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梵净山旅游景区发展对策

三、梵净山旅游景区发展对策建议 (一)理清梵净山旅游景区发展思路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清思路对梵净山旅游景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是要舞动梵净山龙头,牵动大梵净格局。铜仁市旅游实现跨越发展突破在梵净山,作为受到严格保护的自然保护区,其山上可供利用的空间十分有限。因此,必须要走出梵净山开发大梵净山,以梵净山为龙头,整合联动开发山下周边区域,推行“大梵净山”开发战略,统一规划,统筹管理,实现“山上游,山下吃住行购娱”的大梵净山旅游格局。二是要彰显原生态本真,做足核心吸引力。梵净山旅游开发必须彰显“原生态”本真,发挥“生态王国、基因宝库”的生态优势,开展生态旅游,做足山上的核心吸引力。三是要做好环梵大产业布局,培育旅游生产力。依托环梵净山周边渔区,集中精力优先布局旅游产业,以旅游业带动农业特色化、城镇民族化、工业生态化,实现“四化同步、一业振兴”的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环梵“大产业”布局,培育山下“旅游生产力”。四是要开发多文化一体,塑文化旅游品牌。以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发展为指导,重点依托梵净山生态文化、佛教文化和民族文化,开发多元文化产品体系,培育文化旅游品牌。

(二)理顺梵净山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机制

就目前梵净山旅游景区的发展而言,最大的制约因素仍是体制机制的不顺。因景区内涉及众多群众和管理单位,如何使景区内的各利益主体各得其所和谐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果没有一

- 9 -

个统一的管理机构和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景区的快速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国内景区管理体制模式成功经验,设立梵净山旅游经济“特”区,实现“三权分立,景政合一,党政合一,景城合一”的创新经营管理模式,申报国家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

(三)高起点,高水平抓好旅游景区的规划编制和落实 规划是指导建设的蓝图,旅游景区的品质很大程度上源于是否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严格的规划执行。目前,《梵净山旅游景区旅游总体规划(2013—2030年)》已于日前在贵阳通过专家评审,当务之急是要根据景区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抓紧完善梵净山旅游景区内重要节点的修建性详规的编制。规划的编制仅是梵净山旅游景区发展的起点,不折不扣的落实相关规划才是景区发展的关键和重点。建议通过人大立法等途径将相关规划提升到市级乃至省级战略层面,确保不因主要领导变动或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等因素影响规划的执行。

(四)高标准抓紧抓好梵净山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

严格按照“山上扩容、山下综合配套”的要求,要坚持“宁留空间,不留遗憾,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启动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当前重点是要集中力量抓好东门景区的提级改造,同时,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加快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要高标准建设旅客集散中心、商品购物中心、咨询服务中心以及旅游酒店、旅游厕所等接待设施,力争早日将梵净山旅游景区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 10 -

(五)深入推进梵净山旅游景区品牌工程建设

一是深入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程。紧紧抓住国家旅游局对口支援良好机遇,加强与国家、省旅游局专门对接,深入推进申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力争早日将梵净山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二是积极推动世界遗产申报工程。借鉴五台山、峨眉山“申遗”成功经验,积极推动梵净山申遗工程,借助申遗过程大力推广和传播梵净山旅游,利用申遗事件宣传炒作梵净山旅游,扩大梵净山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扎实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工程。借助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工程这个有效载体,破解旅游发展与资源保护的难题,推动梵净山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什么是SWOT分析法【J】,商业文化,2007,(6):33-36.

[2] 李韶鉴.“灵山”对话“秀水”—从九寨沟之路看梵净山旅游发展.2011-11-01. [3] 张淼 李曦辉. 基于SWOT 模型的海南旅游产业分析【J】,现代商业,2009,(36):

1751-177.

[4] 铜仁市统计局.铜仁市2013年统计年鉴.

作者简介:袁红军(1983-),男,贵州德江人,生态学硕士,梵净山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党政办负责人。

- 11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