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习题集

《离散数学》习题集

目 录

第一章 数理逻辑 .................................................................. 2 第二章 集合 ....................................................................... 14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五章 二元关系 ................................................................ 22 二元关系 ................................................................ 36 无限集合 ................................................................ 50

第1页 共53页

第一章 数理逻辑

1.1 命题

1. 设P是命题“天下雪”;Q是命题“我去镇上”;R是命题“我有时间”。 (a) 用逻辑符号写出以下命题:

(i) 如天不下雨和我有时间,那么我去镇上; (ii) 我去镇上,仅当我有时间; (iii) 天不下雪;

(iv) 天正在下雪,我也没去镇上。 (b) 对下述命题用中文写出语句: (i) Q?(R??P); (ii) R?Q;

(iii) (Q?R)?(R?Q); (iv) ?(R?Q)。 2. 否定下列命题: (a) 上海处处清洁; (b) 每一个自然数都是偶数。

3. 说出下述每一命题的逆命题和逆反命题: (a) 如果天下雨,我将不去; (b) 仅当你去我将逗留;

(c) 如果n是大于2的正整数,则方程xn?yn?zn无正整数解(费尔马最后定理); (d) 如果我不获得更多帮助,我不能完成这个任务。

4. 给P和Q指派真值T,给R和S真值F,求下列命题的真值: (a) P?Q?R??((P?Q)?(R?S)); (b) ?(P?Q)??R?((Q??P)?R??S); (c) P?(Q?R??P)?Q??s。 5. 构成下列公式的真值表: (a) Q?(P?Q)?P;

第2页 共53页

(b) (P?Q?Q?R)?P??R。

6. 证明下列公式的真值与它们的变元值无关: (a) P?(P?Q)?Q;

(b) (P?Q)?(Q?R)?(P?R)。

7. 对P和Q的所有值,证明P?Q与?P?Q有同样的真值。证明(P?Q)?(?P?Q)总是

真的。

8. 设?是具有两个运算对象的逻辑运算符,如果(x?y)?z与x?(y?z)逻辑等价,那么运算

符?是可以结合的,

(a) 确定逻辑运算符?、?、?、?哪些是可结合的; (b) 用真值表证明你的断言。

9. 指出一下各式哪些不是命题公式,如果是命题公式,请说明理由:

((?P)?(P?Q))?R); (a) ((Q?(P?Q))?P)。 (b) (

1.2 重言式

10.指出下列那些命题是重言式、偶然式和矛盾式: (a) P??P; (b) P??P; (c) P??(?P);

(d) ?(P?Q)?(?Q??P);

(P?Q)?(?P??Q); (e)

(f) (P?Q)?(Q?P); (g) P?(Q?R)?(P?Q?P?R);

(P?Q?P)?(P?Q); (h)

(i) ((P?Q)?(R?S))?((P?R)?(Q?S))。

11. 对下述每一表达式,找出仅用?和?的等价表达式,并尽可能简单: (a) P?Q??R; (b) P?(?Q?R?P); (c) P?(Q?P)。

第3页 共53页

对下述每一表达式,找出仅用?和?的等价表达式,并尽可能简单: (a) P?Q??P;

(b) (P?(Q??R))??P?Q; (c) ?P??Q?(?R?P)。

12. 用化简联结词?的左边成右边的方法,证明以下是重言式:

(P?Q)?P)?T; (a) ((b) (Q?P)?(?P?Q)?(Q?Q)?P。 13. 证明下列等价关系:

(a) P?(Q?P)??P?(P??Q); (b) (P?Q)?(R?Q)?(P?R?Q);

(c) ?(P?Q)?(P?Q)??(P?Q)?(P??Q)?(?P?Q); (d) ?(P?Q)?P??Q。 14. 求出下列公式的最简等价式:

(P?Q)?(?Q??P))?R; (a) ((b) P??P?(Q??Q);

(c) (P?(Q?S))?(?P?(Q?S))。 15. 证明下列蕴含式: (a) P?Q?(P?Q); (b) P?(Q?P);

(c) (P?(Q?R))?(P?Q)?(P?R);

(P?Q)?Q?P?Q; (d)

((P??P)?Q)?((P??P)?R)?(Q?R)。 (e)

16. (a) 与非运算符(又叫悉菲(Sheffer)记号)用下述真值表定义,可以看出

P?Q??(P?Q),试证明

(i)P?P??P;

(ii);(P?P)?(Q?Q)?P?Q; (iii)(P?Q)?(P?Q)?P?Q。

第4页 共53页

(b) 或非运算符(又叫皮尔斯(Peirce)箭头)用下述真值表定义,它与?(P?Q)逻辑等价。对下述每一式,找出仅用?表示的等价式。 (i)?P; (ii)P?Q; (iii)P?Q。

0 0 0 1 1 0 1 1 P Q P?Q 1 1 1 0 P Q 0 0 0 1 1 0 1 1 P?Q 1 0 0 0 17. (a) 用真值表证明?和?互相可分配;

(b) ?、?和?对自己可分配吗? 18. 求出下列各式的代入实例:

(a) (((P?Q)?P)?P):用P?Q代P,用((P?Q)?R)代Q; (b) ((P?Q)?(Q?P));用Q代P,用P??P代Q。

1.3 范式

19. 对任一指派,i?j时,为什么mi和mj不能同时为真?为什么Mi和Mj不能同时为假? 20. 求下列各式的主合取范式:

(a) P?Q?R??P?Q?R??P??Q??R; (b) P?Q??P?Q?P??Q; (c) P?Q??P?Q?R。

21. 求下列各式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 (a) ; (?P??Q)?(P??Q)(b) P?(?P?(Q?(?Q?R))); (c) (P?Q?R)?(?P?(?Q??R)); (d) P??Q?S??P?Q?R。

1.4 联结词的扩充与归约

第5页 共53页

22. 仅用?表达P?Q;再用?表达它。 23. 仅用?表达P?Q;仅用?表达P?Q。

24. 试证明等价式:?(P?Q)??P??Q和?(P?Q)??P??Q。 25. 写出一个仅含?且等价于P?(Q?R)的公式来。 26. 证明{?},{?},{?,?}都不是全功能联结词集合。 27. 证明{?,?},{?,T}是全功能联结词集合。 28. 证明联结词?可交换,可结合,且?在?上可分配。 29. 证明联结词?可交换,可结合,且?在?上可分配。

1.5 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

30. 用真值表证明下列推理规则的重言式形式都是重言式: (a) 拒取式; (b) 析取三段论; (c)构造性二难定理; (d) 破坏性二难推理。 31. H1,H2,是前提,C是结论,用真值表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有效:

(a) H1:P?Q,H2:?Q,C:P;

(b) H1:P?Q,H2:P?R,H3:Q?R,C:R; (c) H1:P?(Q?R),H2:P?Q,C:R; (d) H1:?P,H2:P?Q,C:P?Q。 32. 给出一个指派,证明以下结论是非有效的:

(a) 前提是A?B,B?(C?D),C?(A?E),A?E,结论是A?E。 (b) 前提是A?(B?C),B?(?A??C),C?(A??B),B,结论是A?C。 33. 对下列每一个前提集合,列出能得到的恰当结论和应用于这一情况的推理规则。 (a) 如果我跑,我喘气。我没有喘气。

(b) 天气是晴朗或阴暗,天气晴朗使我愉快而天气阴暗使我烦恼。

(c) 如果考试及格了,那么我很高兴。如果我很高兴,那么我的饭量增加。我的饭量减少。

第6页 共53页

34. 对下述每一论证构造一个证明,给出所有必须增加的断言,指出用于每一步的推理规则。 (a) 从语句“今天下雨或明天后天都下雨”和“明天不下雨或后天不下雨而今天下雨”

可推出“今天下雨”。

(b) 如果李敏来通信工程学院,若王军不生病,则王军一定去看望李敏。如果李敏出差

到南京,那么李敏一定来通信工程学院。王军没有生病。所以,如果李敏出差到南京,王军一定去看望李敏。

35. 确定下列论证哪些是有效的论证,为有效论证构造证明,对非有效论证,表明为什么结

论不能从前提得出。

A?BA?BA?B

A?CA?CA?C(a) ; (b) ; (c) 。

?C?B?C?B?C?B

36. 仅用E4,E5,E8,E18,E21,I2证明?P?(P?Q)?Q。 37. 证明下列论证的有效性:

(a) (A?B)?(A?C),?(B?C),D?A推得D; (b) P?Q?R,?R?S,?S推得?P??Q; (c) (P?Q)?R,R?S,Q?T推得R。 38. 证明下列结论“

(a) ?P?Q,?Q?R,R?S ?P?S; (b) P?Q?R?P?Q?R; (c) P?Q?P?P?Q;

(d) P?Q?R,Q?(R?S), ?P?(Q?S)。 39. 试说明“从假的前提出发,能证明任何命题”。 40. 证明下列各式的有效性:

(a) R??Q,R?S,S??Q,P?Q推得?P; (b) S??Q,S?R,?R,?R?Q推得?P;

(c) ?(P?Q)?(?R?S),((Q?P)??R),R推得P?Q。

1.6 谓词和量词

第7页 共53页

41. 下列表达式哪些是命题? (a) ?x(P(x)?Q(x))?R; (b) ?x(P(x)?Q(x))?S(x)。

42. 设谓词S(x,y,z)表示“x?y?z”,谓词M(x,y,z)表示“xy?z”,论述域是整数,用以

上谓词表示下述断言:

(a) 对每一x和y,有一z,使x?y?z; (b) 对每一x和y,有一z,使x?z?y; (c) 从任何整数减去0,其结果是原整数; (d) 对所有x,对所有y,xy?y。

