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11
A.θB.θC.θD.θ
=0.67 =0.6 =0.33 =0.4
A67. 有一定值控制系统,其动态过程如图1-1-12所示,其衰减率为( )。
图1-1-12
A.θB.θC.θD.θ
=-0.5 =-0.25 =0.5 =0.25
C68. 在定值控制系统中,系统受到扰动后,最大动态偏差emax=8,第二个同相波
峰值为5,则该系统( )。 A.调节器控制作用太弱 B.控制系统稳定性好 C.控制系统稳定性差 D.最大动态偏差太大
A69. 在定值控制系统中,系统受到扰动后,最大动态偏差emax=10,系统波动一
次到第二个同相波已达到稳态ε=1,则该系统( )。 A.系统稳定性好 B.系统稳定性差 C.过渡过程时间短 D.调节器控制作用强
B70. 在改变给定值的控制系统中,若超调量大则控制系统( )。
A.稳定性好 B.稳定性差 C.静态偏差大
D.动态精度高
C71. 在改变给定值的控制系统中,若动态过程波动较大,这说明( )。
A.设定的给定值太高 B.外部扰动太猛烈 C.超调量偏大 D.超调量偏小
A72. 在改变给定值的控制系统中,若超调量ζp=0,则系统的动态过程为( )。
A.非周期过程 B.衰减振荡过程 C.等幅振荡过程 D.发散振荡过程
A73. 在改变给定值的控制系统中,其动态过程的第一个波峰值为A,第二个同相
波峰值为B,最终稳态为C,则超调量为( )。 A.
?P?A?CC×100% A?BA×100%
B.
?P?C.
?P?B?CB×100% A?CB×100%
D.
?P?
B74. 在改变给定值的控制系统中,系统受到阶跃扰动后,符合动态过程品质的
超调ζp为( )。 A.ζp>20% B.ζp<30% C.ζp>60% D.ζp<60%
D75. 在改变给定值的控制系统中,表征控制系统反应速度的指标是( )。
A.超调量和过渡过程时间 B.振荡次数和静态偏差 C.超调量和振荡次数 D.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A76. 在改变给定值的控制系统中,被控量第一次达到稳态值所需时间tr是( )。
A.上升时间 B.峰值时间
C.过渡过程时间 D.振荡周期
B77. 在改变给定值的控制系统中,被控量第一次达到波峰值的时间tp是( )。
A.上升时间 B.峰值时间
C.过渡过程时间 D.振荡周期
D78. 在改变给定值的控制系统中,若被控量达到第一个波峰值需要很长时间,
且超调量ζp较大,这说明( )。
A.控制对象惯性小,调节器控制作用弱 B.控制对象惯性大,调节器控制作用弱 C.控制对象惯性小,调节器控制作用强 D.控制对象惯性大,调节器控制作用强
A79. 在改变给定值的控制系统中,若被控量第一次达到稳态值所需时间很短,
且超调量ζp很小,这说明( )。
A.控制对象惯性小,调节器控制作用弱 B.控制对象惯性大,调节器控制作用弱 C.控制对象惯性小,调节器控制作用强 D.控制对象惯性大,调节器控制作用强
D80. 在改变给定值的控制系统中,系统给定值阶跃改变后,系统动态过程的第
一个波峰值很大,这说明( )。 A.控制对象惯性太小 B.控制对象放大系数太大 C.系统稳定性好
D.调节器控制作用太强
B81. 有一改变给定值的控制系统,其动态过程如图1-1-13所示,它的超调量ζ
p
为( )。
图1-1-13
A.ζp=6.25% B.ζp=12.5% C.ζp=5%
D.ζp=18.75%
C82. 静态偏差小的控制系统,说明系统( )。
A.稳定性好 B.稳定性差 C.稳态精度高 D.稳态精度低
C83. 在定值控制系统中,其动态过程是由发散振荡、等幅振荡、衰减振荡到非
周期过程,其衰减率θ的变化过程是( )。 A.θ由1,0.5,0到负值 B.θ由0,0.5,1到负值
C.θ由负值,0,0<θ<1到1 D.θ由0,0.2,0.5到1
A84. 在改变给定值的控制系统中,超调量ζp由0逐渐增大,其动态过程的变化是
( )。
A.由非周期过程向振荡变化 B.由等幅振荡向发散振荡变化 C.由振荡向非周期过程变化 D.由等幅振荡向衰减振荡变化
D85. 反馈控制系统受到阶跃扰动后,被控量振荡4~5次稳定下来,这说明( )。
A.控制对象K↑,T↓ B.控制对象K↓,T↑ C.调节器控制作用较弱 D.调节器控制作用偏强
A86. 反馈控制系统受到阶跃扰动后,被控量振荡2~3次稳定下来,这说明( )。
A.稳定性好,调节器调节作用强弱最佳 B.稳定性好,调节作用较强 C.稳定性较差,调节作用较强 D.稳定性较差,调节作用较弱
D87. 在定值控制和改变给定值的控制系统中,符合动态过程品质要求的衰减比
和超量分别应为( )。 A.1∶4,ζp≥1 B.1∶2,ζ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