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施工题库

收通过后才能大规模施工。验收应包括内业的验收在内,全套的施检表都应及时填写。

47、试验检测中心、驻地办抽取试样必须有监理、承包人试验检测人员在场,对所抽取的试样共同见证,并在“( )”上签字认可。取样见证的内容包括:样品规格、型号、外观质量、厂家,取样部位、地点、时间、方法、封存等。

48、根据施工内容设立台账,主要施工资料台账包括:开工报告、( )、安全技术交底、专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工地例会汇报材料、来往文件、施工日记、试验资料、施工记录资料、质量评定资料、材料进场资料、安全生产档案文件、计量报表。

49、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对隐蔽工程留有影像资料。照片需有文字说明,包括( )、时间、地点(即拍摄物所在的桩号及结构部位);照片与光盘一同放在专用的照片档案盒中保存。

50、路基工程开工前,应在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与核对。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合同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 ),按规定程序进行报批。

51、施工单位应对各类施工班组、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技术、安全培训,重点对电焊工、模板工、钢筋工、起重工、场内机动车辆司机等特殊工种进行( ),并持证上岗。

52、土工格栅铺设前,应做好格栅质量取样抽检试验,确保格栅质量,必须备有足够的填料以确保铺设开的土工格栅在( )小时内覆盖。 53、路基填筑必须严格控制每层填土的厚度和( ),分层最大松铺厚度应根据试验确定,但最大松铺厚度结合规范上不超过30cm,超30cm的情况下,应上报监理工程师确定。填筑在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

54、路基填筑前必须按要求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包括路拱横坡、拦水土埂、临时急流槽(应采用水泥砂浆抹面)等,损坏后应及时修复,以免造成路基积水、边坡冲刷等问题。( )的设置,应作为填土验收计量的条件。 55、每填筑2m高,边坡应进行( )。刷坡前,应准确测设边桩桩位,

打桩并洒灰线。坡度可用自制坡比尺配水准尺控制。

56、路基填挖交界部位和陡坡基底处理,必须严格按施工图、施工规范要求开挖台阶并分层填筑、( )。一般情况下,应在路基填筑前提前做好台阶开挖。 57、基底经检验合格后,根据自卸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在施工路段打上网格,均匀卸土,用推土机按设计松铺厚度在整个路基宽度内进行摊铺。土方摊铺后用平地机整平,形成路拱,经测定厚度后,在( )满足要求时进行碾压。 58、碾压时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施工。碾压过程中,测定并记录不同阶段路基土方密实度及碾压后土层厚度,直至达到规定的( )为止。

59、碾压前应严格控制填土的含水量,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 )%。 60、零填路基,下路床0~80cm压实度要达到( )%以上,否则要翻松重新压实。

61、填石路基填料粒径应不大于50c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路床底面以下40cm范围内,填料粒径应小于( )cm。 62、填石路基需配备大功率重型压实机具(冲击夯)进行( ),大型机械设备碾压不到位地方应配备小型夯实机械压实。

63、填石路基宜用自卸汽车从一头上料向前推进,大型推土机按试验路确定的松铺厚度摊铺,边上料,边推铺,既能控制松铺厚度、又能使大小不同料都能找到最佳位置,达到粗细颗粒分布均匀,易于剔除超粒径石料,避免出现( )现象。

64、填石路堤压实时应先两侧(即靠路肩部分)后中间,压实路线对于轮碾应纵向互相( ),反复碾压。

65、涵台背填筑,与路堤交接处应挖台阶,台阶宽度应不小于( )m。 66、大于8m的高填方路基、填土平面长或宽大于80m,且冲击深度2m内无涵洞或其它构造时,每填高( )m冲击一次。

67、路堑施工开挖边坡工程应采用动态施工技术。边坡开挖揭露地层、地下水等因素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汇报监理、业主和设计单位,并综合其防护形式分析坡体稳定性,考虑是否需要进行设计变更;在坡体开挖过程中,应与边坡动态变形监测同步进行,做好施工期间坡体变形的( )工作。

68、填挖交界处应挖台阶与填方路堤相衔接,台阶宽度不宜小于压路机碾压宽度,路床顶面衔接长度不宜小于( )m。

69、开挖至零填及路堑路床部分时,应尽快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随后进行,应在路床底面以上预留至少( )cm厚的保护层,待路床基底压实前迅速挖除。 70、当路床土含水率高或为含水层时,应采取设置盲沟、换填、改良土质,土工织物等处理措施,填料满足规范要求外,还应具有良好的( )性能。 71、高填方路段的压实标准宜比规范规定值提高( )%。

72、在地势较为平坦的路段施工时,应在路基外侧设置( )cm高的土埂作为临时排水设施,将地表水引出路基之外,并防止雨水浸泡路基。

73、各参建单位应重视交通组织与管理工作,制定交通保畅方案。在通车路段施工,要设立专职的( ),应按照养护规范关于交通标志设置的要求,摆放有效的交通引导标志、限速标志和必要的警示灯、照明设施等,保障道路的安全畅通。

