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什么是“分类规则”?这种描写方法有何局限?
答:X Y/____A
在这个规则中,X表示分类变量,Y表示在特定语体中的变体,A则表示语境或语体。
局限: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描写方法,而学习者的语言变异实际上并不完全是简单的分类变化。
58.什么是“量变规则”?这种描写方法与“分类规则”有什么不同?
答:Y(变体)0.6——语境/语体A(随便体)
Z(变体)0.4——语境/语体A
X(变量)
Y(变体)0.9——语境/语体B(严谨体)
Z(变体)0.1——语境/语体B
这一规则的含义是,在语境/语体A中(随便体),X作为考察和描写的变量,其变体Y出现的概率为60%,X的变体Z出现的概率为40%;在语境/语体B中(严谨体),X的变体Y出现的概率为90%,X的变体Z出现的概率为10%。
分类规则的描写方法是非此即彼的,而变量规则是建立在概率基础上的。
59.为什么说“扩散模式既是一种描写方法也是一种理论阐释模式”?
答:“扩散模式”是用来描写和解释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变异中的自由变异现象的理论模式和描写方法。最早利用扩散模式对自由变异进行理论探索的是Gatbonton,按照她的扩散模式,在第二语言发展过程中有两个主要阶段,即“习得阶段”和“替代阶段”。在“习
得阶段”,学习者习得目的语中某个变项的正确变体,并在所有的语境中都使用这个变体,同时也使用该变项的不正确变体;到了“替代阶段”,正确变体逐步取代不正确变体,自由变异消失。通过这种描写方法可以清楚地描写和阐述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的自由变异现象。因此,扩散模式既是一种描写方法也是一种理论阐释模式。
60.学者们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的研究价值有什么不同看法?
答:有人主张有人反对。主张语言变异研究的学者认为,任何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必须对学习者的“能力”即运用特定规则的实际能力,而不仅仅是对是否合语法的语言知识做出解释。反对语言变异研究的学者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特征属于例外,不是学习者语言系统中的规则。
61.为什么语言变异研究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具有一定的方法论价值?
答:语言变异研究强调社会心理因素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产出的影响,如学习者在何时何地、在何种情况下对谁说的、怎样说的,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学习者的语言变异。因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在语料收集、学习者的语言行为观察和解释,乃至研究设计都要考虑这些因素。这是语言变异研究的重要特点。
62.文化适应模式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答: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始终处于从不适应过渡到适应的连续统中,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的水平。
63.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由那些因素构成?他们与第二语言习得效果有什么关系?
答:社会距离的构成因素及其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
社会距离 社会主导模式 融入策略 封闭程度 凝聚程度 群体大小 文化相似性 态度 打算居住的时间 有利于习得 平等地位 同化、适应 程度低 程度低 小 高 正面 长 不利于习得 主导地位 从属地位 保留 程度高 程度高 大 底 负面 短 心理距离的构成因素及其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
心理距离 语言休克 文化休克 学习动机 语言疆界渗透性 有利于习得 程度低 程度低 融合型动机 渗透性强 不利于习得 程度高 程度高 工具型动机 渗透性弱 64.文化适应理论有哪些问题?
答:第一,对文化适应程度的测量。现有研究对文化适应程度的测量大部分是通过量表,但是制定一个能有效考察12项因素的量表比较困难,尤其是对心理的测量。
第二,对习得水平的测量。
第三,文化适应程度与第二语言习得水平关系的动态性。文化适应是一个过程,在学习者不断适应目的语的群体文化的过程中,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存在变化,文化适应程度与习得水平的关系也是动态的,而目前的研究都是在公示层面上的考察,不能全面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四,被试数量。
第五,文化适应模式与语言习得水平之间是否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65.社会文化理论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答:“调节论”、“最近发展区理论”、“个体话语和内在语言”、“活动理论”
66.社会文化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有哪些应用?
答:(一)“支架”学习法和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内的语言知识可以在互动中利用“支架”学习法激活。Aljaafresh and Lantolf(1994)进行了一项纵向研究,研究的被试是一位成年英语学习者。学习者每周和老师面对面纠正英文作文中的错误,在纠正的过程中,老师使用了“支架”教学法。
(二)个体话语和内在语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在这方面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个体话语是否存在;个体话语能否起到自我调节的作用,从而促进任务的完成;个体话语能否转化为内在语言。
(三)活动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活动具有个体性,即便任务相同,学习者也会因为目标和动机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活动。Coughlan and Duff(1994)请5位被试用语言描述同一张照片,5位被试的描述各不相同,影响因素包括学习者对交谈者的了解、交谈者的反馈、学习者认为的描述时间的长短等。所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认为,在使用活动理论对互动进行解释时,必须考虑学习者的主观因素。
67.第二语言习得中有关社会文化理论的研究存在什么问题?
答:(1)研究范围比较小;
(2)研究很多都是在课堂中进行,不能反映自然状态中的习得状况
(3)研究的时间比较短,缺乏长时间的纵向研究
(4)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关注的语言习得速度等方面的问题,社会文化理论几乎没有提及。
68.把社会文化理论引入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有什么意义?
答:首先,从学科交叉来讲,社会文化理论原本是心理学领域的认知发展理论,被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