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世界而体验到的满足、愉悦、兴奋也是一种情感。情感重在体验。人类正是在各种情感体验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
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既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能力,又使学生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人格等方面和谐发展。情感是人格构成中最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了一个人生命的质量。个体生命历程固然使人的情感发生变化,但没有阅读的涵养,情感的内质无法得到提高和升华。而且,个体的经历终究是有限的,而阅读则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个体的经历只能是一次性并不可重复的,而阅读则没有这样的限制。书籍既记载了人类思想的精华,也再现了人类情感的无限丰富与深厚。通过阅读,我们了解了更多的人生、体验了各种情感,并建立起自己的情感图式。
由此可见,语文学习的核心在于大量的阅读。离开了阅读,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都是一句空话。大量而高效的阅读是学好语文的最根本途径。
三、鼓励学生的自主阅读 (一)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一旦学生走进阅读,热爱学习,他所焕发的生命的激情、他学习的效率常常令人惊喜。要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就应该允许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所谓个性化阅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读他喜欢读的书。
人类的文化遗产大多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而所有的文字,都具备了语文的各项要素,其丰富和广博远非几本教科书所能涵盖。所以,读任何书,都可以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这样,学生阅读的选择面其实是很广的。人的兴趣爱好不同,阅读的选择自然也就不同。如果我们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的空间,让他自由地选择他喜欢的书,让他享受阅读,他怎么可能不喜欢读书?
“读他喜欢读的书”是阅读的一个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放任阅读。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交流各自不同的阅读心得,或者异中求同。总之,要避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第二,读他读得懂的书。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能达到这个要求的,就是好学生;达不到的,就是差生。这样做的结果是:本来可以发展得更好的学生得不到更好的发展,达不到要求的学生永远达不到要求。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整齐划一的“人才”,而是使每一个个体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
得到发展,也就是取得进步。既然差异客观存在,为什么不正视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以各自适合的步伐前行呢?没有压力,体验着成功的喜悦,但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前进着。这样的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快乐的进步。这样的阅读,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
第三,有自己的解读。
读书,是一种个体行为。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的解读,固然应该了解作者的本意,但更重要的是读者的阅读感受。每个读者的人生经历、情感特征、智能构成以及兴趣爱好等不同,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的感受就不同。所以,让学生大声说出自己心底里真实的想法,比用现成的“中心思想”去规范学生的认识更能让学生投入和热爱读书。
学生仅仅进入阅读、享受阅读是不够的。自由的、个性化的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但不能只停留在这样的层次上。如何使阅读更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的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然要求语文教学有充分的计划和配合。
(二)加强学生自主阅读,改革语文课堂教学 首先是对教材的整合。
语文教学不能脱离教材,但更不能限定于教材。比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目的不只是学习这一篇课文,更应
该使学生了解《红楼梦》的存在、基本内容以及风格。这样,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读全本的《红楼梦》。同样,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目的也不只是学习这一篇课文而已。因这篇课文的启发,学生可以找鲁迅的其他文章来读,(包括小说、散文、杂文等)甚至可以对鲁迅的生平、思想、他所生活的时代、他所交往的人等等,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和思考,以至研究。当学生摆脱了对课文孤立、繁琐的分析,经过这些“课文之外”的阅读后,必然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其次是对课堂的整合。
课堂时间应该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但这种利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灌输尽可能多的知识。课堂历来是由教师控制的,虽然由“满堂灌”转向“启发式”是一个进步,但依然是教师控制着课堂,学生紧跟着教师的思路转。在不少公开课上,教师是主角,在讲台上做着精彩的表演;学生则配合着老师,有时甚至连配角都不是,只是群众演员或者旁观者。现在我们要提出: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角,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展示和交流学习成果的一个平台。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应该看是否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是否所有的学生都在积极地思考。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