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问与答

好的教学案例来说明课标倡导的原则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实现的。所以,在这次课标修订稿中,我们增加了大量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都来自教学实践,很多都是我们的专家在一线听课时收集并加以升华提高,并最终设计出来的。

突破五:关于“任务型教学法”。我们强调外语教学实践和理论的统一,以实践为主。尤其是小学外语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实践上,而不是刚一接触外语就讲授大量的如语法等语言理论。在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我们对这一理念叙述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问: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和容量上做了哪些调整? 答: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二级和五级的语言知识的学习标准中,分别明确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如:单列出小学阶段应该学习的语音项目、语法项目、功能项目和话题项目,减少了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话题范围,调整部分语言技能的目标要求。这一方面是为了降低难度,另一方面也为了更科学地体现语言学习的规律。例如:减少了一级和二级语言技能标准中学唱英文歌曲和歌谣的数量,将表演英文小话剧修改为简单的角色表演;将二级目标描述中“说”的要求中的“语调达意”改为“语调基本达意”,同时还删除了话题项目中的植物、玩具等话题,以及数量、时间等相关意念;调整和删除了文化意识标准中的部分内容。

对个别语言技能标准的调整是从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和把握好渐进性原则出发的。主要调整的内容有:在一级语言技能标准的“读写”要求中,增加了“能模仿范例写词句”,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在二级标准“说”的要求中,增加了“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体现语言学习的规律;将二级标准“写”的要求“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 ”修改为“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体现语言学习的规律和渐进性,为初中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问: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词汇学习的要求是怎样的?

答: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词汇知识学习的描述,进一步突出了对词汇学习本质的认识。强调词汇并不只是单个的单词,学生应在语境中理解词汇的意义和词汇的表意功能,如用词汇来描述或命名事物,而不是单纯学习和记忆词汇本身的含义;用“学会使用”代替以往的“掌握”,更加突出了语言的运用。

英语课程标准重新修订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总词汇表,替换和补充了部分词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总词汇量要求增加了弹性(1500~1600个),提供了1500个词汇的词汇表,要求学习和掌握基本词义和用法。对小学阶段的词汇(二级)也提出了弹性的要求,总量要求为600~700个,词表列出423个核心词汇,其余由教材编者和教师按话题需要选定。此次修订对词汇表的呈现方式也做了较大调整,未列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释义。

问: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词汇表”部分未列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释义,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答:(1)英语单词的词性和词义是在具体语境中体现出来的,许多英语单词具有多种词性和中文释义,列出单词的哪些词性和中文释义缺乏可靠的依据,且中文释义与英语单词并不完全对等。单纯、机械、脱离语境地简单罗列词义和词性不利于学生学习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不利于语感的形成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2)标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有可能导致部分教师脱离语境地教授词汇,学生脱离语境地学习单词的词性,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造成学习效率低下。(3)不列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符合在具体语境中学习和使用单词的理念,有利于教材编写的灵活性。(4)单词的词性和词义可由教材编写者根据选材的具体语境和语义表达需要标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