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病例分析
中医诊断:痛经 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行气、祛瘀止痛 方药:
桃仁12g 红花10g 赤芍10g 川芎10g
枳壳12g 郁金12g 香附 12g 五灵脂12g 益母草15g 泽兰12g 丹皮10g 王不留行12g 四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调护:注意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 五、单选题答案: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六、多选题答案: 1 2 3 ABCDE 4 AE 5 BDE 6 CDE 7 CDE 8 CE 9 ABCD 10 ABCDE 1 B 11 B 21 A 31 B 2 D 12 D 22 B 32 D 3 B 13 A 23 D 33 A 4 D 14 D 24 A 34 A 5 C 15 A 25 D 35 C 6 D 16 D 26 A 36 A 7 D 17 B 27 A 37 C 8 C 18 A 28 A 38 C 9 D 19 B 29 D 39 D 10 D 20 D 30 C 40 D ABCDE AB
中医妇科学试题 六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激经 2.胎漏 3.绝经 4.癥瘕 5.带下病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产科专著是《 》,是由 撰写的。
25
2.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妇人胎产论》指出:“妇入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 ;天癸既行,皆从 论之;天癸己绝,乃属 经也。”
3.月经病是指月经的 、 、 、 、 的异常,或伴随 。出现的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4.妊娠恶阻的主要发病机理是 、 。 5.经行泄泻在病机上有脾虚、肾虚之别。若 , ,多为脾虚之候;若 , , 属肾虚所致。治以 为主。 6.子满即现代医学所称之 。
三.判断、改错题:(每题1分,共10分)
1.妊娠期间发生的疾病,称为妊娠病。( )
2.清经散的药物组成为丹皮、白芍、地骨皮、熟地、猪苓、黄柏、青蒿。( ) 3.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来潮,称为闭经。( ) 4.肾与胞宫之间的经络是直接相通的。( )
5.健康女子到了14岁左右,月经来潮,称为初潮。( ) 6.新产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可诊断为产后血晕。( )
7.产后一二日,出现轻微的发热、自汗,称为产后发热。( ) 8.带下病以湿邪为患。( )
9.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和经量的改变。( ) 10.产后三冲,即败血冲心、败血冲胃、败血冲脾。( )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傅青主女科》产生的年代是
A 宋代 B 清代 C 明代 D 晋代 E 春秋战国 2.妇科发展史上的第一首方剂是
A 温经汤 B胶艾汤 C 四乌贼骨一芦茹丸 D 桂枝茯苓丸 E 当归芍药教 3.在产生月经的机理中.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最为密切
A 心肝肾 B 脾肺肾 C 心肝脾 D 肝脾肾 E 心肺肾
4.气虚月经先期的治则应是
A 益气养血 B 补益中气 C 益气健脾 D 补气升陷 E 补气摄血
5.下列哪组是生化汤的药物组成
A 川芎 当归 桃仁 干姜 炙甘草 B 当归 川芎 桃仁 炮姜 炙甘草 C 当归 川芎 桃仁 炮姜 甘草 D 当归 川芎 桃仁 生姜 炙甘草
E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