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课件

第九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研究概述

一、实验法的含义

1、含义:是指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求心理现象的原因、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思考:实验法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2、实验研究的特点:

? 要操纵或控制变量,人为地创设一定的情境。 ? 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 有严格的研究设计。 三、实验研究的类型 1、根据研究情境分

? 实验室实验:探索心理现象本质、提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 现场实验: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心理学实验 实验室研究相对于现场研究有如下优势: ? 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

? 对实验情境和实验条件进行严密控制。 ? 实验室实验的结果记录客观、准确。 ? 可以使用精密仪器。

2、根据实验揭示变量之间质与量的关系分 ? 定性研究 ? 定量研究

3、根据实验设计分 ? 前实验 ? 真实验 ? 准实验

4、根据实验中自变量的数量分 ? 单因素实验 ? 多因素实验

第二节 前实验、真实验和准实验设计

一、前实验设计

? 前实验设计没有控制无关变量,因此效度低,也称“非实验设计”。极少采用,但它仍具备实验研究

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实验处理和测量。

? 它可分为:单组后测设计、单组前测后测设计和静态组比较设计 1、单组后测设计

X O X:实验处理 O:观测 2、单组前测后测设计 O前 X O后 3、静态组比较设计

X O1

O2 请问:以上三种前实验设计各有何缺陷?

二、真实验设计

? 真实验设计:就是实验设计,其本质特征在于对影响内在效度的无关变量采取了严格的控制并有效地

操纵研究变量。

? 按被试接受实验处理的情况,真实验可分为三类: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和混合设计。 (一)被试间设计

定义:也称完全随机化设计(complete randomized design)或独立样本设计(Independent Group Design),指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或多个自变量水平组合中一种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

设计逻辑:如果两个组除了自变量以外所有的方面都相等,那么,这两个组在因变量上的差异则主要是由不同的自变量造成的。 评价

优点:实验处理之间不会相互影响。

缺点:难以分辨出因变量的变化是被试(组)间的差异所致,还是自变量的变化所致。 克服方法

随机组设计(random groups design) 匹配组设计(matched groups design) 1、随机组设计(random groups design) (1)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 设计模式

实验组:随机取样(R1)→实验处理→后测O1 控制组:随机取样(R2)----------→后测O2 例1:自我认知训练对初一学生自信心的影响 ? 统计分析:用何方法? ? 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 ? 随机取样:控制被试选择,及其与成熟交互作用 ? 控制组:控制了历史、成熟、测验和统计回归等无关变量的影响 例2:Loftus and Burns (1982) ? 实验目的:考察暴力场面对人的记忆的影响。 ? 被试:226名华盛顿大学生自愿参加;随机分两组. ? 组一:看带有暴力场面的电影 ? 组二:看非暴力场面的电影 ? 看完电影之后,要求两组被试回答25道关于电影中事件的问题。其中一道题非常关键:问被试在银

行外面露天停车场踢球的男孩穿的足球衫上的号码是多少。 ? 因变量:正确回忆出男孩运动衫号码的人数的百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