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背景之间的关系,为揭示其分布规律提供参考和依据。(3)可以从地理底图上表示的基础要素及其与专题要素之间的联系,提取和挖掘潜在信息。
2、设计航海线路时为什么要结合使用等角航线和大圆航线?该如何结合?
(1)答:等角航线是地球表面上与经线相交的相同角度的曲线,或者说地球上两点间的一条等方位线,船只要按等角航线航行,不用改变方位角就能从起点到达终点。等角航线在墨卡托投影图上表现为直线,因此,航行时,在墨卡托投影图上只要将出发地和目的地连一直线,用量角器测出直线与经线的夹角,船上的航海罗盘按照这个角度指示船只航行,就能达到目的地,这极大地方便了船只的航行。但等角航线不是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两点的大圆弧,又称大圆航线。大圆航线与各经线的夹角是不等的,因此它在墨卡托投影图上为曲线,不方便航行。
远航时,沿着等角航线,走的是一条较远路线,不太经济,但船只不必时常改变方向;大圆航线是一条最近的路线,但船只航行时要不断改变方向。
(2)答:实际远洋航行时,一般把大圆航线展绘到墨卡托投影的海图上,然后把大圆航线分成几段,每一段连成直线,就是等角航线。船只航行时,总的情况来说,大致是沿大圆航线航行。因而走的是一条较近路线,就每一段来说,走的又是等角航线,不用随时改变航向,从而领航十分方便。
3、影响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并对每一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答:(1)地图的用途和主题:编制地图的目的与任务不同,需要在图面上反映的空间数据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同,因此地图的用途是地图概括的主导因素。
(2)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比例尺限定了制图区域的幅面,限制了图上能表示要素的总量,因而也决定了要素数量指标的选取。
(3)制图区域特征:不同区域具有景物各异的地理特征。例如我国江南水网地区,由于河网过密,势必影响其它要素的显示。因此在制图规范中对这些地区需要限定河网密度,一般不表示水井、涵洞。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区,河流、井、泉附近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基地,对这些地区规定必须表示全部河流、季节河和泉水出露的地点。
(4)制图数据质量:地图概括的过程都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的。数据的种类、特点及质量都直接影响地图概括的质量。精度高的空间数据,对地理实体的内容反映的比较丰富,而且对细部反映的比较详细。这就为地图概括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操作余地。如果空间数据的质量不高,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地图概括必然会出现偏差,甚至是“以讹传讹”误导读者。 (5)制图图解限制: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和颜色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概括方法。
武大试题AB卷
《地图学基础》试卷(A)
一、填空题(共10分,1分/空)
1. 地球的三级表面中,作为测量实施基础面的是(大地水准面),而作为测量计算基础面
的是(地球椭球面)。
2. 在中西方地图史上,著名的制图理论有裴秀的()和托勒密的()。
3. 在比例尺大于等于1:10万的地形图上会绘制两种坐标网,分别是(经纬网)和(方里
网)。
4.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由六个元素组成,分别是:位置、(方向 )、尺寸、(颜色)、(形状)和(网纹)。
二、判断对错,错误的请改正(共20分,2分/题)
1. 地图作为一种具有数学基础的实体缩小模型,不仅具有几何概念,同时具有拓扑比例的
性质。
2. 天文经纬度以地球椭球面和法线为依据,在大地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
3. 等角投影在一点上任何方向的长度比都相等,因此对任何范围的制图区域,其投影后的
图形与实际形状是完全一样的。
4. 大地水准面是重力等位面,处处与铅垂线方向垂直的大地水准面是一个规则的曲面。 5. 等距投影不存在长度变形。
6. 地图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比例尺越大,图面精度越高,概括性越强;比例尺
越小,图面精度越小,概括性越差。
7. 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