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锋面知识迁移到生活中,指导学生会看会听天气预报。
4.绘图法
依据: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天气系统图,多画才能生巧。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引入典故:赤壁之战“借”东风)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谴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营作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到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了病。诸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而所谓的“借”东风,其实是诸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的天气反常现象,古代诸亮掌握气候的规律,借助天气帮助东吴打败了军。
【述】通过引入典故,让学生明白古人对气候知识的应用。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二)自主阅读,掌握概念
【过渡】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系统,高、低压系统。首先通过阅读课文来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5
提问:1.什么是气团?
2.气团如何分类?
3.单一气团对天气有何影响?
4.什么是锋面?
5.锋面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思考】为什么暖气团总在锋面的上面?
6.锋面附近的天气有何特点?
【述】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问题,完成对气团和锋面概念的学习,并总结锋面的结构特点和天气特点,为下一步学习做准备。
(三)讨论分析,归纳差异
【过渡】根据冷暖气团谁主动移动,可将锋面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利用多媒体播放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动画,思考下列问题:
1.冷、暖气团谁主动向对方移动?暖气团抬升情况如何?
2.何为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
3.冷、暖锋面过境前,过境后分别在什么气团控制下,天气如何?
4.冷、暖锋过境时天气如何?
6
5.冷锋、暖锋降水都发生在锋面的哪一侧?它们又有何不同?
6.锋面一定能带来降雨么?
【述】结合动画的展示,设计6个问题,是依据学生的思维模式,由简入难,一步步的引导、启发学生,是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参与,以及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获的知识、得出结论。
【述】运用表格,一是为了增强课堂的直观性,二是由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完成知识的传授,三是把一些繁杂的文字进行简单的编辑,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过渡】那么,冷锋、暖锋怎样区分呢?
冷、暖锋面的区分方法:①看箭头指向 ②看锋面坡度 ③看雨区围及位置 ④看符号 ⑤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
【总结】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和沙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
7
(四)探究原理,动手实践
【过渡】接下来学习高、低气压系统。在学习该天气系统之前,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五种基本的气压类型。
(展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述】介绍五种基本气压类型:低气压,高气压,低压槽,高压脊和鞍部。
【过渡】观察台风的运动状况,并播放“北半球低压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动画,思考以下问题:
提问:1.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指向是什么?
2.低气压系统的水平气流状况如何?
3.低气压系统的垂直气流状况如何?
【述】引导学生分析该天气系统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气流特征,以及天气特点。然后让学生用对比的方法绘制“北半球高压系统、南半球高、低气压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并完成表格。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