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4生产者行为理论

a.增加投入; b.保持原有的投入不变; c.减少投入;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b.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35.当劳动(L)的总产量下降时,( )。 a.AP是递减的;b.AP为零; c.MP为零; d.MP为负。

36.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对,边际产量曲线( )。

a.与纵轴相交; b.经过原点; 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 37.当AP为正但递减时,MP是( )。 a.递减;b.负的;c.零;d,上述任何一种。 3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39.当MP为负时,我们是处于( )。

a.对L的I阶段;b.对K的Ⅲ阶段; c.对L的Ⅱ阶段;d.上述都不是。 4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b.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41.如果以横轴表示劳动,纵轴表示资本,则等成本曲线的斜率是( )。 a.PL/PK; b. -PL/PK; c.PK/PL d. -PK/PL。

42.在边际产量发生递减时,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 )。

a.增加变动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b.减少变动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c.停止增加变动的生产要素; d.同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43.在生产的有效区域中,等产量曲线( )。

a.凸向原点;b.斜率为负;c.不能相交;d.上述都正确。

44.如果某厂商增加一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而仍生产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LK为( )。

a.1/3; b.3; c.1; d.6。

45.生产理论中的扩展线类似于消费者理论中的( )。 a.恩格尔曲线; b.收入—消费线; c.价格—消费线;d.预算约束线。

46.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 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c.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 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47.凡属齐次生产函数,都可能分辨其规模收益类型。这句话( )。 a.正确;b.不正确;c.不一定正确; d.以上三者都不对。

48.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 )a.应增加成本支出; b.不能增加成本支出; c.应减少成本支出; d.不能减少成本支出。 49.等成本曲线向外移动表明( )。

a.产量提高了;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50.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51.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

a.MRTSLK=PL/PK; b.MPL/PL=MPK/PK; c.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d.上述都正确。 52.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 )。

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b.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d.上述都正确。

53.如果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交点,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应该( )。 a.增加投入;b.保持原投入不变;c.减少投入; d.上述三者均不正确。

54.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20%的劳动使用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 ) a.增加20%;b.减少20%; c.增加大于20%; d.增加小于20%。 55.如果确定了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 a.在生产函数已知时可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b.就可以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c.在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以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d.在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以确定总成本曲线上的一个点。 56.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既定产量时,那他( )。

a.总收益为零;b.一定获得最大利润;

c.一定未获得最大利润;d.无法确定是否获得最大利润。 二、多项选择

1.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过程中能帮助生产的各种手段,包括( )。 a.资本;b.劳动;c.土地;d.企业家才能。 2.平均产量是( )的函数。

a.总产量; b.各种生产要素数量; c. 不变要素数量; d.可变要素数量。

3.当生产函数Q=f(L,K)的APL为正且递减时,MPL可以是( )。 a.递减且为正;b.递减且为负;c.为零;d.递增且为正。 4.关于生产函数Q=f(L,K)的生产的第二阶段,应该:( )。 a.开始于APL开始递减处(即APL的最高点),终止于MPL为零处;

b.开始于APL曲线和MPL曲线的相交处,终止于MPL曲线和水平轴的相交处; c.开始于APL开始递增处,终止于MPL递减处;

d. 开始于APL开始递减处(即APL的最高点),终止于开始递增处。

5.对于生产函数Q=f(L,K)和成本方程C=w·L+r·K来说,在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点上应该有( )。。

a.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相切; b.MRTSLK=

w; rc.

MPLw=

MPKr; d.上述说法都对。

6.要确定厂商的生产是否是最优的生产要素的组合,需要知道( )。 a.该厂商的生产函数; b.一条等成本函数曲线; c.生产要素的价格; d.总产量。

7.如果某厂商的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交点,该厂商要实现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就应该( )。

a.增加投入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使用量;

b.在总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压低各种生产要素价格;

c.在总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某些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同时增加另一些生产要素的使用量; d.以上方式都可以。

8.当边际产量曲线处于下降状态时,平均产量曲线和总产量曲线可以是( )。 a.增加状态;b.减少状态; c.零;d.负值。 9.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是( )。 a.技术进步; b.技术水平保持不变; c. 只有在可变投入达到一定数量之后;

d.只有部分投入是可变的,而且单位可变投入的效率必须相同。 10.对生产函数的研究,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 )。 a.购买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需要支出多少;

b.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各种生产要素各使用多少才能达到预期的产量; c.各种生产要素在产出中如何分配才是合理的; d.各种最终产品各生产多少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11.等产量曲线被两条脊线划分成为有效替代和无效替代的区域,临界两个区域的脊线具有( )的性质。

a.MRTSLK=0 b.MRTSLK=∞ c.MRTSKL=0 d.MRTSKL=∞ 12.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的条件可以表述为( )。 a.

MPKw=

MPLr=λ b.MRTSLK=

r w=λ

c.MRTSLK=

MPLw d. rw=

MPKr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