43. 论述域是整数,对下列每一个断言找出谓词P使蕴含式是假。 (a) ?x?!yP(x,y)??!y?xP(x,y); (b) ?!y?xP(x,y)??x?!yP(x,y)。

44. 指定一个论述域使下列命题是真。要使指定得论述域是尽可能大的整数的一个子集。 (a) ?x(x?0); (b) ?x(x=5); (c) ?y?x(x?y=3); (d) ?y?x(x?y?0)。

(,)45. 设论述域是自然数,P(x,y,z)表示“x+y?z”,Lxy表示“x?y”,用逻辑符表示下

列断言:

(a) 对每一x和y,有一z,使x+y?z; (b) (b) 没有x小于0;(c) 4加3得7。 46. 将苏格拉底论证符号化。

47. 设P(x,y,z)表示xy?z,E(x,y)表示x=y,G(x,y)表示x?y,论述域是整数,将下列

断言译成逻辑符。(提示:要注意数学上习惯写法和逻辑符表示的差异,例如加法交换律在数学中写成:x+y?y?x,翻译成逻辑符时,要按照实际意义翻译成:

?x?y(x?y?y?x)),即要自动加上全称量词,使整个式子成为命题。)

(a) 如果xy?0,那么x=0,或y=0; (b) 如果xy?0,那么x?0,并且y?0; (c) x?z是x?y并且y?z的必要条件;

第8页 共53页

(d) x=y和x?y不能同时出现;

(e) 存在一x,对每一y和z,使xy?xz。

48. 将下列断言译为逻辑符号,选用的谓词应使逻辑符号中至少含有一个量词: (a) 有一个且仅有一个偶数是质数; (b) 没有一个奇数是偶数;

(c) 某些卡车慢于所有火车,但是至少有一辆火车,快于每一卡车; (d) 所有步行的,骑马的或乘车的人,凡是口渴的都喝泉水。

49. 设E(x)表示“x是偶数”,O(x)表示“x是奇数”,P(x)表示“x是质数”,N(x)表示“x是负数”,I(x)表示“x是整数”和一些中缀表示的谓词诸如y?x2?1等,将下列各句翻译成逻辑符。

(a) 一个整数是奇数,如果它的平方是奇数; (b) 有两个奇数它们的和是偶数; (c) 不存在一个整数x使x2?1是负数; (d) 任何两个质数之和是质数;

(e) 对任何整数,如果它的平方是负的,那么1=1。 50. 如果论述域是{a,b,c},试消去下列公式中的量词: (a) ?xR(x)??xS(x); (b) ?x(P(x)?Q(x))。 51. 试说明下列公式是合式公式: (a) (?x(F(x)?Q(x)); (b) (F(x,y)?(?xG(x,y)))。

1.7 谓词演算的永真公式

52. 证明永真公式Q14,Q15,Q16,Q17,Q19。

53. 下列断言如果是真的证明它们,如果是假的,找出P和Q的解释以证明公式是假。 (a) ?x(P(x)?Q(x))?(?xP(x)??xQ(x)); (b) (?xP(x)??xQ(x))??x(P(x)?Q(x)); (c) (?x(P(x)??xQ(x))??x(P(x)?Q(x)); (d) ?x(P(x)?Q(x))?(?xP(x)??xQ(x))。

第9页 共53页

54. 设论述域是{a0,a1,a2,,an},试证明下列关系式:

(a) ?xA(x)?P??x(A(x)?P); (b) ?x(A(x)?B(x))??xA(x)??xB(x)。

55. 对一个仅含元素0和1的论述域,试证明:?x(P(x)?Q(x))?(?xP(x)??xQ(x)),并

证明蕴含式之逆不是有效的。

1.8 谓词演算的推理规则

56. 对下列每一前提集合,列出能得到的恰当结论和应用于这一情况的推理规则。 (a) 所有三角形函数都是周期函数,而所有周期函数都是连续函数; (b) 所有偶数都被2除尽。整数4是偶数,但3不是;

(c) 对汽车工业的好事就是对国家的好事,对国家的好事就是对你的好事。你去买一辆

高价卡车是对汽车工业的好事。

57. 下列推导步骤为什么是错误的? (a) (i) ?xP(x)?Q(x) P (ii) P(x)?Q(x) T,1,US (b) (i) ?x(P(x)?Q(x)) P

(ii) ?P(a)?Q(b) T,1,US (c) (i) ?xP(x)??x(Q(x)?R(x)) P

(ii) P(a)??x(Q(x)?R(x) T,1,US )58. 证明下列各断言:

(a) ?(?xP(x)?Q(a))推得?xP(x)??Q(a)); (b) ?x(P(x)?Q(x)),?x?P(x),推得?xQ(x)。 59. 考虑蕴含式?x(P(x)?Q(x))??xP(x)??xQ(x) (a) 证明它不是有效的。

(b) 下面是一个论证,企图证明上式有效,试找出不正确的地方。

?x(P(x)?Q(x))???x?(P(x)?Q(x))???x(?P(x)??Q(x))??(?x?P(x)??x?Q(x))???x?P(x)???x?Q(x)??xP(x)??xQ(x)

60. 判断下列结论C能否有效的从给定的前提得出: (a) ?x(P(x)?Q(x)),?yP(y) C:?zQ(z);

第10页 共53页

(b) ?xP(x),?xQ(x) C:?x(P(x)?Q(x))。

补充习题:

1判断以下语句是否为命题。若是命题,确定其真值。

⑴上海是个小村庄。 ⑵存在外星人。 ⑶禁止吸烟! ⑷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⑸4是素数或6是素数。⑹今天你吃了吗? ⑺11+1=100 ⑻我正在说谎。 2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⑴2008年将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并且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⑵如果小王努力学习,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优秀。 ⑶张华是三好学生当且仅当德、智、体全优秀。 ⑷他或者骑自行车去学校,或者乘公共汽车去学校。 3构造命题公式?p∨q,(p∧q)∨(?p∧?q)的真值表。

4根据等价的定义,用真值表证明p→(q→p)??p→(p→?q)。 5用真值表证明德摩根律 ?(A∨B)??A∧?B。 6用等价演算法证明p?q ?(p∧q)∨(?p∧?q)。 7用等价演算法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

⑴ q∨? ((?p∨q)∧p) ⑵ (p∨?p)→((q∨?q)∧r) ⑶ (p→q)∧?p

8利用代入规则证明((p∨q)∧r)∨?((p∨q)∧r)为重言式。 9求命题公式(p∨q)?p的合取范式和析取范式。 10用真值表法,求(p→q)→r的主析取范式。

11用等价演算法求(p∧q)∨(?p∧r)∨(q∧r)的主析取范式。

第11页 共53页

12用真值表法求(p→q)→r的主合取范式。 13用等价演算法求(p→q)→r的主合取范式。

14证明重言式的对偶式是矛盾式,矛盾式的对偶式是重言式。 15推证?p∧(p∨q)?q。

16分析事实:“如果我有时间,那么我就去上街;如果我上街,那么我就去书店买书;但我没有去书店买书,所以我没有时间。”。试指出这个推理前提和结论,并证明结论是前提的有效结论。

17用直接推理法证明(p→q)∧(q→r)∧p ?r。 18用CP规则证明:p→(q→r),?t∨p,q ?t→r。

19用间接法(反证法)证明:(p∧q)→r,?r∨s,?s,p ??q。 20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讨论它们的真值。

⑴ 2与3都是偶数。

⑵ 如果5大于3,则2大于6。 21个体域是人类集合,对下列命题符号化。

⑴ 凡人要死。 ⑵ 有的人是研究生。

22对下列命题符号化,并在①,②,③三个个体域中考察命题的真值。

命题:⑴ 所有数小于5。

⑵ 至少有一个数小于5。 个体域:

① {-1,0,1,2,4} ② {3,-2,7,8} ③ {15,20,24}

23对下列命题在①,②两个个体域中符号化。

命题:⑴ 所有老虎是要吃人。

⑵ 存在一个老虎要吃人。 个体域:

① 所有老虎组成的集合。 ② 全总个体域。

24用谓词公式表达下列自然语言中的命题:

第12页 共53页

⑴并非每个实数都是有理数。 ⑵没有不犯错误的人。

⑶并不是所有的兔子都比所有的乌龟跑得快。 25说明下列各式量词的辖域,找出约束变元和自由变元。

⑴ (?x)P(x)→Q(y) ⑵ (?x) (P(x)∧(?y)Q(x,y)) ⑶ (?x) P(x)∧(?y)Q(x,y)

⑷ (?x)(?y)(P(x,y)∧Q(y,z))? (?x) R(x,y) ⑸ (?x) P(x)∨R(x,y)

26对(?x)(?y)(P(x,y)∧Q(y,z))?(?x) R(x,y)中的约束变元y换名。 27对(?x)(P(y)∧R(x,y))→(?y)Q(y) 中的自由变元y进行代入。 28证明:

⑴(?x)(A(x)→B)?(?x)A(x)→B

⑵(?x)(A(x)∨B(x))?(?x)A(x)∨(?x)B(x) ⑶(?x)(A(x)∧B(x))?(?x)A(x)∧(?x)B(x) 29求公式(?x)F(x)→(?x)G(x) 的前束范式。

30将((?x)F(x)∨(?x)G(x))→(?x)(F(x)∨G(x))化为与其等价的前束合取范式。 31证明:苏格拉底论证:凡人要死。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要死。 32证明:(?x)(H(x)→M(x)),(?x)H(x)?(?x)M(x)。 33证明:(?x)(A(x)∨B(x)),(?x)?A(x)?(?x)B(x)。

