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通过后才能大规模施工。验收应包括内业的验收在内,全套的施检表都应及时填写。
47、试验检测中心、驻地办抽取试样必须有监理、承包人试验检测人员在场,对所抽取的试样共同见证,并在“( )”上签字认可。取样见证的内容包括:样品规格、型号、外观质量、厂家,取样部位、地点、时间、方法、封存等。
48、根据施工内容设立台账,主要施工资料台账包括:开工报告、( )、安全技术交底、专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工地例会汇报材料、来往文件、施工日记、试验资料、施工记录资料、质量评定资料、材料进场资料、安全生产档案文件、计量报表。
49、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对隐蔽工程留有影像资料。照片需有文字说明,包括( )、时间、地点(即拍摄物所在的桩号及结构部位);照片与光盘一同放在专用的照片档案盒中保存。
50、路基工程开工前,应在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与核对。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合同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 ),按规定程序进行报批。
51、施工单位应对各类施工班组、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技术、安全培训,重点对电焊工、模板工、钢筋工、起重工、场内机动车辆司机等特殊工种进行( ),并持证上岗。
52、土工格栅铺设前,应做好格栅质量取样抽检试验,确保格栅质量,必须备有足够的填料以确保铺设开的土工格栅在( )小时内覆盖。 53、路基填筑必须严格控制每层填土的厚度和( ),分层最大松铺厚度应根据试验确定,但最大松铺厚度结合规范上不超过30cm,超30cm的情况下,应上报监理工程师确定。填筑在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
54、路基填筑前必须按要求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包括路拱横坡、拦水土埂、临时急流槽(应采用水泥砂浆抹面)等,损坏后应及时修复,以免造成路基积水、边坡冲刷等问题。( )的设置,应作为填土验收计量的条件。 55、每填筑2m高,边坡应进行( )。刷坡前,应准确测设边桩桩位,
打桩并洒灰线。坡度可用自制坡比尺配水准尺控制。
56、路基填挖交界部位和陡坡基底处理,必须严格按施工图、施工规范要求开挖台阶并分层填筑、( )。一般情况下,应在路基填筑前提前做好台阶开挖。 57、基底经检验合格后,根据自卸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在施工路段打上网格,均匀卸土,用推土机按设计松铺厚度在整个路基宽度内进行摊铺。土方摊铺后用平地机整平,形成路拱,经测定厚度后,在( )满足要求时进行碾压。 58、碾压时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施工。碾压过程中,测定并记录不同阶段路基土方密实度及碾压后土层厚度,直至达到规定的( )为止。
59、碾压前应严格控制填土的含水量,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 )%。 60、零填路基,下路床0~80cm压实度要达到( )%以上,否则要翻松重新压实。
61、填石路基填料粒径应不大于50c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路床底面以下40cm范围内,填料粒径应小于( )cm。 62、填石路基需配备大功率重型压实机具(冲击夯)进行( ),大型机械设备碾压不到位地方应配备小型夯实机械压实。
63、填石路基宜用自卸汽车从一头上料向前推进,大型推土机按试验路确定的松铺厚度摊铺,边上料,边推铺,既能控制松铺厚度、又能使大小不同料都能找到最佳位置,达到粗细颗粒分布均匀,易于剔除超粒径石料,避免出现( )现象。
64、填石路堤压实时应先两侧(即靠路肩部分)后中间,压实路线对于轮碾应纵向互相( ),反复碾压。
65、涵台背填筑,与路堤交接处应挖台阶,台阶宽度应不小于( )m。 66、大于8m的高填方路基、填土平面长或宽大于80m,且冲击深度2m内无涵洞或其它构造时,每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