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拼写词语
kàng fan( ) huì àn( ) jībàn( ) shāo zhuó( ) fú sha( ) rǒng zá( )
二.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 每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选择恰当的短语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 );旋风一样,是( );乱蛙一样,是( );火花一样,是( );斗虎一样,是( );黄土高原上,爆出了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A. 蹦跳的脚步 B. 飞扬的流苏 C. 强健的风姿 D. 闪射的瞳仁 E. 急促的鼓点
四.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填在括号里
1.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 2.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 3. 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
4.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
五.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 )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 )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 )了。 2. 愈捶愈烈!痛苦和( ),生活和( ),摆脱和( ),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六. 下列各句中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这句话赞颂了安塞腰鼓充满着活跃、强盛的生命力,这句话中运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B.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句话中赞颂了安塞腰鼓的壮阔场面、豪放情感和火烈的气氛。 C.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柔美风情的赞美。
D.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采用了以动写静的方法,突出安塞腰鼓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七、阅读课文片段,做题:
(一)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裳。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