D 3.A 4.A 5.A 6.B
7. 材料表明了我国政府行使着保障人民民主、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
8. 制约和监督政府:一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关键);二是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三是政府要实施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第三单元: 1.A 2.A 3.A 4.C 5.A 6.A
7.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④每个公民要自觉履行宪法规定
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8.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合作的一个重要机构,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第四单元: 1.A 2.D 3.A 4.B 5.D 6.B
7.(1)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和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8.(1)①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2)①“坚持捍卫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绝不屈服任何外来压力”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②“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家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共同发展”体现了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基本目标;③“中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④“在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