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框架结构电算分析

7. 2.1 位移比、层间位移比验算 (1)规范条文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JGJ 32010(下文简称《高规》的第 3. 4. 5条规定, 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 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 2 倍;且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 5 倍。

在工作目录下找到结构位移输出文件(WDISP. OUT) (或者在 SATWE 结果显示里面的“文本文件输出”里面双击第三项“结构位移”, 可以发现:

注:Ratio- (x), Ratio -(Y):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Ratio-Dx, Ratio-Dy: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由上表可知,最大水平位移及层间位移角与该楼层平均值的比值最大为1. 29,满足要求。

《高规》第 3. 7. 3 条规定,高度不大于 150m 的高层建筑,其楼层

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即最大层间位移角) △u/h 应满足要求; 框架的 △u/h 限值为 1/550。

在结构位移输出文件(WDISP. OUT) (或者在 SATWE 结果显示里面的 “文本文件输出”里面双击第三项 “结构位移”)里面还可以看到各种工况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计算结果。 工况 7 情况下的层间位移角最大,为 1/899,小于1/550,满足要求。

在SATWE的 “图形文件输出”的第9个选项 “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各层平均位移”里面可以得到地震作用和风荷载作用下的最大位移及最大层间位移角及层间位移角分布:

图7-4 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

由上图可以看到地震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为 1/1005,这个图形输出中的层间位移角仅供直观参考,以结构位移输出文件(WDISP. OUT)中各种工况下最大层间位移角为准。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均比较小,故不列出。 (2)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

1)若位移比(层间位移角)超过 1. 2,则需要在总信息参数设置中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2)验算位移比需要考虑偶然偏心作用,验算层间位移角则不需要考虑偶然偏心;

3)验算位移比应选择强制刚性楼板假定, 但当凸凹不规则或楼板局部不连续时, 应采用符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 当平面不对称时尚应计及扭转影响;

4)最大层间位移、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设下的控制参数。 构件设计与位移信息不是在同一条件下的结果(即构件设计可以采用弹性楼板计算, 而位移计算必须在刚性楼板假设下获得),故可先采用刚性楼板算出位移, 而后采用弹性楼板进行构件分析;

5)因为高层建筑在水平力作用下, 几乎都会产生扭转,故楼层最大位移一般都发生在结构单元的边角部位。 7.2.2 周期比验算 (1)规范条文

《高规》第3.4.5条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T1之比, 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 9; 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 85 。《抗规》中没有明确提出该概念,所以多层时该控制指标可以适当放松,但一般不应大于 1.0。

对于通常的规则单塔楼结构,如下验算周期:

1)根据各振型的平动系数大于 0.5,还是扭转系数大于 0.5,区分出

各振型是扭转振型还是平动振型;

2)通常周期最长的扭转振型对应的就是第一扭转周期Tt,周期最长的平动振型对应的就是第一平动周期T1;

3)对照 “结构整体空间振动简图”,考察第一扭转/平动周期是否引起整体振动,如果仅是局部振动,不是第一扭转/平动周期。 需再考察下一个最长周期(第二长的周期,余下的依此类推) 4)考察第一平动周期的基底剪力比是否为最大; 5)计算Tt/T1,看是否超过 0.9 (0.85)。

在周期、 地震作用与振型输出文件(WZQ.OUT)里面可以找到:

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为0.302 度; X 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为 99. 50%; Y 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为 99. 50%;均大于 90%。 说明无需再增加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