34用CP规则证明:(?x)(F(x)∨G(x))?(?x)F(x)∨(?x)G(x)。

35设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证明推理:学术会的成员都是工人并且是专家。有些成员是青年人。所以有的成员是青年专家。

第13页 共53页

第二章 集合

2.1 集合论的基本概念

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a) 小于20的质数集合; (b) 构成evening的字母集合; (c) {x|x2?x?6?0}。 2. 列出下列集合的成员: (a) {x|x是36的因子}; (b) {x|x?a?x?b}。

3. 证明:若a,b,c,d是任意客体,则{{a},{a,b}}?{{c},{c,d}}当且仅当a?c和b?d。 4. 列举下列集合的全部子集: (a) {?}; (b) {?,{?}}; (c) {{?,a},{a}};

(d) {{a,b},{a,a,b},{b,a,b}}。

5. 设A,B,C是集合,证明或否定以下断言: (a) [A?B?B?C]?A?C; (b) [A?B?B?C]?A?C; (c) [A?B?B?C]?A?C。 6. 确定下列各命题的真和假: (a) ???; (b) ???;

(c) {a,b}?{a,b,c,{a,b,c}}; (d) {a,b}?{a,b,{{a,b}}}。

2.2 集合上的运算

7. 给定自然数集合N的下列子集:

第14页 共53页

A?{1,2,7,8}B?{i|i2?50}C?{i|i可被30整除}D?{i|i?2k?k?I?0?k?6}

求出下列集合 (a) A(B(C(b) A(B(CD)); D));

(c) B?(AC)。

8. 设x和y是实数,定义运算xy是x(x的y次幂) (a) 证明运算既非可交换的也非可结合的。

(b) 设?代表乘法运算,确定下列分配律哪些是成立的:

(i) x?(yz)?(x?y)(x?z);

(y?z)x?(yx)?(zx)。 (ii)

y9. 设A,B,C是任意集合,把ABC表示成不相交集合之并。

10. (a) 证明“相对补”不是一个可交换运算,即证明存在一个论述域包含集合A和B,

使A?B?B?A;

(b) A?B?B?A可能吗?刻画此式出现的全部条件; (c) “相对补”是一个可结合的运算吗?证明你的断言。 11. 设A,B,C是论述域U的任意子集,证明下列各式: (a) A(B?A)??;

(b) A?(BC)?(A?B)(A?C); (c) A?(BC)?(A?B)(A?C)。

12. 证明A?B,AB,AB??三者是等价的。 13. 在下列命题中找出

S?CS和

S?CS:

(a) C?{?}; (b) C?{?,{?}}; (c) C?{{i}|i?I}。

14. 设C是一非空的某论述域U的子集的搜集,B是U的子集,证明下列分配律的推广:

___(a)

S?CS=S?CS;

第15页 共53页

___(b)

S?CS?S?CS。

15. 指出下列集合的幂集合: (a) {a,b,c};(b) {{a,b},{c}}。 16. 证明下列各式: (a) A?A?B?B; (b) (A?B)?B?AB; (c) C(A?B)?(C

A)?(CB)。

2.1 归纳法和自然数

17. 对下列集合给出归纳定义:

(a) 十进制无符号整数集合,定义集合将包含6,235,0045等等;

(b) 十进制的以小数部分为结束的实数集合,定义的集合包含5.3,453.,01.2700,0.480; (c) 二进制形式的不以0开头的正偶数和0组成的集合,定义的集合包含0,110,1010等; (d) 把算术表达式中的运算符和运算对象全删去,所得的括号叫成形括号串。例如

[],[[]],[][],[[[]][]]等都是成形括号串(例中用[]代()是为了明晰),试定义成形括号串集合。

18. 用{a}代替N的定义中的?,但仍用这一定义,可否生成自然数集合?有何不同? 19. 证明成形括号串的左右括号个数相等。

20. 我们有3分和5分两种不同票值的邮票,试证明用这两种邮票就足以组成8分或者更多

的任意邮资。

21. 用归纳法证明:对一切n?I?,(1?2?22. 对所有n?N,证明下列每一关系式: (a) ?i2?n(n?1)(2n?1)/6;

i?0nn?n)2?13?23??n3。

(b) ?(2i?1)?(n?1)2;

i?0n(c) ?i(i!)?(n?1)!?1;

i?0第16页 共53页

n(n?1)??n2?i(d) ?ir??n?2n?1i?0?nr?(n?1)r?r?(r?1)2?r?1;

r?1(e) 1?2n?3n。

23. 如果每根直线连接多边形的两个点,且位于多边形上,那么这个多边形叫凸的,证明对

一切n?3,n边的凸多边形内角之和等于(n?2)180。(提示:多边形能用连结两个非邻接的顶角划分为两部分。)

24. 找出自然域上的两个谓词P和Q一证明归纳证明的基础步骤和归纳步骤是独立的,也

就是没有一个逻辑地蕴含另一个。特别,要找出一谓词P使P(0)是真而

?n(P(n)?P(n?1))是假,和一谓词Q,使Q(0)是假,而?n(Q(n)?Q(n?1))是真。

25. 我们意欲证明,对一切n和一切S,如果S是n个人的集合,那么在S中的所有人都有

同样的身材。下面“所有人都有同样的身材”的证明错在那里?

(a) (基础)设S是一空集合,那么对所有的x和y,如果x?S和y?S,那么x和y有

同样的身材。

(b) (归纳)假定对所有包含n个人的集合断言是真。我们证明对包含n?1个人的集合也

真。任何由n?1个人组成的集合包含两个n个人组成的不同的但交搭的子集合。用

S?和S??表示这两个子集合。那么根据归纳前提,在S?中的所有人有相同的身材,

在S??中的所有人有相同的身材,因为S?和S??是交搭的,所以,所有在S?S??S??中的人都有相同的身材。

26. 设{A1,A2,nn,An}是集合的非空搜集,对n作归纳证明下述推广的德摩根定律:

(a)

i?1nAi?i?1nAi; Ai。

i?1(b)

i?1Ai?27. 证明对所有大于1的整数n都能写成若干个质数之积。

28. 如果a?(b?c)?(a?b)?c,那么二元运算?称为可结合的。从它可推出更强的结果,即

在任何仅含运算?的表达式中,括号的位置不影响结果,就是,仅仅出现于表达式中的运算对象和次序是重要的。为了证明这个“推广的结合律”,我们定义“?表达式集合”如下:

(a) (基础)单个运算对象a1是?表达式;

(b) (归纳)设e1和e2是?表达式,那么(e1,e2)是?表达式;

第17页 共53页

(c) (极小性)只有有限次应用(a)和(b)构成的式子才是?表达式。 设e是一个表达式,它有a1,a2,,an个运算对象,且此次序出现于表达式中,那么

e?(a1?(a2?(a3?((an?1?an)))))

证明这个推广的结合律。(提示:用数学归纳法第二原理。)

2.5 集合的笛卡儿乘积

29. 如果A?{a,b}和B?{c},试确定下列集合: (a) A?{0,1}?B; (b) B2?A; (c) (A?B)2。

30. 设A?{0,1},构成集合?(A)?A。 31. 设A,B,C和D是任意集合,试证明:

(AB)?(CD)?(A?C)(B?D)。

32. 试证明:A?B?B?A?A???B???A?B。 33. 指出下列各式是否成立:

(a) (AB)?(CD)?(A?C)(B?D); (b) (A?B)?(C?D)?(A?C)?(B?D) (c) (A?B)?(C?D)?(A?C)?(B?D); (d) (A?B)?C?(A?C)?(B?C); (e) (A?B)?C?(A?C)?(B?C)。

补充习题:

1令A?{1,2},B?{1,2,O},C?{2,2,1},D?{2,O,O,1},E?{x|x?3x?2?0}。试指出哪些集合是相等的?哪些集合是不相等的?

2设S?{2,a,{3},4},R?{{a},3,4,1},判断下列各命题真或假:

(1){a}?S; (2){3}?S; (3){O}?S; (4)O?{{3},4}; (5)O?{{a}}?R; (6)O?R; (7)O?R; (8){{a},1,3,4}?R

3第18页 共53页

3试指出下列命题哪些为真?哪些为假?

(1)O?O; (2)O?{O}; (3)O?{{O}}; (4)O?{O,{O}}; (5)O?O; (6)O?{O}; (7)O?{{O}}; (8)O?{O,{O}} 4设A={a,b,c},A是空集,试求P(A),P(P(A))。 5 求下列集合的幂集:

(1)O; (2){O}; (3){O,{O}}; (4){O,1,{2}}; (5){{1},{O,1}}; (6){{1,2},{1,1,2},{2,1,2}} 6设A,B,C是集合,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A (2)若AB?AC,是否必须B?C? B?AC,是否必须B?C?

(3)若A?B?A?C,是否必须B?C? 7设A,B是任意的集合,求证: A-B= A∩(~B)。

8设A,B是任意的集合,求证: A?B=(A-B)∪(B-A)=(A∩~B)∪(B∩~A)。

9设集合E?{1,2,3,4,5},A,B和C是E的子集,A?{1,3},B?{2,3,5},C?{2,4},试求: (1)A?~B (2)?A?B??~C (3)~?A?C? (4)??A????B? (5)C???C?

10设A,B,C是任意集合,证明:(A11设A,B是集合,证明: (1)若A?B,则 (2)(AB)C?A(BC)?C?A。

A?B

B)?(A)(B)

A

(3)若A?B且(?C)(C?A),则B?第19页 共53页

(4)

A?A

12设A,B,C是任意集合,证明: A??B?C??A???B?A???A?C??

