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罗氏源流概况
中华罗人先哲集族论、谱论、宗祠祭祖沦落之大成者,明代罗钦顺(1465--1547)在《上模曾氏族谱序》中云:?语世族之盛,大率有三:源流深长,枝叶蕃衍一也;簪缨蝉联,墙屋华润二也;才贤辈出,猷为克敏三也。三者之中,才贤为之本,苟有其人,则所以维持之者有其方,光大之者有其实,为江乡之所推重,岂直蕃衍,富贵云乎哉!?由于这位罗人先哲作了精辟的论述,从而启示和激发天下的罗人后裔,致力追根溯源于远古祖先。
翻开中国地图,显眼的长江与京广铁路线交叉处有一个三镇合一的华中最大的城市——武汉湖北的省会,九省通衢。湖北省位于长江中下游,长江穿境而过,洞庭湖以北,大巴山东南余脉,及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势西高东低,鄂西北、鄂西南多以山地丘陵为主,中南部为?古云梦泽,,之?江汉平原?,省内河流众多,以汉水、荆江、清江、演水、府水、沭水、滠水、举水、巴水、浠水等河流,属长江水系,湖泊分布在江汉平原,享有?千湖之省’’的誉称,而今,长江一出西陵陕,飞流直下天下第一坝一一葛洲坝。大江东去,尽为平原,真是?山随平野旷,江入大荒流?。湖北省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热多雨,冬干雪少,为北方寒流与南方季风缓冲地区,四季分明,有利于动、植物生长繁衍。
湖北省周初为?蛮荆?,春秋战国时为?楚国地?,汉时为?荆州?,宋曰:荆湖北路?,元为?河南江北行省?,明末清初(1630年湖广分治)臵?湖北省?。总面积18万平方千米,在二十九个省市中占第十五位,辖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神农架区、武汉、黄石等11地级市,大冶、丹江口市25个县级市及39个县、2个自治县、1个自治州;就人口而言,湖北总人口为现代全国第九位,总人口为6028万人,罗姓人数就全国而言占第20位,有汉、回、满、苗、蒙古等民族。?天上的九头鸟,地上的湖北佬?。湖北佬的罗姓居住人数占全国罗姓总数的(六大省之一)第五位。
一、罗人罗国,源自湖北
商末周初,罗氏先民奉周天子之令,离开黄帝陵,沿泾水南下,渡渭水随楚人跨过秦岭,直达长江以北,为周立下了汗马功劳,周武王为固其基,旨曰:?晋阻三河,齐负东海,秦固雍州,楚介江淮?,将强国重侯布于?周?之周围,封楚都于?郢?(今湖北江陵市)。周封的罗子国,初设罗国都于房州,在楚国都之西北,与楚国国土相连。
罗氏先民从一个以?罗?捕鸟的小部落,经过长期的长途跋涉,其间历经艰苦奋斗发展成为一个小的国家。罗国人既是楚国人的兄弟,濡沫与共生活了几百年,又相互成为竞争对手。罗国小,也学着楚国要发展。罗氏先民走出深山老
林,离开神农架,向东迁都于南漳县城东南45公里,安集镇邓家咀村?罗家营?,若干年后,罗氏先民不满足现状,再次东迁至襄阳府管辖之?宜城?,曰:?罗川城?。 自西周初至春秋时,这是罗人在湖北繁衍生息的高峰时期。湖北有句俗语:?人随雀鸟旺处飞?。?自契至汤八迁?、?成汤至盘庚五迁?、?楚之六迁都?、?两别都?、?古罗国?之小,更有迁址之频。郭祟焘在《罗氏族谱序》中说:?子因考杜预(左氏注),罗在宜城县西山中,后徙枝江,而南漳县南亦有罗国故城?。颜师古《急就篇》注:?罗在今房州(湖北,盖江汉之间,数百里,为罗国城者四:今平江县南亦有罗子城,与湘阴故‘罗川城’相望数十里……罗氏为族大矣…楚之有罗……其源固远矣哉。?
罗子国在周天子与强楚之间。桓公十一年(前701),郧国联合随、绞、州。蓼诸国攻打楚国,莫敖率楚师败郧于蒲骚。由此,借势引乘胜之兵欲攻罗国。桓公十二年(前700),楚国出兵攻伐绞国,罗国大夫伯嘉乘此机会前往刺探军情,被楚所知,震怒不已,楚伺机报复。桓公十三年(前699),楚莫敖率骄兵征伐罗国,打了一场恶仗,据《罗氏族谱》载,罗国班公当政,使谋土说服卢国,出兵联合夹击之,大败强楚。
据《罗氏族谱》载,罗子国的最后一位子爵罗钆公。娶安韦氏,生三子,利超、利延、利达,后因不满楚国对其欺
压,竭力反抗,以计称入山洞修炼,成仙改名?罗洪?,后人曰:?罗洪洞?。以此避乱,家人不知去向,楚亦追捕之而不及,后隐居山林洞中,娶吴氏,生子纪?罗凌甫?后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