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及应用计算知识去探索规律、解决问题五个部分的教学内容。本章教学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每堂课的教学新知,并设计题目及时验证、巩固,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参与面较广。 具体措施:在教学计算时主要采用分层教学
第一层主要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从引入部分的口算、围绕乘法的意义用不同方法对例题的尝试及对不同方法的理解,展开活动。如20根灯柱,每根灯柱上有12盏灯,一共有多少盏灯?学生很快分析并解答了出来:20个12是多少?即24个十。
第二层主要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在前面口算的基础上,提出如果是23根灯柱呢?有学生说前面的20个12再加3个12,师顺势引导先用竖式计算20×12=,再用竖式计算一下3×12=,学生算出后,再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23×12=,师巡视辅导,然后指名板演不同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题意观察、比较、不同算法,辨析、交流分辨对错。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掌握起来容易多了,能够理解1个十乘3得到3个十,故3应照齐十位,其它依此类推。
第三层次是联系实际,强化练习。注重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所以在设计安排练习题目时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为了避免计算的枯燥性,注重设计生活情景,让学生从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中去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作业中出现了以下的错误:1、加法的计算错误或漏算了一位。 2、漏了加进位。 3、计算过程中的进位记错了。 4、计算速度不够快。
其原因是粗心大意,理解不够深刻,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造成 补救措施: 1、理解算理,让学生说一说第三步表示什么意思,应用什么方法计算。 2、提醒注意乘法的进位,不要忘记加进位。 3、让学生互相交流记忆进位的方法,如用左手手指帮助记忆,或者把进位数写在草稿纸上帮助记忆。 4、用不同的练习形式加强练习量,如计算闯关比赛,看谁的闯的关多等。
37
第五单元 面积
第一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1)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准备: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两个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 学前准备
1、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 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教师谈话引入。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 (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总结面积的意义。
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2、认识面积单位。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2.
引导: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
比较三种方式,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