13某班有50名学生,第一次考试中26人成绩为优,第二次考试中21人成绩为优,已知两次考试中都不为优的共17人。问两次考试中都为优的有多少人?

14用命题定律中的吸收律A∨(A∧B)?A和A∧(A∨B)?A,证明集合恒等式:

⑴A∩(A∪B)=A ⑵A∪(A∩B)=A

15用命题定律中的德摩根律? (A∨B)??A∧?B,? (A∧B)??A∨?B,证明集合恒等式:

⑴ ~ (A∪B)= ~A∩~B ⑵ ~ (A∩B)= ~A∪~B

16设A,B是任意集合,用已知的集合恒等式证明:A-B=A-(A∩B)。 17设A={a,b,c},以下是A的子集构成的集合:

S={{a,b},{b,c}} Q={{a},{a,b},{a,c}} D={{a},{b,c}} G={{a,b,c

E={{a},{b},{c}} F={{a},{a,c}}

试确定哪些集合是A的覆盖?哪些集合是A的划分?哪些集合既不是覆盖,也不是划分? 18设A={1,2,3},试确定A的所有划分。 19设A={a,b},B={1,2,3},

⑴试求A×B和B×A

⑵验证|A×B|=|A||B|和|B×A|=|B||A|

20设A={1,2},B={a,b},A={x,y},求:A×B×C,A×(B×C)。 21设A?{a,b},B?{c},求下列各集合: (1)A?{0,1}?B (2)B?A (3)(A?B)

第20页 共53页

2222设A?{a,b},求P(A)?A。 23证明:若A?A?B?B,则A?B。

24证明:若A?B?A?C,且A?O,则B?C。

第21页 共53页

第三章 二元关系

3.1 基本概念

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A?B上的二元关系S:

(a) A?{0,1,2},B?{0,2,4},S?{?x,y?|x,y?AB};

(b) A?{1,2,3,4,5},B?{1,2,3},S?{?x,y?|x?y2?x?A?y?B}。 2. 设A?{0,1,2,3,4},试用列举法表达由下列谓词确定的A上的n元关系,如果是二元关

系,画出其关系图。 (a) P(x)?x?1; (b) P(x)?3?2; (c) P(x)?2?3; (d) P(x,y)?x?y?4;

(e) P(x,y)??k(x?ky?k?2); (f) P(x,y,z)?x2?y?z。 3. 对下列关系R,求出关系矩阵MR:

(a) A?{1,2,3},R?{?2,2?,?1,2?,?3,1?}; (b) A?{0,1,2,3},R?{?x,y?|x?2?y?1};

(c) A?{5,6,7,8},B?{1,2,3},R?{?x,y?|x?A?y?B?3?x?y?y}; (d) A?{0,1,2,3,4,5,6},R?{?x,y?|x?y?x是质数}。 4. 对下列每一个N上关系R给出一归纳定义,用你的定义证明x?R。 (a) R?{?a,b?|a?b},x??3,1?; (b) R?{?a,b?|a?2b},x??6,3?; (c) R?{?a,b,c?|a?b?c},x??1,1,2?。

第22页 共53页

5. 设A?{1,2,3,4},R?{?1,2?,?2,4?,?3,3?},S?{?1,3?,?2,4?,?4,2?}, (a) 求出RS,RS,R?S,R;

(b) 求出D(R),R(R),D(RS),R(RS)。

6. 证明对任意集合A和A上的二元关系R和S,有

D(RS)?D(R)D(S),R(R7. 设A是n个元素的集合,证明 (a) A上有2个一元关系; (b) A上有2个二元关系。

n2nS)?R(R)R(S)。

8. 设P1(x,y)?xy?0,P2(x,y)?|x?y|?4,P3(x,y)?x?y?10,

IP1(x,y)?x整除y,试确定由这些谓词所定义的整数集合上的二元关系是否具有以

下特性,将结果用Y(yes)和N(no)填入下表。

自反的 反自反的 对称的 反对称的 传递的 P1 P2 P3 P4 9. 确定整数集合I上的相等关系、?关系、?关系、全域关系、空关系具有哪些特性?试

将结果用类似于上题的表列出。

10. 设A?{1,2,3,4},A上的下列关系是否可传递?如果不是可传递的,举出反例证明它,

然后找出一个具有最少序偶的关系R,使R包含原关系,并且是可传递的。 (a) R?{?1,1?}; (b) R?{?1,2?,?2,2?};

(c) R?{?1,2?,?2,3?,?1,3?,?2,1?};

第23页 共53页

(d) R?{?1,2?,?4,3?,?2,2?,?2,1?,?3,1?}。

11. (a) 找出一个非空的最小集合,并在其上定义一个既不是自反的,也不是反自反的关系;

(b) 找出一个非空的最小集合,并在其上定义一个既不是对称的,也不是反对称的关系; (c) 若(a),(b)二题中允许用空集合,结果将怎样?

12. 考虑任意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的集合,如果某一集合运算施于关系后,所得关系仍具

有相同的性质,那么说一个关系的性质在该运算下是保持的。例如自反性质在二元运算并之下是保持的,因为两个自反关系的并是自反的。然而,自反性质在集合的求补运算下是不保持的,因为非空集合上的一个自反关系的绝对补不是一个自反关系。按照在指定的集合运算下给出的性质是否保持,填充下表。对每一非(N)的回答,给出反例。 自反的 反自反的 对称的 反对称的 传递的 2并R1 R2 交R1 R2 相对补R1?R2 绝对补A?A?R1 13. 在R平面上画出下述关系的图,确定对每一关系成立哪些性质。 (a) {?x,y?|x?y};

(b) {?x,y?|x2?1?0?y?0}; (c) {?x,y?||x|?1?|y|?1}。

3.2 关系的合成

14. 设R1和R2是集合A?{a,b,c,d}上的关系,这里

R1?{?b,b?,?b,c?,?c,a?},R2?{?b,a?,?c,d?,?c,a?,?d,c?},

3求出R1R2,R2R1,R1R2R1,R12,R2。

第24页 共53页

15. 设R1和R2是集合A?{0,1,2,3}上的关系,这里

R1?{?i,j?|j?i?1?j?i/2},R2?{?i,j?|i?j?2},

3求出R1R2,R2R1,R1R2R1,R12,R2。

16. 证明:如果R是集合A上的空关系或全域关系,则R?R。

2R是如图3.3所示的A上的二元关系,17. 设A?{a,b,c,d,e,f,g},试找出最小的整数m和n,使得m?n,且R?R。

18. 设R1和R2是集合A上的任意关系,证明或否定下列断言: (a) 如果R1和R2是自反的,那么R1R2是自反的; (b) 如果R1和R2是反自反的,那么R1R2是反自反的; (c) 如果R1和R2是对称的,那么R1R2是对称的; (d) 如果R1和R2是反对称的,那么R1R2是反对称的; (e) 如果R1和R2是传递的,那么R1R2是反传递的。

19. R1,R2,R3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试证明如果R1?R2,那么 (a) R1R3?R2R3; (b) R3R1?R3R2。

20. 设A?{1,2,3,4,5},R?{?1,2?,?3,4?,?2,2?},S?{?4,2?,?2,5?,?3,1?},试求出MRS。

mn?0?021. 设A?{1,2,3,4},MR???1??0001000011??0?,求MRn,n?N。 ?0?0?3.3 关系上的闭包运算

22. 试证明如果关系R是自反的,那么R也是自反的;如果R是可传递的、反自反的、对

称的或反对称的,则R亦然。

第25页 共53页

23. 如果关系R是反对称的,则在关系RR的关系矩阵中有多少个非零记入值。

24. 设A?{a,b,c},R和S是A上的二元关系,其关系矩阵是

?110??110?????MR??010?,MS??010?,

?001??011?????试求出MR,MS,MRS,MRR。

25. 设R是A?{1,2,3,4}上的二元关系,其关系矩阵是

?1?0?MR??1??1000011110??1?, 0??0?试求出(a) Mr(R);(b) Ms(R);(c) MR2,MR3,MR4和Mt(R)。 26. 设R1和R2是集合A上的关系,且R1?R2,证明下列各式 (a) r(R1)?r(R2); (b) s(R1)?s(R2); (c) t(R1)?t(R2)。

27. 设R1和R2是集合A上的关系,证明下列各式 (a) r(R1(b) s(R1(c) t(R1R2)?r(R1)r(R2); R2)?s(R1)s(R2); R2)?t(R1)t(R2);

R2)?t(R1)t(R2)。

2(d) 用反例证明t(R128. 找出n个元素的集合A和A上的二元关系R,使R,R,可能吗?如有可能,试举出例子。

,Rn,Rn?1都是有区别的,这

29. (a) 用反例证明语句“如果R是传递的,那么s(R)也是传递的”为假;

(b) 举一实例证明即使R是一有限集,st(R)和ts(R)也可以不相等。

第26页 共53页

30. 设R是集合A上的关系,证明下列各式 (a) (R?)??R?; (b) RR?R?RR; (c) (R?)??R?。

???3.4 次序关系

31. 设集合A?{a,b,c,d,e}上的关系R为

{?b,a?,?c,a?,?d,a?,?d,a?,?d,c?,?e,a?,?e,c?}IA

(a) 作出关系R的哈斯图和有向图;

(b) 求出A的最小元素和最大元素,如果不存在,请指出; (c) 求出A的极小元素和极大元素;

(d) 求出子集{b,c,d},{c,d,e}和{a,b,c}的上界和下界,再指出这些子集的最小上界

和最大下界,如果存在的话。

32. 对下述每一条件,构造有限集和无限集的例子各一个: (a) 非空偏序集合,其中某些子集没有最大元素;

