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

f · · ··a c 1 2 3

b

5、设函数f :A?B,若f 既是满射的,又是单射的,则称f 是双射的(或一一对应的)。

6、设f :R?R,对于任意的x1, x2?R,若x1

设R是A上的等价关系,定义一个从A到A/R的函数g:A?A/R且g(a)=[a],它把A中的元素a映射到a的等价类[a],称g是从A到商集A/R的自然映射。 例:

1. 设A={a, b, c}, A’={a},则有函数?A’ :A?{0, 1},

?A’ (a)=1, ?A’ (b)=0, ?A’ (c)=0.

2. 设A={1, 2, 3}, R={<1,2>,<2,1>}∪IA,则有函数g:A?A/R, g(1)=g(2)={1, 2}, g(3)={3}.

4.7函数的复合和反函数

设函数g :A?B, f :B?C,则复合函数 f ? g :A?C定义为: 对任意的x∈A,有(f ? g)(x) = f (g (x)).(函数的复合运算,积运算) 例: 设f :Z?Z, f(x) = 2x + 3, g:Z?Z,

g(x) = 3x + 2. 求 f ? g和g ? f.

(f ? g )(x) = f (g(x)) = f (3x + 2)

= 2(3x + 2) + 3 = 6x + 7 (g ? f )(x) = g(f (x)) = g(2x + 3)

= 3(2x + 3) + 2 = 6x + 11 [定理]:设f :A→B, g:B→C。 (1)若f, g都是满射,则g?f :A→C也是满射; (2)若f, g都是单射,则g?f :A→C也是单射; (3)若f, g都是双射,则g?f :A→C也是双射。

证明(2):对任意x1∈A,x2∈A且x1≠x2,由于f 是单射,故有: f (x1) ≠f (x2) 记 f (x1 ) =y1, f (x2 ) =y2 . 又因为g是单射,所以, g(y1) ≠g(y2)

从而,g(f (x1) ≠ g(f (x2),即 g?f (x1) ≠ g?f (x2).

对于双射函数f :A?B,称f -1:B?A是

f 的反函数。

对于任意x∈A, y∈B,若f (x)=y,则 f -1(y)=x.

[定理]: 设f :A?B是双射的,则f -1是函数,且是从B到A的双射函数。 对任何双射函数f :A?B和它的反函数f -1 :B?A,它们的复合函数都是恒等函数,且满足f -1? f = IA , f ? f –1= IB .

图中定义了函数f , g和h.

· ··

f 1 2 3 4 1 · ··5

· ··2 3 4

1 2 3 4 g 设V1=,V2=,其中,?和?’是二元运算,△和△’是一元运算,k1?S1,k2?S2是代数常数,如果映射?: S1→S2满足以下条件: ?x, y?S1,都有:

?(x ? y)= ?(x) ?’ ?(y), ?(△x)= △’?(x),

?(k1)=k2.

则称?是V1到V2的同态映射,简称同态。 例1:设V1=,V2=,其中+为普通加法, ?为模n加法,即?x, y?Zn,有x ? y=(x+y) mod n,这里Zn={0, 1, …, n-1}。令?: Z→Zn,?(x)=(x) mod n, 则?是V1到V2的同态。 ∵?x, y?Z,有:

?(x+y)=(x+y) mod n=(x) mod n ? (y) mod n =?(x) ? ?(y). 例2:

设V1=,V2=,其中R为实数集合,+和·为普通加法和乘法。令?: R→R,?(x)=ex,则?是V1到V2的同态。 ∵?x, y?R,有:

?(x+y) = ex+y = ex · ey = ?(x) · ?(y).

例3:

设V1=,V2=,其中+和· 分别表示普通加法和乘法,-x表示求x的相反数,x -1表示求x的倒数。令

?: R→R+ ,?(x)=ex,则?是V1到V2的同态。

∵?x, y?R,有:

?(x+y)= ex+y = ex · ey = ?(x) · ?(y), ?(-x)= e-x = (ex)-1= (?(x))-1. 例4:

设V1=,V2=,其中+为普通加法, ?为模n加法,令

?: Z→Zn,?(x)=(x) mod n,则?是V1到V2的同态。

∵?x, y?Z,有:

?(x+y) = (x+y) mod n

= (x) mod n ? (y) mod n = ?(x) ? ?(y), ?(0) = 0 mod n = 0.

