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化学高一(上)期末预测试题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2mol/L,此时溶液中所含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2 mol/L B.0.22mol/L C.0.32mol/L D.0.38 mol/L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H= H2O B.氯气与水反应:Cl2+H2O = 2H++Cl-+ClO- C.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CO3+2H = H2O+CO2↑ D.金属钠跟水反应:Na+H2O = Na++OH-+H2↑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充分吸收了Na2SiO3 饱和溶A 液的小木条,沥干后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 将 H2 在充满Cl2 的集气瓶中燃烧 将 SO2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充分加热 B.B 集气瓶口上方有白烟生成 小木条不燃烧 现象 解释或结论 Na2SiO3 可作防 火剂 H2、Cl2 化合生成HCl SO2 具有漂白性 铝熔点高,没能熔化 D.D 2-++

+

B C 溶液褪色 D A.A 铝不能滴落下来 C.C 13.现在NaOH、Na2 CO3 、Ba(OH)2三种无色溶液,选用一种试剂把它们鉴别出来,可选用( ) A.稀盐酸 B.稀硫酸 C.BaCl2溶液 D.Na2SO4溶液 14.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CH4 B.NaOH C.CH3COOH D.KClO 15.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的氧化物有FeO、Fe2O3、Fe3O4,它们都是黑色的固体 B.铁的氢氧化物Fe(OH)2、Fe(OH)3的混合物可能是灰绿色 C.鉴别Fe2+中混有Fe3+,可先加入Cl2水,再加入KSCN溶液 D.铁的合金生铁比纯铁硬度大,熔点高。

16.在3Cu + 8HNO3(稀) ==3Cu(NO3)2 + 2NO↑+ 4H2O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3:8 C.2:3 D.8:3 17.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过量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亚铁盐

D.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18.用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焰色反应体现了元素的物理性质

B.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待测溶液中是否存在SO4 C.有色玻璃是某些胶态金属氧化物分散到玻璃中制成 D.常温时铝遇浓硫酸钝化,所以可以用铝制容盛装浓硫酸

20.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Cl2、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 A.Al2(SO4)3 A.液氨

B.NaOH B.小苏打

2-2-

C.BaCl2 C.火碱

2--

D.FeCl2 D.液氧

+

21.下列物质中,可用作制冷剂的是( ) 2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2O3+ 2Cl2+3H2O==2SO3+4Cl+6H B.CuSO4溶液吸收H2S 气体:Cu2++H2S= CuS↓+2H+

C.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D.等体积、等浓度的Ba(OH)2稀溶液与NaHSO4稀溶液混合: Ba2++2OH-+2H++SO42-=BaSO4↓+2H2O 23.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AgCl是强电解质,推测AgBr也是强电解质

B.已知Cu与Cl2能化合生成CuCl2,推测Fe与Cl2也能化合生成FeCl2 C.已知Al(OH)3可以治疗胃酸过多,推测NaOH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D.已知Fe可以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铜,推测Na也可以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铜 24.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除去 MnO2 固体中的 KCl B.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D.用过滤的方法除去 NaCl 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25.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A.用铂丝蘸取某金属的盐溶液, 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B.①取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现象 火焰呈黄色 ①溶液颜色无变化 结论 此盐溶液中含有 Na+,不含 K+ ①绿矾样品未变质 解, 滴加 KSCN 溶液 ②向溶液中通入空气 C.①某溶液中加入 Ba(NO3)2 溶 液 ②再加入足量盐酸 D.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 CCl4, 振荡后静置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②溶液逐渐变红 ②Fe易被空气氧化为 Fe 2+3+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仍有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 SO42﹣ 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 I2 在 CCl4 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 的溶解度 26.学会阅读体检报告,就能正确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下表是体检中心出具的一份血液检查报告中的部分结果。请认真查看后回答下列问题: 宜昌市夷陵区医院体检报告 生化室 项目名称 肝功能八项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血清总蛋白(T PROT) 血清白蛋白(ALB) 球蛋白(GLB) 白球比(A/G) 总胆红素(TB-K) 直接胆红素(DB-K) 血糖 葡萄糖(GLU) 检查结果 36.5 35 69.7 44.7 25.0 1.8 12.3 1.5 4.9 检查日期 检查医生 单位 U/L U/L g/L g/L G/L umol/L umol/L mmol/L ★★★ 参考范围 0.00---50 5---46 60---82 35---56 20---35 1.2---2.3 3.0---25 0---6.0 提示 3.38---6.2 (1)该老师上述各项检查指标____________(填“有”或“无”)不正常之处。 (2)上述单位中的“g/L”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单位中的mmol/L就是10-3mol/L,则1L人体血液中所含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80)的正常质量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三、推断题

27.A、B、C、D、E含同一种元素,A为非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B为气体,E为A的氢化物,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若A为固体,则D为______。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大量排放可能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为______________

(2)若A为气体单质,则D为________。写出E→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C→D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_ 四、综合题

28.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① SO2+2H2O+I2===H2SO4+2HI ② 2HI

H2+I2 ③ 2H2SO4 === 2SO2+O2+2H2O

(1)整个过程中SO2、I2的作用是______。

(2)一定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HI(g),发生反应②,已知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在0~2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 (HI) =______;

(3)已知拆开1 mol H—I键需要消耗298kJ能量,形成1mol H—H键能够释放436kJ能量,形成1mol I—I键能够释放151kJ能量,则在反应②中,分解0.2mol HI时会______(填“吸收”或“释放”)______kJ能量。

(4)实验室用Zn和硫酸制H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填序号) ...

a.加入浓硝酸 b.加入少量CuSO4 固体 c.用粗锌代替纯锌 d.加热 e.把锌粒弄成锌粉 f.用98.3%的浓硫酸

(5)氢气可用于制燃料电池,某种氢氧燃料电池是用固体金属化合物陶瓷作电解质,两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A极:2H2+2O2--4e-== 2H2O ,B极:O2+4e-== 2O2-,则A极是电池的___极;电子从该极___(填“流入”或“流出”)。 五、实验题

29.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 晶体。(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1)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 。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在C处玻璃管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 ,装置E中的现象是

(3)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简述检验滤液中Fe的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3+

① 步骤I中通入Cl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