(b) 非空偏序集合,其中有一子集存在最大下界,但没有最小元素; (c) 非空偏序集合,其中有一子集存在上界,但没有最小下界。 33. 下述4个集合偏序集合、拟序集合、线序集合、良序集合? (a) ??(N),??; (b) ??(N),??; (c) ??({a}),??; (d) ??(?),??。

34. 对集合I?I分别构造一良序和一拟序。 35. 证明下列断言:

(a) 如果R是拟序,那么R也是拟序; (b) 如果R是偏序,那么R也是偏序;

第27页 共53页

(c) 如果R是线序,那么R也是线序;

(d) 存在一集合S和S上的关系R,使?S,R?是良序集合,但?S,R?不是。 36. 设R是集合S上的关系,S?是S的子集,定义S?上的关系R?如下:

R??R(S??S?),

确定下述每一断言是真还是假。

(a) 如果R在S上是传递的,那么R?在S?上是传递的; (b) 如果R是S的偏序,那么R?是S?上的偏序; (c) 如果R是S的拟序,那么R?是S?上的拟序; (d) 如果R是S的线序,那么R?是S?上的线序; (e) 如果R是S的良序,那么R?是S?上的良序。 37. (a) 证明R是一拟序当且仅当R(b) 证明R是一偏序当且仅当R38. 证明下述断言:

(a) 对任意线序集合,每一子集的极小元素是最小元素,每一极大元素是最大元素; (b) 一线序集合的每一非空有限子集有一最小和最大元素。

39. 设?A,??是非空有限线序集合,|A|?2,R是A?A上的关系,根据R的不同定义,

指出?A?A,R?是拟序集合、偏序集合、线序集合、良序集合,还是其他集合? 对任意?a1,b1?,?a2,b2??A?A,

(a) ?a1,b1?R?a2,b2??a1?a2?b1?b2;

(b) ?a1,b1?R?a2,b2??a1?a2?a1?a2?b1?b2; (c) ?a1,b1?R?a2,b2??a1?a2; (d) ?a1,b1?R?a2,b2??a1?a2。 40. 设??{a,b,c},规定a?b?c,

(a) 求出??,词典序?中下列各串的直接后继者和直接前驱者,如果它们存在的话: (i) x?abc; (ii) y?abaa; (iii) z?bb;

第28页 共53页

?R??,且R?R?; R?E,且R?R?。

(b) 对???,标准序?,重复上一题。

3.5 等价关系

41. 设R是A上的等价关系,将A的元素按R的等价类顺序排列,则等价关系的关系矩阵

MR有何特征?

42. 证明集合A上的全域关系A?A是等价关系。 43. 假设A是含n各元素的有限集合(n?N),问 (a) 有多少个元素在A上的最大等价关系中? (b) A上的最大等价关系的秩是什么? (c) 有多少个元素在A上的最小等价关系中? (d) A上的最小等价关系的秩是什么? 44. 设R和R?是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 (a) 证明RR?是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

R?不一定是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要尽可能小地选取集合A。

(b) 用例子证明R45. 设R1和R2是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确定下述各式,哪些是A上的等价关系,对不

是的举例说明。 (a) A?A?R1; (b)R1?R2; (c)R12;

(d)r(R1?R2)(R1?R2的自反闭包); (e) R1R2。

46. R是整数集合I上的等价关系,将R中的每一序偶?x,y?标在I?I笛卡儿平面上,

所得图形有何特点?

47. 应用上题结论说明下述I集合上的二元关系是否是等价关系,对不是的说明为什么,并

找出R诱导的等价关系。 (a) R??;

(b) R?{?a,b?|(a?0?b?0)?(a?0?b?0)};

第29页 共53页

(c) R?{?a,b?|(a?0?b?0)?(a?0?b?0)};

(d) R?{?a,b?|?x(x?I?10x?a?10(x?1)?10x?b?10(x?1))}; (e) R?{?a,b?|a整除b}。

Ra,48. R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对于所有的a,b,c?A,如果aRb,bRc,则c那么称R是循环的,试证明R是自反的和循环的当且仅当R是一等价关系。

49. 下述论证一位着每一对称的何传递的关系是一等价关系。设R是一对称的何传递关系, (i) 因为R是对称的,如果?x,y??R,那么?y,x??R;

(ii) 因为R是传递的,如果?y,x??R??x,y??R,那么?x,x??R,所以R是自

反的。这得出R是一等价关系。 这个论证有什么错误?

50. 设A?{a,b,c},求出A的所有划分;设A的所有划分构成的集合是P,画出

?P,细分?的哈斯图。

51. 设A?{a,b,c,d},?1是A的划分,?1?{{a,b,c},{d}}。 (a) 列出?1诱导出的等价关系的序偶;

(b) 对划分?2?{{a},{b},{c},{d}},?2?{{a,b,c,d}},做同样工作; (c) 画出偏序集合?{?1,?2,?3},细分?的哈斯图。

52. 设?1和?2是非空集合A的划分,说明下列各式哪些是A的划分,哪些可能是A的划分,

哪些不是A的划分? (a) ?1(b) ?1?2; ?2;

(c) ?1??2; (d) (?1(?2??1))?2。

,Am}是集合A的划分,若AiB??,i?1,2,,m,试证明

53. 设{A1,A2,第30页 共53页

{A1B,A2B,,AmB}是AB的划分。

,?k是A上划分序列,使?i?1真细分?i,找

54. 设A是n个元素的有限集,假设?1,?2,出最大可能的序列长度。

55. 设A?I,定义A上的R1,R2,R3如下:

aR1b?a?b(mod3),aR2b?a?b(mod5),aR3b?a?b(mod6),

(a) 对偏序集合?{A/R1,A/R2,A/R3},细分?画出哈斯图; (b) 描述一下各式所诱导的等价关系,它们的秩是什么?

A/R1A/R2,A/R1A/R3,A/R1?A/R2,A/R1?A/R3。

56. 设Rj表示I上模j等价,设Rk表示I上模k等价, (a) 证明I/Rk细分I/Rj当且仅当k是j的整数倍; (b) 描述划分I/Rk?I/Rj; (c) 描述划分I/RkI/Rj。 57. 证明如果?1细分?2,那么?1?2??1和?1??2??2。

58. 设P表示非空集合A的所有划分的集合,考虑偏序集合?P,细分?,设?1和?2是P的

成员, (a) 证明?1?2是集合{?1,?2}的最大下界;

(b) 证明?1??2是集合{?1,?2}的最小上界。

59. 设R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如果R是自反的和对称的,则称R是相容关系。设

A?{316,347,204,678},R?{?x,y?|x?A?y?A?x和y有相同的数字},

(a) R是相容关系吗? (b) 画出R的关系图。

(c) 所有等价关系都是相容关系吗?

(d) 相容关系的关系图和等价关系的关系图有何不同?

第31页 共53页

补充习题:

1设A={a,b},B={1,2},求A上的恒等关系IA和A到B的全域关系A×B。 2设A={a1,a2,a3,a4},B={b1,b2,b3},R是A到B的二元关系,定义为:

R={,,,,,,} 写出R的关系矩阵。

3设A={1,2,3,4},R是A的二元关系,定义为:

R={<1,1>,<1,2>,<2,1>,<3,2>,<3,1>,<4,3>,<4,2>,<4,1>} 写出A上二元关系R的关系矩阵。

4设X={1,2,3,4},X上的二元关系H和S定义如下:

x?y是整数} 2x?yS={ |是正整数}

3H={ |

试求H∪S,H∩S,~H,S-H。

5X={1,2,3,4,5},X上的二元关系R和S定义如下:

R={<1,2>,<3,4>,<2,2} S={<4,2>,<2,5>,<3,1>,<1,3>}

试求R°S,S°R,R°(S°R),(R°S)°R,R°R,S°S,R°R°R 。 6A={ 1,2,3,4},A上的二元关系R定义如下:

R={<1,2>,<2,1>,<2,3>,<3,4>} 求二元关系R的各次幂。

7A={1,2,3,4,5},A上的二元关系R和S定义如下:

R={<1,2>,<2,2>,<3,4>} S={<1,3>,<2,5>,<3,1>,<4,2>} 试求MR °

S和

MR ° MS,它们是否相等 ?

8设X={1,2,3,4},Y={a,b,c},X到Y二元关系

R={<1,a>,<2,b>,<4,c>},

⑴试求RC,写出MR和MRC,验证MRC=MRT

⑵画出R和RC的关系图,验证将R关系图中的弧线的箭头反置可得到RC关系图。 9设R是实数集合,

第32页 共53页

>={| x?R∧y?R∧x>y}

是实数集合上的大于关系。证明实数集合上的大于关系是反自反的。 10设A={1,2,3},定义A上的二元关系如下:

R={<1,1>,<2,2>,<3,3>,<1,3>} S={<1,3>} T={<1,1>}

试说明R,S,T是否是A上的自反关系或反自反关系。 11设A={1,3,5,7},定义A上的二元关系如下:

R={|(a-b)/2是整数} 试证明R在A上是自反的和对称的。 12设A={1,2,3},定义A上的二元关系如下:

R={<1,1>,<2,2>} S={<1,1>,<1,2>,<2,1>} T={<1,2>,<1,3>} U={<1,3>,<1,2>,<2,1>}

试说明R,S,T,U是否是A上的对称关系和反对称关系。 13设R是实数集合,

S={|x?R∧y?R∧x=y}

是实数集合上的等于关系。证明实数集合上的等于关系是传递的。 14设R,S是X上的二元关系,证明

⑴若R,S是自反的,则R∪S和R∩S也是自反的。 ⑵若R,S是对称的,则R∪S和R∩S也是对称的。 ⑶若R,S是传递的,则R∩S也是传递的。 15设A={1,2,3},定义A上的二元关系R为:

R={<1,2>,<2,3>,<3,1>} 试求:r(R),s(R),t(R)。

16设A={1,2,3},定义A上的二元关系R为:

R={<1,2>,<2,3>,<3,1>} 试用关系矩阵求传递闭包t(R)。

217设集合 A?{a,b,c,d}, A上的二元关系 R?{(a,a),(a,c),(b,d)},求R。

第33页 共53页

18设A={1,2,3,4,5},R是A上的二元关系,

R={<1,1>,<1,2>,<2,1>,<2,2>,<3,3>,<3,4>,<4,3>,<4,4>,<5,5>} 证明R是A上的等价关系。

19设R={ | x?I∧y?I∧x ≡ y mod k}是整数集合I上的二元关系。证明R是等价关系。 20设X={1,2,3,4},X的划分S={{1},{2,3},{4}},试写出S导出的等价关系R。 21设X={1,2,3},写出集合X上的所有等价关系。 22R是集合M?{1,2,3,4,5,6}上的关系,其中:

R???1,1?,?1,3?,?1,6?,?2,2?,?2,5?,?3,1?,?3,3?,?3,6?,?4,4?,?5,2?,?5,5?,?6,1?,?6,3?,?6,6??,

(1)验证R是等价关系; (2)给出R的关系图.

