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物流管理概述

运输成本越高。要降低运输成本,一般应设法缩短运输里程。

流速,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程上的速度表现。流速与流向、流量、流程一起构成了物流向量的四个数字特征,是衡量物流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流速快,物流时间短,意味着物流成本的减少,物流价值的提高。

以上物流的各要素间有极强的内在联系。进行物流活动要注意处理好六要素之间的关系,否则就会使物流成本升高、服务恶化、效率下降、效益减少。物流学科以此为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二、物流概念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

物流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直至今天,物流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

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这个阶段是物流概念的孕育和提出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第一是局部范围的,主要是在美国。第二是少数人,是几个人提出来的。第三是意见不统一,主要有两种意见,两个提法:

1.营销学派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美国市场学者阿奇·萧于1915年提出的物流概念。叫做physical distribution。他是从市场分销的角度提出的。他指出,在市场分销中存在两类活动,一类叫做创造需求,一类叫做物资实体分配(physical distribution of goods),两者互相平衡、互相依赖。

2.军事后勤学派的logistics概念。它是美国少校琼西?贝克于1905年在其所著的《军队和军需品运输》一书中提出的物流概念。叫做logistics,关心的是军备物资的运输、储存和供应问题。

(二)第二阶段: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

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分销物流概念得到发展而占据了统治地位,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形成和发展了物流管理学,并且形成了物流学派、物流产业和物流领域。主要表现在:

1.PD概念继续在美国得到发展和完善,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物流管理学。 2.PD概念从美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公认的物流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物流管理学理论体系。分销物流主要把物流看成是运输、储存、包装、加工、

5

物流信息等各种物流活动的总和。在分销物流学中,主要研究这些物流活动在分销领域的优化问题, 产生了系统理论、运输理论、配送理论、仓储理论、库存理论、包装理论、网点布局理论、信息化理论以及它们的应用技术。

3.在分销领域物流理论竞相发展的同时,企业内部物流理论异军突起。物料需求计划MRP、分销需求计划DRP、企业资源计划ERP、准时制生产JIT等理论相继而生。

企业内部另一个重要的物流领域是设施规划与工厂设计,包括工厂选址、厂区布局、生产线布置、物流搬运系统设计等。企业内部物流理论和技术的强劲发展,使原有的分销物流的概念已不适应。特别是到了80年代中期,物流活动进一步集成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发展,改换物流概念的想法更加强烈了。

(三) 第三阶段:现代物流学( logistics)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现在,叫做现代物流学( logistics)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已经不仅仅限于分销领域,而已经涉及包括企业物资供应、企业生产、企业分销以及企业废弃物再生等全范围和全领域。人们意识到分销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 )概念已经不适应这种形势,决定用logistics作为新时期的物流概念比较合适。Logistics原意是后勤学的意思,包括了企业供、产、销的全范围的物资管理和物流问题。当然,这一阶段的Logistics不能译为后勤学或军事后勤学,而应当译为现代物流学。它是一种适应新时期所有企业、包括军队、学校、事业单位的集成化、信息化、一体化的物流学。这一阶段的主要事实是:

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企业内部的集成化物流:MRPⅡ把生产管理与生产能力管理、仓储管理、车间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理等集成起来;DRP把分销计划、客户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