74、钢筋加工场地应集中并硬化,做好防雨、( ),钢筋堆放应整洁。 75、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对桥涵所用的钢筋应按不同的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抽取试样做( )试验。钢筋经进场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进场手续不全,无标牌、无出厂质量合格证和无进场试验报告单的钢筋。

76、钢筋的表面应洁净、( ),使用前应将表面的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77、钢筋下料时,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不合要求时应将钢筋端头切掉,保证丝头面( )、垂直。

78、严格控制丝头长度,不能过长或过短,每加工( )个丝头应用环规检查一次,并剔除不合格丝头,丝头检验合格后应加护套防护,护套应有足够的长度。 79、钢筋保护层垫块应统一使用( )垫块,垫块厚度应按设计保护层厚度制做,垫块与钢筋骨架钢筋应具有良好的匹配性,容易安装、定位牢固。 80、墩柱施工立模时,墩柱与桩基或承台连接处,若采用砂浆找平,应禁止砂浆侵入立柱内,避免出现( )的质量隐患。桥梁防撞墙施工立模标高带采用砂浆找平也是类似要求。

81、钢筋的间距应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实施。避免钢筋加工安装精度不高、安装位置不准确、( )、绑扎不牢固、尺寸偏差大等质量通病;在扎箍筋时,可在通长纵筋上画线,然后按线距摆开绑扎,以保证箍筋间距。

82、绑扎钢筋时,相邻扎丝应呈( )型绑扎,扎丝丝头应朝结构内方向,防止铁丝外露锈蚀。

83、模板安装使用的对拉螺杆上应套( )作为限位装置,防止跑模。 84、模板安装应预留( ),以在浇筑混凝土前彻底清理各种杂物。 85、预应力筋由多根钢丝或钢绞线组成且采取整束穿入孔道内时应预先编束,编束时应将钢丝或钢绞线逐根理顺,防止缠浇,并每( )m捆绑一次,使其绑扎牢固,顺直。

86、千斤顶与压力表及张拉仪(油泵)应成套标定和使用,禁止单件标定,并应建立台帐及卡片定期检查。当千斤顶使用超过( )个月或300次,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或检修以后,应重新校验。任何时间在工地测出伸长量有差异时,千斤顶应进行再次校核。

87、钢绞线必须采用冷切割,禁止采用热切割,切割后外露长度应不小于3cm,应采用不低于30号的砂浆封端,保护层应不小于( )cm。

88、张拉控制应采用张拉应力值和伸长值作“( )”,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以伸长值进行校核。

89、预应力筋张拉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和龄期应同时符合设计要求。未规定时,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 )%,弹性模量不低于混凝土28d弹性模量的80%。

90、压浆前应对孔道进行清洁处理,竖向预应力孔道,压浆时应从下端的压浆孔压入,压力宜为( )Mpa,且压入速度不宜过快。

91、水泥浆自拌制到压入孔内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40min,水泥浆在使用前和注压过程中应连续搅拌,保持流动度,水泥浆掺入膨胀剂后的自由膨胀应小于( )%。

92、桥涵混凝土施工所用的原材料:水泥、粗、细集料、拌合水、外加剂、掺合料均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公路行业标准、规范的规定。进场后应对其有关的产品资料、产品材料每批进行验收、( ),并应有有效的鉴定证明。严禁使用无出厂合格证和进场试验报告的水泥。严格使用已结硬、结团的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等材料用于混凝土工程中。

93、拌制混凝土配料时,自动计量应准确。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经大修、中修或迁移至新的地点后,也应进行检定。搅拌站配料数量允许偏差:水泥、掺合料

严格控制在±1%,粗、细集料严格控制在( )%,水、外加剂严格控制在在±1%。

94、凿毛不得随意进行,必须配置凿毛机,施工缝凿毛标准为露出密实、( )的新鲜骨料。

95、混凝土浇筑后应确保( )天的覆盖保水养生。

96、桩基终孔与设计标高相差大于( )m时,应由设计代表、业主代表、专业监理工程师到现场确认。

97、下钢筋笼前必须对桩孔采用外径不小于桩基直径、长度不小于( )倍桩径的检孔器进行检查、控制。

98、桩基保护层应使用混凝土滚轮预制块(强度不低于30Mpa),根据桩径尺寸沿桩长每2m设置( )个。

99、挖孔桩孔内工人必须戴安全帽,工人头顶上方约( )m高度处应放置半圆形钢筋网罩,工人挖孔时应站在有罩盖的一边。工人上下孔时必须系保险绳。 100、涵洞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沉降缝两端面应竖直、平整,基础、墙身、顶板的沉降缝应( ),不得存在错台。

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