23设A={316,347,204,678,770},A上的二元关系R定义为:R={| x?A∧y?A∧x和y有相同数码},证明R是A上的相容关系。写出关系矩阵和关系图。用关系矩阵和关系图验证R是A上的相容关系。

24设X={1,2,3,4},S1={{1,2,3},{3,4}},S2={{1,2},{2,3},{1,3},{3,4}}是X的两个覆盖。试写出S1和S2 导出的相容关系R1和R2。

25设A是集合,P (A)是A的幂集合,P (A)上的包含关系?定义如下:

?={ | x?P (A)∧y?P (A)∧x?y }

试证明?是P (A)上偏序关系。

26设A={2,5,6,10,15,30},A上的整除关系R定义如下:

R={ | x?A∧y?A∧x整除y }

验证R是A上的偏序关系,分析哪些元素盖住了另一些元素,哪些元素没有盖住了另一些元素。

27设A={a,b,c,d,e,f,g,h},A上的二元关系

R={,,,,,,,,}∪IA

验证R是A上的偏序关系。写出盖住关系COV A,画出哈斯图。找出集合A的极大元和极小元。

28设A={2,3,6,12,24,36},其上的整除关系

R={ | a?A∧b?A∧a能整除b}

是A上的偏序关系,试求盖住关系COV A,画出哈斯图,确定下列集合的上界和下界。

第34页 共53页

⑴ B1={2,3,6} ⑵ B2={12,24,36}

29设N为自然数集合,N上的大于等于关系定义为

R≥={ | x?N∧y?N∧x≥y } 证明R≥是全序关系。

30设P={?,{a},{a,b},{a,b,c}},P上的包含关系

R?={ | x?P∧y?P∧x?y}

验证R?是全序关系。

第35页 共53页

第三章 二元关系

3.1 基本概念

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A?B上的二元关系S:

(a) A?{0,1,2},B?{0,2,4},S?{?x,y?|x,y?AB};

(b) A?{1,2,3,4,5},B?{1,2,3},S?{?x,y?|x?y2?x?A?y?B}。 2. 设A?{0,1,2,3,4},试用列举法表达由下列谓词确定的A上的n元关系,如果是二元关

系,画出其关系图。 (a) P(x)?x?1; (b) P(x)?3?2; (c) P(x)?2?3; (d) P(x,y)?x?y?4;

(e) P(x,y)??k(x?ky?k?2); (f) P(x,y,z)?x2?y?z。 3. 对下列关系R,求出关系矩阵MR:

(a) A?{1,2,3},R?{?2,2?,?1,2?,?3,1?}; (b) A?{0,1,2,3},R?{?x,y?|x?2?y?1};

(c) A?{5,6,7,8},B?{1,2,3},R?{?x,y?|x?A?y?B?3?x?y?y}; (d) A?{0,1,2,3,4,5,6},R?{?x,y?|x?y?x是质数}。 4. 对下列每一个N上关系R给出一归纳定义,用你的定义证明x?R。 (a) R?{?a,b?|a?b},x??3,1?; (b) R?{?a,b?|a?2b},x??6,3?; (c) R?{?a,b,c?|a?b?c},x??1,1,2?。

第36页 共53页

5. 设A?{1,2,3,4},R?{?1,2?,?2,4?,?3,3?},S?{?1,3?,?2,4?,?4,2?}, (a) 求出RS,RS,R?S,R;

(b) 求出D(R),R(R),D(RS),R(RS)。

6. 证明对任意集合A和A上的二元关系R和S,有

D(RS)?D(R)D(S),R(R7. 设A是n个元素的集合,证明 (a) A上有2个一元关系; (b) A上有2个二元关系。

n2nS)?R(R)R(S)。

8. 设P1(x,y)?xy?0,P2(x,y)?|x?y|?4,P3(x,y)?x?y?10,

IP1(x,y)?x整除y,试确定由这些谓词所定义的整数集合上的二元关系是否具有以

下特性,将结果用Y(yes)和N(no)填入下表。

自反的 反自反的 对称的 反对称的 传递的 P1 P2 P3 P4 9. 确定整数集合I上的相等关系、?关系、?关系、全域关系、空关系具有哪些特性?试

将结果用类似于上题的表列出。

10. 设A?{1,2,3,4},A上的下列关系是否可传递?如果不是可传递的,举出反例证明它,

然后找出一个具有最少序偶的关系R,使R包含原关系,并且是可传递的。 (a) R?{?1,1?}; (b) R?{?1,2?,?2,2?};

(c) R?{?1,2?,?2,3?,?1,3?,?2,1?};

第37页 共53页

(d) R?{?1,2?,?4,3?,?2,2?,?2,1?,?3,1?}。

11. (a) 找出一个非空的最小集合,并在其上定义一个既不是自反的,也不是反自反的关系;

(b) 找出一个非空的最小集合,并在其上定义一个既不是对称的,也不是反对称的关系; (c) 若(a),(b)二题中允许用空集合,结果将怎样?

12. 考虑任意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的集合,如果某一集合运算施于关系后,所得关系仍具

有相同的性质,那么说一个关系的性质在该运算下是保持的。例如自反性质在二元运算并之下是保持的,因为两个自反关系的并是自反的。然而,自反性质在集合的求补运算下是不保持的,因为非空集合上的一个自反关系的绝对补不是一个自反关系。按照在指定的集合运算下给出的性质是否保持,填充下表。对每一非(N)的回答,给出反例。 自反的 反自反的 对称的 反对称的 传递的 2并R1 R2 交R1 R2 相对补R1?R2 绝对补A?A?R1 13. 在R平面上画出下述关系的图,确定对每一关系成立哪些性质。 (a) {?x,y?|x?y};

(b) {?x,y?|x2?1?0?y?0}; (c) {?x,y?||x|?1?|y|?1}。

3.2 关系的合成

14. 设R1和R2是集合A?{a,b,c,d}上的关系,这里

R1?{?b,b?,?b,c?,?c,a?},R2?{?b,a?,?c,d?,?c,a?,?d,c?},

3求出R1R2,R2R1,R1R2R1,R12,R2。

第38页 共53页

15. 设R1和R2是集合A?{0,1,2,3}上的关系,这里

R1?{?i,j?|j?i?1?j?i/2},R2?{?i,j?|i?j?2},

3求出R1R2,R2R1,R1R2R1,R12,R2。

16. 证明:如果R是集合A上的空关系或全域关系,则R?R。

2R是如图3.3所示的A上的二元关系,17. 设A?{a,b,c,d,e,f,g},试找出最小的整数m和n,使得m?n,且R?R。

18. 设R1和R2是集合A上的任意关系,证明或否定下列断言: (a) 如果R1和R2是自反的,那么R1R2是自反的; (b) 如果R1和R2是反自反的,那么R1R2是反自反的; (c) 如果R1和R2是对称的,那么R1R2是对称的; (d) 如果R1和R2是反对称的,那么R1R2是反对称的; (e) 如果R1和R2是传递的,那么R1R2是反传递的。

19. R1,R2,R3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试证明如果R1?R2,那么 (a) R1R3?R2R3; (b) R3R1?R3R2。

20. 设A?{1,2,3,4,5},R?{?1,2?,?3,4?,?2,2?},S?{?4,2?,?2,5?,?3,1?},试求出MRS。

mn?0?021. 设A?{1,2,3,4},MR???1??0

001000011??0?,求MRn,n?N。 ?0?0?3.3 关系上的闭包运算

22. 试证明如果关系R是自反的,那么R也是自反的;如果R是可传递的、反自反的、对

第39页 共53页

称的或反对称的,则R亦然。 23. 如果关系R是反对称的,则在关系RR的关系矩阵中有多少个非零记入值。

24. 设A?{a,b,c},R和S是A上的二元关系,其关系矩阵是

?110??110?????MR??010?,MS??010?,

?001??011?????试求出MR,MS,MRS,MRR。

25. 设R是A?{1,2,3,4}上的二元关系,其关系矩阵是

?1?0MR???1??1000011110??1?, ?0?0?试求出(a) Mr(R);(b) Ms(R);(c) MR2,MR3,MR4和Mt(R)。 26. 设R1和R2是集合A上的关系,且R1?R2,证明下列各式 (a) r(R1)?r(R2); (b) s(R1)?s(R2); (c) t(R1)?t(R2)。