6

· · 1 2 3 4

(1) 求f , g和h的象。

(2) 求g ? f , f ?h和g ? g .

(3) 指出f, g, h中哪些函数是单射的,哪些函数是满射的。

(4) f, g, h种哪些函数存在反函数,给出其反函数的表达式。

解:(1) 令A={1,2,3,4},则f, g, h都是从A到A的函数,

f(A)={1, 2, 4}, g(A)={1, 2, 3, 4}=A, h(A)={1, 3}.

(2) g?f :A?A, g?f (1)=4, g?f (2)=2, g?f (3)=2, g?f (4)=3.

f ?h:A?A, f ?h(1)=2, f ?h(2)=1, f ?h(3)=2, f ?h(4)=1.

g ?g:A?A, g ?g(1)=4, g ?g(2)=3, g ?g(3)=2, g ?g(4)=1.

(3) 只有g是单射的,满射的。

(4) 只有g有反函数g-1 :A?A, g-1(1)=3, g-1(2)=1,

g-1(3)=4, g-1(4)=2.

5.3 代数系统的同态与同构

· · · ·h 1 ·· · ·· · ··2 3 4

设?是V1=到V2=的同态,则称是V1在?下的同态象。

设?是V1=到V2=的同态,如果?是满射的,则称?为V1到V2的满同态,记作V1 V2 。如果?是单射的,则称?为V1到V2的单同态,如果?是双射的,则称?为V1到V2的同构,记作 V1 V2 。

自同态:V到V自身的同态; 零同态:所有元素映射到幺元; 自同构:双射的自同态; 单自同态:单射的自同态。 定理:

设V1, V2为代数系统,?和*为V1上的二元运算,?’和*’为V2上的二元运算,如果?: V1→V2是从Vl到V2的满同态,则:

(1) 若?是可交换的(可结合的,幂等的),则?’也是可交换的(可结合的,幂等的)。 (2) 若?对*是可分配的,则?’对*’也是可分配的;若?对*是可吸收的,则?’对*’也是可吸收的。

(3) 若e为?运算的幺元,则?(e)为?’运算的幺元。

(4) 若?为?运算的零元,则?(?)为?’运算的零元。

(5) 设u?V1,若u-1是u关于?运算的逆元,则?(u-1)是?(u)的逆元,即?(u)-1= ?(u-1)。

6.1群

设V=是代数系统,?为二元运算,如果?是可结合的,则称V为半群。 如: (1) , , , , 都是半群,其中+表示普通加法。 (2) 是半群,其中·表示矩阵乘法。 可交换半群:半群V中的二元运算可交换。 含幺半群(独异点):半群V中的二元运算含有幺元。

子半群:半群的子代数。

子独异点:独异点的子代数。

积半群:若V1, V2是半群,则V1?V2是积半群。

积独异点:若V1, V2是独异点,则V1?V2是积独异点。

(1) , , , , 都是可交换半群。 (2) 不是可交换半群,因为矩阵乘法不适合交换律。

(1)中除了外都是独异点,其中普通加法的幺元是0。 (2) 是独异点,矩阵乘法的幺元是n阶单位矩阵E。

, 都是的子半群,且 也是的子独异点,但不是的子独异点,因为幺元0?Z,但0?Z+。

设V1=, V2=为半群,?: S1→S2,且?x, y?S1,有: ?(x ? y)= ?(x) * ?(y),

则称?为半群V1到V2的同态。

设V1=, V2=为独异点,

?: S1→S2,且?x, y?S1,有:

?(x ? y)= ?(x) * ?(y), ?(e1)= e2, 则称?为独异点V1到V2的同态。

是代数系统,?为二元运算。如果?是可结合的,存在幺元e?G,并且对G中的任意元素x都有x-1?G,则称G为群。 如,

(1) , , 都是群,而 , 不是群,因为中的元素都没有逆元,而在中只有0有逆元0。 (2) 不是群,因为不是所有的实矩阵都有逆矩阵。 设G={a, b, c, e},·为G上的二元运算,由下表给出,不难证明G是一个群。

7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