27. 设R1和R2是集合A上的关系,证明下列各式 (a) r(R1(b) s(R1(c) t(R1R2)?r(R1)r(R2); R2)?s(R1)s(R2); R2)?t(R1)t(R2);

R2)?t(R1)t(R2)。

2(d) 用反例证明t(R128. 找出n个元素的集合A和A上的二元关系R,使R,R,可能吗?如有可能,试举出例子。

,Rn,Rn?1都是有区别的,这

29. (a) 用反例证明语句“如果R是传递的,那么s(R)也是传递的”为假;

第40页 共53页

(b) 举一实例证明即使R是一有限集,st(R)和ts(R)也可以不相等。 30. 设R是集合A上的关系,证明下列各式 (a) (R?)??R?; (b) RR?R?RR; (c) (R?)??R?。

???3.4 次序关系

31. 设集合A?{a,b,c,d,e}上的关系R为

{?b,a?,?c,a?,?d,a?,?d,a?,?d,c?,?e,a?,?e,c?}IA

(a) 作出关系R的哈斯图和有向图;

(b) 求出A的最小元素和最大元素,如果不存在,请指出; (c) 求出A的极小元素和极大元素;

(d) 求出子集{b,c,d},{c,d,e}和{a,b,c}的上界和下界,再指出这些子集的最小上界

和最大下界,如果存在的话。

32. 对下述每一条件,构造有限集和无限集的例子各一个: (a) 非空偏序集合,其中某些子集没有最大元素;

(b) 非空偏序集合,其中有一子集存在最大下界,但没有最小元素; (c) 非空偏序集合,其中有一子集存在上界,但没有最小下界。 33. 下述4个集合偏序集合、拟序集合、线序集合、良序集合? (a) ??(N),??; (b) ??(N),??; (c) ??({a}),??; (d) ??(?),??。

34. 对集合I?I分别构造一良序和一拟序。 35. 证明下列断言:

第41页 共53页

(a) 如果R是拟序,那么R也是拟序; (b) 如果R是偏序,那么R也是偏序; (c) 如果R是线序,那么R也是线序;

(d) 存在一集合S和S上的关系R,使?S,R?是良序集合,但?S,R?不是。 36. 设R是集合S上的关系,S?是S的子集,定义S?上的关系R?如下:

R??R(S??S?),

确定下述每一断言是真还是假。

(a) 如果R在S上是传递的,那么R?在S?上是传递的; (b) 如果R是S的偏序,那么R?是S?上的偏序; (c) 如果R是S的拟序,那么R?是S?上的拟序; (d) 如果R是S的线序,那么R?是S?上的线序; (e) 如果R是S的良序,那么R?是S?上的良序。 37. (a) 证明R是一拟序当且仅当R(b) 证明R是一偏序当且仅当R38. 证明下述断言:

(a) 对任意线序集合,每一子集的极小元素是最小元素,每一极大元素是最大元素; (b) 一线序集合的每一非空有限子集有一最小和最大元素。

39. 设?A,??是非空有限线序集合,|A|?2,R是A?A上的关系,根据R的不同定义,

指出?A?A,R?是拟序集合、偏序集合、线序集合、良序集合,还是其他集合? 对任意?a1,b1?,?a2,b2??A?A,

(a) ?a1,b1?R?a2,b2??a1?a2?b1?b2;

(b) ?a1,b1?R?a2,b2??a1?a2?a1?a2?b1?b2; (c) ?a1,b1?R?a2,b2??a1?a2; (d) ?a1,b1?R?a2,b2??a1?a2。 40. 设??{a,b,c},规定a?b?c,

第42页 共53页

R??,且R?R?; R?E,且R?R?。

(a) 求出???,词典序?中下列各串的直接后继者和直接前驱者,如果它们存在的话: (i) x?abc; (ii) y?abaa; (iii) z?bb; (b) 对???,标准序?,重复上一题。

3.5 等价关系

41. 设R是A上的等价关系,将A的元素按R的等价类顺序排列,则等价关系的关系矩阵

MR有何特征?

42. 证明集合A上的全域关系A?A是等价关系。 43. 假设A是含n各元素的有限集合(n?N),问 (a) 有多少个元素在A上的最大等价关系中? (b) A上的最大等价关系的秩是什么? (c) 有多少个元素在A上的最小等价关系中? (d) A上的最小等价关系的秩是什么? 44. 设R和R?是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 (a) 证明RR?是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

R?不一定是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要尽可能小地选取集合A。

(b) 用例子证明R45. 设R1和R2是非空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确定下述各式,哪些是A上的等价关系,对不

是的举例说明。 (a) A?A?R1; (b)R1?R2; (c)R12;

(d)r(R1?R2)(R1?R2的自反闭包); (e) R1R2。

46. R是整数集合I上的等价关系,将R中的每一序偶?x,y?标在I?I笛卡儿平面上,

所得图形有何特点?

47. 应用上题结论说明下述I集合上的二元关系是否是等价关系,对不是的说明为什么,并

找出R诱导的等价关系。

第43页 共53页

(a) R??;

(b) R?{?a,b?|(a?0?b?0)?(a?0?b?0)}; (c) R?{?a,b?|(a?0?b?0)?(a?0?b?0)};

(d) R?{?a,b?|?x(x?I?10x?a?10(x?1)?10x?b?10(x?1))}; (e) R?{?a,b?|a整除b}。

Ra,48. R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对于所有的a,b,c?A,如果aRb,bRc,则c那么称R是循环的,试证明R是自反的和循环的当且仅当R是一等价关系。

49. 下述论证一位着每一对称的何传递的关系是一等价关系。设R是一对称的何传递关系, (i) 因为R是对称的,如果?x,y??R,那么?y,x??R;

(ii) 因为R是传递的,如果?y,x??R??x,y??R,那么?x,x??R,所以R是自

反的。这得出R是一等价关系。 这个论证有什么错误?

50. 设A?{a,b,c},求出A的所有划分;设A的所有划分构成的集合是P,画出

?P,细分?的哈斯图。

51. 设A?{a,b,c,d},?1是A的划分,?1?{{a,b,c},{d}}。 (a) 列出?1诱导出的等价关系的序偶;

(b) 对划分?2?{{a},{b},{c},{d}},?2?{{a,b,c,d}},做同样工作; (c) 画出偏序集合?{?1,?2,?3},细分?的哈斯图。

52. 设?1和?2是非空集合A的划分,说明下列各式哪些是A的划分,哪些可能是A的划分,

哪些不是A的划分? (a) ?1(b) ?1?2; ?2;

(c) ?1??2; (d) (?1(?2??1))?2。

第44页 共53页

53. 设{A1,A2,,Am}是集合A的划分,若AiB,,AmB??,i?1,2,,m,试证明

{A1B,A2B}是AB的划分。

,?k是A上划分序列,使?i?1真细分?i,找

54. 设A是n个元素的有限集,假设?1,?2,出最大可能的序列长度。

55. 设A?I,定义A上的R1,R2,R3如下:

aR1b?a?b(mod3),aR2b?a?b(mod5),aR3b?a?b(mod6),

(a) 对偏序集合?{A/R1,A/R2,A/R3},细分?画出哈斯图; (b) 描述一下各式所诱导的等价关系,它们的秩是什么?

A/R1A/R2,A/R1A/R3,A/R1?A/R2,A/R1?A/R3。

56. 设Rj表示I上模j等价,设Rk表示I上模k等价, (a) 证明I/Rk细分I/Rj当且仅当k是j的整数倍; (b) 描述划分I/Rk?I/Rj; (c) 描述划分I/RkI/Rj。 57. 证明如果?1细分?2,那么?1?2??1和?1??2??2。

58. 设P表示非空集合A的所有划分的集合,考虑偏序集合?P,细分?,设?1和?2是P的

成员, (a) 证明?1?2是集合{?1,?2}的最大下界;

(b) 证明?1??2是集合{?1,?2}的最小上界。

59. 设R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如果R是自反的和对称的,则称R是相容关系。设

A?{316,347,204,678},R?{?x,y?|x?A?y?A?x和y有相同的数字},

(a) R是相容关系吗? (b) 画出R的关系图。

(c) 所有等价关系都是相容关系吗?

(d) 相容关系的关系图和等价关系的关系图有何不同?

第45页 共53页

补充习题:

1设A={a,b},B={1,2},求A上的恒等关系IA和A到B的全域关系A×B。 2设A={a1,a2,a3,a4},B={b1,b2,b3},R是A到B的二元关系,定义为:

R={,,,,,,} 写出R的关系矩阵。

3设A={1,2,3,4},R是A的二元关系,定义为:

R={<1,1>,<1,2>,<2,1>,<3,2>,<3,1>,<4,3>,<4,2>,<4,1>} 写出A上二元关系R的关系矩阵。

4设X={1,2,3,4},X上的二元关系H和S定义如下:

x?y是整数} 2x?yS={ |是正整数}

3H={ |

试求H∪S,H∩S,~H,S-H。

5X={1,2,3,4,5},X上的二元关系R和S定义如下:

R={<1,2>,<3,4>,<2,2} S={<4,2>,<2,5>,<3,1>,<1,3>}

试求R°S,S°R,R°(S°R),(R°S)°R,R°R,S°S,R°R°R 。 6A={ 1,2,3,4},A上的二元关系R定义如下:

R={<1,2>,<2,1>,<2,3>,<3,4>} 求二元关系R的各次幂。

7A={1,2,3,4,5},A上的二元关系R和S定义如下:

R={<1,2>,<2,2>,<3,4>} S={<1,3>,<2,5>,<3,1>,<4,2>} 试求MR °

S和

MR ° MS,它们是否相等 ?

8设X={1,2,3,4},Y={a,b,c},X到Y二元关系

R={<1,a>,<2,b>,<4,c>},

⑴试求RC,写出MR和MRC,验证MRC=MRT

第46页 共53页

⑵画出R和RC的关系图,验证将R关系图中的弧线的箭头反置可得到RC关系图。 9设R是实数集合,

>={| x?R∧y?R∧x>y}

是实数集合上的大于关系。证明实数集合上的大于关系是反自反的。 10设A={1,2,3},定义A上的二元关系如下:

R={<1,1>,<2,2>,<3,3>,<1,3>} S={<1,3>} T={<1,1>}

试说明R,S,T是否是A上的自反关系或反自反关系。 11设A={1,3,5,7},定义A上的二元关系如下:

R={|(a-b)/2是整数} 试证明R在A上是自反的和对称的。 12设A={1,2,3},定义A上的二元关系如下:

R={<1,1>,<2,2>} S={<1,1>,<1,2>,<2,1>} T={<1,2>,<1,3>} U={<1,3>,<1,2>,<2,1>}

试说明R,S,T,U是否是A上的对称关系和反对称关系。 13设R是实数集合,

S={|x?R∧y?R∧x=y}

是实数集合上的等于关系。证明实数集合上的等于关系是传递的。 14设R,S是X上的二元关系,证明

⑴若R,S是自反的,则R∪S和R∩S也是自反的。 ⑵若R,S是对称的,则R∪S和R∩S也是对称的。 ⑶若R,S是传递的,则R∩S也是传递的。 15设A={1,2,3},定义A上的二元关系R为:

R={<1,2>,<2,3>,<3,1>} 试求:r(R),s(R),t(R)。

16设A={1,2,3},定义A上的二元关系R为:

R={<1,2>,<2,3>,<3,1>}

第47页 共53页

试用关系矩阵求传递闭包t(R)。

217设集合 A?{a,b,c,d}, A上的二元关系 R?{(a,a),(a,c),(b,d)},求R。

18设A={1,2,3,4,5},R是A上的二元关系,

R={<1,1>,<1,2>,<2,1>,<2,2>,<3,3>,<3,4>,<4,3>,<4,4>,<5,5>} 证明R是A上的等价关系。

19设R={ | x?I∧y?I∧x ≡ y mod k}是整数集合I上的二元关系。证明R是等价关系。 20设X={1,2,3,4},X的划分S={{1},{2,3},{4}},试写出S导出的等价关系R。 21设X={1,2,3},写出集合X上的所有等价关系。 22R是集合M?{1,2,3,4,5,6}上的关系,其中:

R???1,1?,?1,3?,?1,6?,?2,2?,?2,5?,?3,1?,?3,3?,?3,6?,?4,4?,?5,2?,?5,5?,?6,1?,?6,3?,?6,6??,

(1)验证R是等价关系; (2)给出R的关系图.

23设A={316,347,204,678,770},A上的二元关系R定义为:R={| x?A∧y?A∧x和y有相同数码},证明R是A上的相容关系。写出关系矩阵和关系图。用关系矩阵和关系图验证R是A上的相容关系。

24设X={1,2,3,4},S1={{1,2,3},{3,4}},S2={{1,2},{2,3},{1,3},{3,4}}是X的两个覆盖。试写出S1和S2 导出的相容关系R1和R2。

25设A是集合,P (A)是A的幂集合,P (A)上的包含关系?定义如下:

?={ | x?P (A)∧y?P (A)∧x?y }

试证明?是P (A)上偏序关系。

26设A={2,5,6,10,15,30},A上的整除关系R定义如下:

R={ | x?A∧y?A∧x整除y }

验证R是A上的偏序关系,分析哪些元素盖住了另一些元素,哪些元素没有盖住了另一些元素。

27设A={a,b,c,d,e,f,g,h},A上的二元关系

R={,,,,,,,,}∪IA

验证R是A上的偏序关系。写出盖住关系COV A,画出哈斯图。找出集合A的极大元和极小元。

28设A={2,3,6,12,24,36},其上的整除关系

第48页 共53页

R={ | a?A∧b?A∧a能整除b}

是A上的偏序关系,试求盖住关系COV A,画出哈斯图,确定下列集合的上界和下界。 ⑴ B1={2,3,6} ⑵ B2={12,24,36}

29设N为自然数集合,N上的大于等于关系定义为

R≥={ | x?N∧y?N∧x≥y } 证明R≥是全序关系。

30设P={?,{a},{a,b},{a,b,c}},P上的包含关系

R?={ | x?P∧y?P∧x?y}

验证R?是全序关系。

第49页 共53页

第五章 无限集合

5.1 可数和不可数集合

1. 若A和B都是无限集合,C是有限集合,回答下述问题,对肯定的回答要讲出理由,对

否定的回答要举出反例。 (a) AB是无限集合吗?

(b) A?B是无限集合吗? (c) AC是无限集合吗?

2. 确定下述集合哪些是有限的,哪些是无限的。若集合是有限的,对它的基数找出表达式。 (a) 在{a,b}*中,质数长度的所有串的集合; (b) 在{a,b,c}*中,长度不大于k的所有串的集合; (c) n个结点的所有关系图集合; (d) 矩阵的项取自{0,1,2,,k}的所有m?n矩阵集合,这里m,n,k是给定的正整数。

(e) 命题变元P,Q,R和S上所有命题公式集合; (f) 从{0,1}到I的所有函数的集合; (g) N。

3. 证明下述集合的每一个是可数无限的。 (a) ?,这里??{a}; (b) {?x1,x2,x3?|xi?I}; (c) {a,b}*的所有有限子集的集合; (d) 所有整系数的一次多项式集合。 (e) 具有自然数结点的所有关系图集合。

4. 构造从[0,1]到下述各集合的一个双射函数以证明它们有基数c。 (a) (a,b),这里a?b,a,b?R; (b) {x|x?R?x?0};

第50页 共53页

*?(c) (0,1]

(d) {?x,y?|x,y?R?x2?y2?1}。

5. 设|A|?c,|B|?c,|D|??0,|E|?n?0,这里A,B,D和E是不相交的,证明下

列各式。 (a) |A(b) |AB|?c; D|?c;

(c) |D?E|??0。

6. 证明由0和1构成的序列的集合,其基数是c。

7. 以下是从N到N不存在双射函数的证明。试指出其错误。

假设f从N到N的一个双射函数,f(k)?ik,对每一ik,颠倒ik的数字并放小数点于左边以构成一个在[0,1]中的数。例如若ik?123,则被构成0.32100一个从N到N的单射函数g。例如g(123)?0.32100应用康脱对角线技术于数组

。这样,定义了

gf(0)?0.x00x01x02gf(1)?0.x10x11x12

, ,

来构造y?[0,1]。现在把y的数字颠倒,并把小数点放在右边。其结果是一个不出现在表f(0),f(1),f(2),射函数。

中的数,着与断言f是满射函数矛盾。因此,从N到N没有双

5.2 基数的比较

8. 证明如果A??A,那么|A?|?|A|。

9. 证明如果|A|?|B|和|C|?|A|,那么|C|?|B|。

10. 设f:A?B是一单射函数,假设A是无限的,试证明B是无限的。 11. 设A和B是集合,A是无限的,试应用上一题的结果,证明

第51页 共53页

(a) ?(A)是无限的;

(b) 若B??,则A?B是无限的; (c) 若B??,则A是无限的。

12. 证明如果存在一个从A到B的满射函数,那么|B|?|A|。 13. 设?1和?2是A的划分,使?1细分?2,证明|?2|?|?1|。 14. 证明|[0,1]?[0,1]|?c。

15. 找出下述集合的基数,并证明之。 (a)Q(有理数集合); (b) R?R;

(c) x坐标轴上所有闭区间集合; (d)?(Q);(e) R?Q。

16. (a) 证明存在一个不可计算的数在任何两个有理数之间,此二有理数在[0,1]中;

(b) 证明所有在[0,1]中的有理数都是可计算的。 17. 证明:如果A是有限集,B是无限集,那么|A|?|B|。 18. 证明可数集合的每一无限子集是可数的。

19. 证明集合A是无限集合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于从A到A的每个映射f,有A的非空真

子集B,使f(B)?B。

20. 记|?([0,1])|为2,找出其它集合有基数2的例子。 21. 证明或否定下列各式:

(a) |A|?|B|?|?(A)|?|?(B)|; (b) |A|?|B|?|C|?|D|?|A|?|B|; (c) |A|?|B|?|C|?|D|?|A?C|?|B?D|; (d) |A|?|B|?|C|?|D|?|ACDccBC|?|BD|。

A22. 设A是非空集合,|B|?1,证明|A|?|B|。

第52页 共53页

补充习题:

1设I是整数集,N是自然数集。试证明I~N。

2设N为自然数集,证明集合M={x|x=10n∧n?N}是可数集。

3在直角坐标系下,两坐标x,y均为整数的点(x,y)称为格点。证明全体格点构成可数集。 4证明有理数全体是可数集。 5证明区间[0,1]与(0,1)有相同的基数。

6设A是自然数集合,B=(0,1),|A|=|N|=So,|B|=S,求证|A×B|=S。 7对下述每组集合A和B,试构造从A到B的双射函数,说明A和B等势。 (1)A?N,B?N?N (2)A?Z,B?N 8设A19设AB1,A2C,BB2,且A1A2?B1B2?O,证明A1A2B1B2。

D,证明A?BC?D。

10证明:若A是不可数无穷集,B是A的可数子集,则(A?B)11证明:若A是任意无穷集,B是一个可数集,则(A

A。

B)A。

第53页 共53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